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直接的说,评论家的出现是以一个中间人的身份出现的。
这个中间人是的存在是为了消除摄影家和观众之间的障碍而应需出现的。
如果要深入了解评论的机制与作用,那么首先要对艺术评论的前世今生知根知底。
艺评通常站在审美和美学理论的角度上去批评艺术品,其目标是引导观众理性的欣赏艺术。大多是情况下观众带有一定的盲目属性,容易受到社会或政治等因素的干扰,所以这也就成为艺术评论试图解决的问题。
首先,评论家要做的是结合艺术家的陈述(statement)和言论等信息尽可能的将艺术品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充分叙述,简单的说就是翻译艺术品。
这种翻译和叙述为更深入的评论建立了根基,因为当叙述完成之后,我们就已经能具体和系统的了解,看到的画面中发生了什么和作者的意图。
观众往往不会了解到大部的细节与意图,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影评人。在看完电影之后有许多观众可以说出这个电影「好」或者「不好」,然而至于为什么却无从说起,于是把好坏的原因归结为「感觉」。
而感觉并不会凭空产生,一部好的电影,导演在电影中安排了大量的细节与伏笔,演员的演绎也会为电影加分。然而所有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在观众的脑中就像是一堆零乱的材料,引发了许多疑问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