“
本文从一则旅游城市公交车线路的删除结合
地图领域著名的Null Island趣事,
引发了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双向映射的思考。
”
从一则科技消息开始
今天在阅读阮一峰大佬的
科技爱好者周刊#333:一切都要支付两次
时,看到了一则有意思的事情。以下为引用内容:
从地图删除巴士线路
[12]
桂尔公园(下图)是巴塞罗纳的第二大景点,每天都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很多游客乘坐116路公交车去公园,周围居民意见很大。每趟车都挤满了游客,本地居民反而挤不上去。
居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市议会出面,要求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删除116路公交车。
这招非常有效,从此以后,就几乎没有外地人乘坐这辆车了,座位都空出来了。
这反映了一个现实,
在如今这个年代,如果你不存在于数字世界,对于外人来说,你就是真的不存在。
地理控制理论
这条消息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苏奋振等2020年1月在文章《从地理信息系统到智能地理系统》[1] 中的观点:存在2个地理系统,即现实地理系统(物理世界)和信息地理系统(数字世界),信息地理系统成为现实地理系统的镜像,现实地理系统一旦发生变化,如果采集手段足够先进,则信息地理系统可以同步变化;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甚至可以通过施加到信息地理系统的操作,反过来改变现实地理系统,作用于物理世界。
如果把从现实地理系统(物理世界)通过观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遥感观测、社会遥感观测、物联网技术等)到信息地理系统(数字世界)的过程称为正向映射(Mapping除了制图之外的另一个中文解释正是映射);那么,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则是一个反向映射的过程。上面的例子,恰到好处的演示了一个反向映射,更是一个地理控制或优化的例子。
地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双向映射的媒介和工具。
Null Island
在上面的例子(原文见[2])中,人们人为的将物理世界真实存在的116路公交车删除,从而让外来的游客无法在Google地图和Apple地图上找到它,从而改善了当地人的乘车体验(当然以降低游客的体验为代价,而这些游客在当地议会上是没有如何话语权的)。
而空虚岛(Null Island)[3]则是制图学家将物理世界不存在的岛屿搬到了网络电子地图中。它是一个位于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交汇处的虚构岛屿,位于0º纬度和0º经度。它的名称最早见于@chriscurrie 的twitter:we call that spot "Null Island." 约2010-2011年间该岛被加入了Natural Earth数据集中,此后该名称被广泛使用。“空/虚”(Null)得名于其为0的经纬度坐标,在数学当中空值可以指0。
由此,这座“岛屿”开始被赋予虚构的地理特征(基于电子游戏《迷雾之岛》/Myst的设定)、历史与旗帜[4]。
它在电子游戏中是这样的:
这里有一个SVG格式的图片可以从github(https://github.com/gnip/null-island)下载。
Null Island的形状最初由Mike Migurski添加到Stamen与GeoIQ设计的“Acetate”风格地图中, Shapefile格式数据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s://github.com/stamen/toner-carto/tree/master/shp-local )。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进Stamen的《Null Island的多重生命》[5],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Null Island这一虚构地点在地图数据中频繁出现的奇特现象。Stamen设计的地图中包含了这个数据,可以通过
https://maps.stamen.com/terrain/#18/0/0
进行访问。
地图对物理世界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