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39名中国人获救 ·  14 小时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广东民生频道  ·  视频曝光!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最新情况 ·  2 天前  
澎湃新闻  ·  大S徐熙媛突然离世,为何流感会致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茅台镇“美女大学生替父卖酒”是假的!发布者被罚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2-23 13:01

正文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代父卖酒。


此前,一则“我为父亲代言”的茅台镇酱酒广告火遍网络。广告中,陈静(或“李琴”、“李舒”等)自称是仁怀市茅台镇人,大学毕业后,放弃“月薪两万”,回到老家,为辛劳一生的父亲卖酒。


据贵阳晚报报道,12月22日,仁怀市委宣传部通报称:经相关调查确认,网上“陈静替父代言卖酒”广告,系虚假宣传,主角“陈静”及“父亲”毫无关系,也不从事酒行业。国内个别知名网络平台为其发布虚假广告,有的收费甚至不足千元。


茅台镇的酒厂老板都有个立志卖酒的女儿?


据金陵晚报此前报道,在网上搜索“陈静为父亲好酒代言”,则显示有几万条目录。但在这些目录中,女主人公陈静的年龄相当凌乱,有时是24岁,有时又是25岁、26岁、27岁。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发现,这些广告配上“父女”在车间、库房、高粱地的合照。但网友发现,这些图片P图痕迹严重,连“父亲”的也由多人扮演。


图片来源:相关广告截图


“替父卖酒”的营销模式大行其道,但套路是不变的。其中一个版本这样写:


我是陈静(或“李琴”、“李舒”等),24岁,遵义人怀市人。我和父亲都是茅台镇人,父亲今年64岁……上初中时,老爸跟几个叔叔合伙自己开办了酒厂,一直经营到现在,父亲比较老实憨厚,话也很少,最大的本领就是酿酒。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接受一些酒厂的事务,接过了父亲的活儿,天天扎在酒厂里;看来,这辈子和茅台镇注定有一段解不开的缘分……


“酒二代”美女放弃高薪回家替父卖酒,上演了一段“励志”故事和一个销售“奇迹”:短短几月内,凭借一款‘酒糟埋藏酒’,月营收从不足10万,增长至每月收入过百万。


不少网友吐槽,“难道茅台镇的酒厂老板都有个立志卖酒的女儿?”


多个网络平台低价为其发布虚假广告


虽然广告中的人物不断变化,但每则“替父卖酒”的广告中都暗藏着一家酒企的名字,比如屡屡被提及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醉臣酒业有限公司(下称醉臣酒业)。天眼查信息显示,醉臣酒业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其主营是自主品牌(茅台镇白酒)线上销售,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对公司官方网站产品进行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官网并未有“替父卖酒”的相关广告,仅是在首页提醒: 最近有人在盗用我们的广告图。



据贵阳晚报报道,今年11月21日,仁怀市市场监管局对“陈静替父代言卖酒”推文展开调查,初步认定为虚假宣传。11月27日,监管部门决定依法立案。


经调查确认: 网络上的“陈静替父代言卖酒”部分推文,系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醉臣酒业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作。 该推文虚构“陈静”为茅台镇人、“父亲”酿酒48年。


推文中的“陈静”,实际名叫李燕,是遵义市播州区人, 醉臣酒业员工 ;“父亲”名叫祁联移,既无酒厂也未从事酿酒。两人之间,非父女关系。


醉臣酒业委托一家科技公司,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广告推文。根据合同及收据显示,醉臣酒业为此共计支付9000元广告费,其中百度2500元、搜狐3000元、今日头条1500元、凤凰网1200元。


醉臣酒业制作该广告推文,是为了销售一款贴牌生产的白酒。该款白酒,共生产500件、3000瓶,成本价格品瓶28元。被查获时,销售了860瓶,每瓶价格60元,销售金额51600元, 获利27250元


根据《广告法》和贵州省工商行政机关发布的裁量标准,该案可从轻处理,即“两年内发布一次一般商品或服务虚假广告,或广告费用5万元以下,或致使权利人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的,处广告费用3倍以上3.5倍以下的罚款”。


案发后, 臣酒业主动删除虚假广告推文 ,并前往监管部门接受处罚。但仁怀市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尽管如此, 该内容及模式被模仿发布 ,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故决定加重处罚,给予广告发布费5倍的处罚,即45000元。


据了解,醉臣酒业目前已履行处罚决定。此外,针对前述为醉臣酒业发布虚假广告推文的平台,根据管理权限,仁怀市委宣传部网络监管部门,已按程序向上级汇报。


这类广告也让白酒业内人士非常不满。据酒业家称,某茅台镇酿酒师认为,“在茅台镇,所谓洞藏老酒、长毛老酒、酒糟埋藏等噱头都是违背传统工艺的,不仅无益于酒质,反而会起反作用。”


不少茅台镇人士均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某茅台镇业内人士向酒业家记者表示,“如果一瓶酒需要打感情牌才能卖出去,不仅是茅台镇酱酒行业的失败,更是白酒行业的失败。”


编辑 | 王嘉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