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A170503
几年前,美剧《别对我撒谎》(Lie to Me)开播,让观众对于神奇的微表情识别心驰神往。剧中,莱特曼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线索就能迅速地辨别出谎言,或者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准确地指认出凶手来。以至于不少拥趸受此鼓励,想通过学习心理学来钻研微表情识别这门神奇的技术。
在生活中,我对那些看过美剧后热情洋溢的粉丝们一般是泼冷水的,微表情识别哪有剧中那么神,影视剧中只不过是为剧情的噱头而夸张了其效率。从心理学角度,一个人的表情、举止以及话语都构成认知他的识别线索,通过这些线索能够大概地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动机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一些最常用的识别线索其实无须专门地学习心理学,从生活经验中也能发展起来。像目不识丁的一些算命大师,可能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任何心理学的内容,但他们却可以通过表情、举止以及话语等线索对前来问卦的人做出八九不离十的判别。你前去求卦,还没开口,算命大师就可能说破你是来问前程的。怎么做到的?凭借经验和禀赋,你的“秘密”就写在表情、举止和话语方式上。
剧中莱特曼可以轻而易举地、准确地将对象的谎言识别出来,但在生活中却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效率。两个人谈话时脚尖向外固然反映了对方可能不耐烦,想尽早结束谈话,但也不排除他仅仅是因为膀胱充盈,而实际上他很想继续谈话以至于舍不得暂时离开而中断。生活中认知他人的识别线索大多数情况下是模糊的,充满歧义性和多义性。此其一。
不仅如此,在同一个情境中,一个人蹙眉,另一个人很平静,能判断蹙眉的人感到厌恶么?其实并不能。一个习惯性蹙眉的人在蹙眉时并不一定就比另一个习惯性隐忍克制的人显得平静时所感受到的厌恶情绪更大。个体特异性以及情境的特异性往往使相似的识别线索有着明显甚至迥然的差异。此其二。
因此,别说是莱特曼了,连最精密,最先进的测谎仪也没有办法识别出受测试者一定在撒谎,它只能提示受测试者可能在撒谎。在测谎仪指针描绘出的剧烈的反应波形,既可能是因为受测试者撒谎,也可能是因为他紧张,或者产生情绪性联想;同时,受过训练的人可以在撒谎时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理性反应。
比微表情识别更靠谱的心理识别技术是心理画像(Psychological Profiling,也称为人格画像,Personality Profiling)。通过分析当事人的行为、言语以及相关资料,勾勒出当事人的人格轮廓;而且可供分析的资料越详实,所勾勒的人格画像也就越丰富。
一般来说,微表情识别技术是通过表情、举止以及言语方式等线索来甄别对象的情绪,以判断其是否在撒谎,它所依据的是外显的直观素材,判断的只是情境下的情绪。心理画像技术则要复杂得多,它依据的不仅包括外显的直观素材,还包括其他间接的、隐含的所有相关素材和资料,而且判断的不是某一情境下的反应,而是整个完整的人格框架。可以这么说,心理人格画像技术远比微表情识别技术要复杂和难得多,它需要判断者对分析对象进行深入的心理入侵,依据有限的素材还原或模拟分析对象在特定情境下的整体反应(认知的、情绪的和行为的反应),而不只是置身事外地进行客观的识别。
准确的心理画像需要分析大量对象的行为、言语和个人史素材,因此专业的心理画像技术多用于一些特殊的运用场合。日常生活虽然用不着这项技术,但心理画像的基本原理也贯穿在生活之中。例如,一个男生试图追求他心仪的女生,那么可以通过侧面蒐集关于她人格的相关素材,大体上判断她的偏好、性情以及三观,这样有的放矢地约会、互动,恋爱成功率就会比没做功课要高出不少。
专业的心理画像技术应用最多的一个场合是刑事侦察当中,根据有限的案发现场以及支离破碎的嫌犯线索,勾勒出嫌犯大概的人格轮廓,然后依据这个假设性的人格轮廓推断嫌犯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进而预测嫌犯可能的下一步行为:时间、场合、方式、侵害对象,等等。这项工作通常由犯罪心理学家来做。
当然,专业的心理画像技术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应用场合,如对谈判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行为预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对手公开的行为、言语和背景资料,勾勒出对手的人格框架,并且对特异性的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做出预测。事实上,日常的商业谈判或者针对竞争对手规划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人们都知道对手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情、好恶以及行为特点对于谈判或者基于竞争的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区别只在于,非专业的人格识别常常会陷入一些盲区或认知偏误,很容易因为这些经验误差而做出甚至南辕北辙的误判;而专业的人格画像则能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相对而言更为系统和准确的预测模型。
