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合
智合,一个有温度的法律新媒体。以敏锐慧眼洞察行业起落,以法律视角解读社会热点。行业研究,律界波澜,热点时评,实务技能,我们只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众视AsiaOTT  ·  孙忠怀:腾讯视频如何重新定义“好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合

律师行业的AI竞赛,开始有人掉队了

智合  · 公众号  · 法律 科技自媒体  · 2024-07-03 19:01

正文

作者 | 孙麟飞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2024年已过半,科技产品在律师行业的落地实践走到了哪一步?

本文综合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Institute)、律商联讯(LexisNexis),以及法律领域软件及SaaS公司Persuit等在2024年发布的多份调研报告,为即将踏上数智化之路的律所提供参考。



本文列举以上报告的代表性调研结果。

过去一年的变化

过去一年里,大多数律所仍处于考虑阶段。据汤森路透的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企业法务部门在考虑是否使用生成式AI方面表现出较大变化,而律所的总体变化相对较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2023-2024年间,企业法务部门考虑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从30%上升至41%,而没有使用计划的比例则从60%下降至36%。

· 相比之下,律师事务所考虑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由2022年的34%略微下降到32%,没有使用计划的比例下降到42%。


尽管律所在采纳生成式AI方面的态度相对谨慎, 但越来越多的律师已经开始自发地在工作中探索这些工具。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律师与公司法务人员(47%)表示,他们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采用生成式AI工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具体来看,当前有27%的律师/法务正在使用ChatGPT等通用大模型工具,另有20%的律师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跟进。在法律行业特有的生成式AI工具(法律垂直大模型)方面,虽然目前只有12%的律师表示正在使用,但有高达43%的律师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始使用。

这一趋势预示着,尽管目前ChatGPT等通用性生成式AI工具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行业垂直AI技术提供商在未来几年推出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到2027年,为法律行业特制的垂直大模型使用率将超越通用大模型等生成式AI工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频率上,使用生成式AI已成为4成律师的工作日常。 调查显示,在积极使用或计划使用生成式AI的受访者中,有42%的人表示他们至少每天使用一次,而31%的人则表示他们每周至少使用一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应用场景上,不同领域对生成式AI技术的使用场景也各有侧重。 88%的公司法务部门将合同起草视为首选的使用案例,而大多数律所则倾向于将其应用于法律研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然而,律所应用AI还存在一些阻力。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服务业人士对生成式AI的使用仍有潜在风险的担忧,其中最常提到的担忧是工具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75%的律所尚未制定针对生成式AI使用的规范或制度。由于当前律所在技术应用上保守谨慎的态度,法律行业的生成式AI时代还没有真正开始。然而,创收能力强的大型律所正主动引领这场变革。

大所已抢占先手,

中小所的阻碍是什么?

Top100律所都是大模型的使用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Persuit的调研显示,全球Top100律所已经全面批准在其内部使用生成式AI技术,而全球200强以外的律所则因资金成本限制、对技术的怀疑或缺乏对其适用性的认知,表现出更为保守的态度,其中12.9%的律所没有部署生成式AI工具的计划。

障碍1:资源投入

前期的投入成本是阻碍律所对生成式AI投入的原因。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当前,律所部署生成式AI多采用现成的解决方案(39%)、训练微调通用基础模型(39%)等方式。据LexisNexis的调查,90%的大型律所和《财富》100强企业的法务部门,预计他们在生成式AI上的投资将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其中34%的《美国律师》200强律所预计这一投资将“显著”增加。此外,43%的《美国律师》200强律所表示目前已有专门用于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预算。

高伟绅(Clifford Chance)法律技术解决方案总监Anthony Vigneron在报告中指出,全面整合生成式AI到律所中,需要大量的资源、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以及必要的数据和工程基础,这可能是许多小型律所面临的最大障碍。

障碍2:保守和谨慎

缺乏对生成式AI工具适用性的认知,使得Global 200以外的律所展现出了更为保守的态度。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据Persuit调研,相较于全球200强以外律所,全球百强所已经更大程度地将AI工具整合到他们的业务中。其中,。其中,43.75%的全球100-200强律所表示其内部已有10%-25%的律师在使用生成式AI工具,而这一比例在全球200强以外的律所仅为6%,这也导致这些律所在AI实施方面缺乏必要的战略方向或意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研显示,9成全球百强律所认为生成式AI工具对律所未来三年成功非常重要,而这一比例在Global 200+律所中仅有22%。

障碍3:律所治理层面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不同体量的律所在AI技术治理层面也存在差距。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全球200强律所中,大多数(93.33%)都出台了关于使用大语言模型(LLM)的书面规范和指南,而全球200强以外的律所中有此类规定的占比只有41.94%。

无论是律师业务层面还是律所运营层面,生成式AI都将给法律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这种势头正逐步显现。大型律所可以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手,从容应对;而面临冲击的中小律所也并非只能被动挨打。积极拥抱AI浪潮,与法律科技公司合作,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小律所同样也能站在变革浪潮的前沿,抓住时代机遇,实现成功。

律所如何为AI做准备?

节选自NetDocuments,《24 Voices for 2024 Report:Legal Tech Trends in AI & Automation》。

1. 教育与培训: 为律师和员工提供AI基础培训,让他们理解AI的能力和局限,避免产生不切实际的恐惧或期望。同时,制定内部政策,确保AI的使用既符合职业道德,也满足对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义务。

2. 确定试点项目: 寻找具有明确工作流程和数据输入的法律流程,作为AI应用的初步试点。从小规模的概念验证项目开始,逐步扩大。考虑组建一个由IT专业人士和律师组成的跨部门AI委员会,以捕捉能惠及律所多人的使用案例。

3. 定位AI的角色: 明确AI作为辅助工具的角色,它将使律师工作更高效,释放更多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从而提升工作成果,而不是减少员工人数。强调AI将增强而非取代他们。

4. 评估使用AI的伦理问题: 制定AI在法律工作中使用的伦理指南,评估训练数据的偏差,认识到AI模型的局限性。

5. 找到合适的AI合作伙伴: 寻找理解法律行业的AI供应商和顾问,确保AI工具的整合既能提升工作流程,又能保护客户机密性和数据隐私。

6. 量化应用成效: 通过收集关键指标,如时间节省、错误减少、员工和客户满意度等,量化AI应用的影响和投资回报。

7. 纳入反馈机制: 定期获取用户对AI工具的反馈,并利用这些反馈优化工作流程,提高AI工具的采用率,并从挑战与成功中学习。

写在最后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年任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律师作为脑力劳动者、知识工作者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者,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原创性、颠覆性、革命性的科技创新。

在国内律师行业在市场格局趋于定型、开拓增量空间难度提升的当下,众多国内领先的大型律所着眼长远,积极转型,拥抱成长,布局以法律AI为代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长期发展方向,用自身的二次转型为行业未来服务和赋能。这可能是一个并不容易的过程,但总有人在做困难但正确的事。



本文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