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服务中,使用什么协议来构建服务体系,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候选技术: RPC or Restful
-
RPC:Remote Produce Call远程过程调用,类似的还有RMI。自定义数据格式,基于原生TCP通信,速度快,效率高。早期的webservice,现在热门的Dubbo,都是RPC的典型代表。
-
Http:http其实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基于TCP,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现在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端通信基本都是采用Http协议,也可以用来进行远程服务调用。缺点是消息封装臃肿,优势是对服务的提供和调用方没有任何技术限定,自由灵活,更符合微服务理念。
0x01:RPC
RPC 即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简称RPC),像调用本地服务(方法)一样调用服务器的服务(方法)。通常的实现有 XML-RPC , JSON-RPC , 通信方式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只是传输数据的格式。
RPC框架的主要目标就是让远程服务调用更简单、透明。RPC框架负责屏蔽底层的传输方式(TCP或者UDP)、序列化方式(XML/JSON/二进制)和通信细节。开发人员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了解谁在什么位置提供了什么样的远程服务接口即可,并不需要关心底层通信细节和调用过程。
0x02:Restful
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REST通过HTTP协议定义的通用动词方法(GET、PUT、DELETE、POST) ,以URI对网络资源进行唯一标识,响应端根据请求端的不同需求,通过无状态通信,对其请求的资源进行表述。满足REST约束条件和原则的架构,就被称为是RESTful架构.
0x03:区别
使用RPC远程服务调用方式与传统http接口直接调用方式的差别在于:
-
从使用方面看,Http接口只关注服务提供方(服务端),对于客户端怎么调用,调用方式怎样并不关心,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使用Http方式进行调用时,只要将内容进行传输即可,这样客户端在使用时,需要更关注网络方面的传输,比较不适用于业务方面的开发;而RPC服务则需要客户端接口与服务端保持一致,服务端提供一个方法,客户端通过接口直接发起调用,业务开发人员仅需要关注业务方法的调用即可,不再关注网络传输的细节,在开发上更为高效。
-
从性能角度看,使用Http时,Http本身提供了丰富的状态功能与扩展功能,但也正由于Http提供的功能过多,导致在网络传输时,需要携带的信息更多,从性能角度上讲,较为低效。而RPC服务网络传输上仅传输与业务内容相关的数据,传输数据更小,性能更高。
-
从运维角度看,使用Http接口时,常常使用一个前端代理,来进行Http转发代理请求的操作,需要进行扩容时,则需要去修改代理服务器的配置,较为繁琐,也容易出错。而使用RPC方式的微服务,则只要增加一个服务节点即可,注册中心可自动感知到节点的变化,通知调用客户端进行负载的动态控制,更为智能,省去运维的操作。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willpan-z/p/9438930.html
END
我是武哥,最后给大家免费分享我写的 10 万字 Spring Boot 学习笔记(带完整目录)以及对应的源码。这是我之前在 CSDN 开的一门课,所以笔记非常详细完整,我准备将资料分享出来给大家免费学习,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下面有下载方式)。
可以看出,我当时备课非常详细,目录非常完整,读者可以手把手跟着笔记,结合源代码来学习。现在免费分享出来,有需要的读者可以下载学习,就在我公众号回复: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