举个例子,两个多月前,美国35名精神病学专家不惜违背美国精神病学会奉为圭臬的戈德华特守则(Goldwater Rule),在《纽约时报》发表一封联名的公开信,直斥时任总统川普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抛开这件事情背后的专业伦理,精神病学家们所采用的技术也就是依据川普总统公开的行为、言语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对他人格的某些方面做出描绘和预测,可以视为局部的心理人格画像(就像画出一个撒谎的鼻子来)。
我试着采用这些精神病学家们勾勒的川普人格局部画像作为模型来验证他后续的行为和言语,那么他执政100天以来的种种决策行为和表态大体上都符合模型的预测,无论是试图推行七国入境禁令,还是对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的外交应对举措,都基本印证了自恋型人格的模型预测。择空我可以专文对川普接下来可能的朝鲜半岛政策,以及任性的减税政策做出一个基于这个预测模型的心理学分析。
此前,我也曾经运用心理画像的技术,通过分析公开的报道资料,分别为一年前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犯(《名校学子弑母案背后可能涉及哪些性心理学问题?》,以及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嫌犯(《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件的嫌犯人格画像》)尝试进行人格画像。可惜我自己并不是一名犯罪心理学家,无法援引更多未公布的案情细节素材来丰富和完善粗略的嫌犯人格画像,我所能描摹出的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现在上映的影片《心理罪》,改变自作家雷米的同名小说,据说原作是模仿美国FBI的犯罪人格心理画像技术来构思创作的小说,雷米本身也是一名犯罪心理学家。因为这算是国内第一部涉及心理画像技术的影片,所以一直都有所期待。
昨天得空去影院看过影片,有些失望。客观而言,相比于前段时间热映的几部影片,特别是那什么2的影片,应该说还是要好一些,至少看过不会变得更傻。不过,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衡量,影片演绎其中方木的所谓心理画像异能太过了,甚至就直接演绎成拿起画板勾勒嫌疑人模样了。
拜托,通过目击证人和相关技术证据勾勒嫌疑人模样与心理画像技术是两回事好不好。前者是勾勒嫌疑人长什么样,后者是推测嫌疑人是怎样的人;前者是画模样,后者是推测人格。一看到方木一本正经对警察说,我们开始画吧,然后就是巴拉巴拉身高、脸型、体型、年龄、性别等一系列玩意,就忍不住笑场。没有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没有相关证据的技术分析报告,大剌剌往那一坐,就能描绘出嫌疑人长什么模样,这与那什么2的影片主角手臂套一面旗帜就能穿越火线没什么两样嘛。艺术的夸张,也得有真实的生活垫底才行。心理画像,通过现场线索和相关证据推测出靠谱的嫌疑人人格,以及与人格相关的身份特征那是可能的,但心理画像真的不是画像,那只是一种比喻。
算了。难得在只有烂片无电影可看月观摩了一场国产片,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能看得下去,对其中卟啉病的犯罪人的刻画也还算是精彩,从在烂片无电影可看月中算是一部不烂的影片。
顺便说一下,影片中的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因为缺少一种酶(养生保健骗子圈称为“酵素”)使患者不能合成血红素而导致的一种血液代谢障碍。(简单地说就是铁+卟啉=血红素,缺少相关酶或酶活性降低就无法合成)。卟啉病人需要输血来缓解症状,没有条件输血,喝血也行。人类血液的血红素很顽强,能够通过消化道而保持完整被肠道直接吸收。而且卟啉病患者怕光(光敏感),怕大蒜,因为症状加重而呈现紫色肤色,牙龈坏掉牙齿发出蓝色荧光,西方吸血鬼的形象基本上就是照着卟啉病的症状来刻画的。
看看影片对卟啉病的刻画,也算值回票房。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建议金额:6.4,8.9,64,89)
2017-08-17
-------------------------------
(近期文章消失?可以去目录中的“来读禁书”或“去读禁书”中找找,没发出的文章,也在那里。)
推荐
坐谈风月(ID:psyeyes2)。本师另一个专谈两性话题的公号,撰写和发表中国最好的爱情心理学和性心理学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