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研习君最近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没有200平米以上的豪宅,就谨慎购买红木家具
”。
观点不一定新,但是确实是很多小伙伴买古典家具会考虑到的问题。
清代禹之鼎《王原祁艺菊图》
古典家具,毕竟是出于古人所处的建筑与所需的功用而造,与今人的需求自然有所不同,一味的照搬进家里,难免有“
鞋子不合脚
”之感。
但是将老家具融入到现代生活语境之下,也是我们古典家具爱好者所不断追求与探索的方向,武断的直接下结论说“
空间不够大就别买老家具
”似乎有些偏颇,古人也未必没有狭窄的居所。
因此对于这个观点的探讨下,我们也能借鉴到不同的思路与不同人群的需求:
有人觉得:“这句话没错,老家具确实不适合小空间”、“说的在理,这才是实用的建议”、 “空间小了摆着难看”...
也有人觉得:“重点不在空间,而在摆设”、“古代技艺不到位,是一种失误”。
(一)整体造型影响
距离产生美。
古典家具体现的是器型、轮廓、线条、纹理、结构与空间共同构成的美。
古代绘画都讲究留白,家具摆放也是这样。
地方不够大,与人相隔空间不足,很难再视觉上体现出完整的造型美感,家具韵味的表达是打了折扣的。
把大画桌、翘头案放在200平以上的房间,和几十平的房间里,感受能一样吗?
(二)近观转移焦点
老家具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势必不可能完全完好如新,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使用痕迹、积垢、开裂、日照褪色甚至修补痕迹。
放的离人太挤、太近,瞅到的时间一长,全去注意家具上不太完美的细节了,哪还能体会到家具的形韵?
(三)活动空间带来的磕碰风险
这一点不用多提,这磕到人还时磕到家具都不好啊?
理由一:古典
家具有大有小
家具又不是只有一种形制、一种样子。
体量大的,如架子床、四件柜,靠墙摆,少放物,都能摆出来。
体量中等的,如罗汉床、凉榻,当沙发当茶席,都可以放。
像方凳、禅凳、香几这样的小型家具,即使是蜗居,也能摆出味道。
单配方凳的客厅
理由二: 会摆放就行
老家具还是得看
主要看怎么摆。
马路上空间够大吧?家具摆那儿能比摆在“狭窄”的豪宅上好看?
不会摆的人,即使是豪宅,也能摆出仓库的感觉;会摆的人,十几平的房间也能陈设出古典中国的味道。
像乾隆皇帝的“三希堂”,统共也就八个平方左右,还不是照样摆放了一堆家具与文房器具?
清 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理由三:看眼缘 看心情
收藏家具,不就图个喜欢,图个眼缘么?
我自己觉得喜欢了,放家里随便哪儿搁着我都高兴,怎么看都不觉得别扭。
而且都说了是家里自己摆放,整的跟家具展馆一样也没啥意思啊?
.....
反正关于摆放空间到底应不应该大,那是各方都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你对“没有200平,就谨慎购买老家具”这个观点是怎么看的呢?可投票、可留言,说出你的见解和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