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HINKTANK智囊团
Think Tank智囊团是一个关注中国职业女性自我成长的互助平台。成立3年,拥有10万+订阅者,全球123个志愿者,北京地区57个志愿者组成的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THINKTANK智囊团

说我奶不好的人,请你滚远点|世界母乳喂养周

THINKTANK智囊团  · 公众号  ·  · 2018-08-01 21: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带睽睽打2月龄的疫苗,在社区医院碰到一行四人带着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来打针,攀谈两句,抱着婴儿的女人开始张嘴便夸耀起来“我们现在刚出生时5斤6量,现在8斤2量;晚上只醒一次,一次能睡5个小时。”我问:“您是阿姨吧?”她骄傲的但有点羞涩的说“我是月嫂。”“哈哈,一听这语气和内容就是月嫂!”




这位月嫂的话让我瞬间又回想起刚刚过去不久却恍如隔世的月子,是一段每一个初为人母的女性都会终身记忆深刻的日子。


有喜悦、有疲惫、有幸福、有沮丧,月子后我和很多做了妈妈的朋友聊起来,大家的月子都不是那么愉快,甚至更加不幸的是那段时间的基调奠定了接下来艰难而无奈的喂养经历。


中国第一位国际母乳协会母乳辅导师小巫写的《让孩子做主》里有一句话,怀孕时读觉得非常夸张,直到有了宝宝才体悟。


她说“质疑一个女性母乳喂养的能力,就像当面质疑一个男性的性功能一样”。 然而,在我的调查中, 95%以上的女性都曾经被质疑过“母乳喂养的能力”,这是产后抑郁的真正根源。



初为人母的女性,往往对于如何养育怀中娇嫩的宝宝很惶恐,希望做到最好却不知从哪里开始,于是会天然的依赖周围“有经验”的女性,比如月嫂、自己的母亲或者婆婆,在心理上更加需要丈夫的支持。而正是他们,可能会无心的对新妈妈造成最大的伤害,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类:


1 把女性当奶瓶。


当新妈妈们带着产后的不适,看着鼓鼓隆起的腹部,担心自己身体、渴望恢复身材、乳腺不顺疼痛时,却面临着月嫂、隔辈、甚至丈夫只关心或者主要关心“奶水下来没有”、“有没有定时喂奶”、“奶水足不足”等只和喂奶相关的事,甚至时不时被“盯着”喂奶,或者被捏乳房。 此时,新妈妈们会有一种强烈的被物化的感觉,觉得自己的价值并不是“母亲”而是“奶瓶”。


2 进一步质疑“奶瓶”的产奶力。


听身边的女性朋友讲过很多她们亲历的事,在月子里她们大概听过最多的话就是“孩子吃不饱”“你的奶不足”“你的奶不行”“孩子很饿”“赶快加奶粉吧”,更有甚者会说“孩子不喜欢吃你的奶”“你的奶不能吃了,不干净”等等。而对于没有经验判断自己奶水情况的新妈妈而言,消化这些打击的方式就是带着对孩子的心疼、自责和忧伤,放弃母乳喂养,或者任由奶水越来越少。 此时,坚持母乳,对于新妈妈来说是非常孤独而无助的。


然而,母乳是母亲与孩子最好的感情连接方式,每一位母亲都会根据自己所在的环境生产特定的抗体,为处于同一环境的宝宝提供专属的免疫保护,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


最重要的是,事实上,根据哈佛大学对母乳喂养的研究, 每一位母亲(对,每一位!除非患有乳腺疾病)都能够成功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至少到6个月。 可是,太多的女性因为被质疑而渐渐放弃了,这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我用自己的故事,来进行分析。



我在月子中的第14天,开始被月嫂提醒“孩子吃不饱”。月嫂给我的原因是宝宝不能一次睡3个小时。每一觉3个小时,在她理论是,是新生儿宝宝必须达到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文章开头的那位月嫂如此骄傲的告诉我们她怀里的新生儿一次能睡5个小时。


作为技术流派,我开始求证,我上了哈佛大学的母乳喂养课程、翻读各类有体系的经典婴儿育养书籍、听宝宝书上知名产科医生的讲座,甚至留意社区医院给的喂养宣传册。 没有任何一处,提到新生儿单次睡眠要达到3个小时,更没有任何一处把这一条件当做判定婴儿是否吃饱的条件。 更何况,从当时宝宝体重增长和屎尿量(判断是否母乳充足的核心指标)母乳都是非常充足的!


但月嫂已经用她的身份权威感给我们全家洗脑,我个人也多少有些信心不足。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测试,给宝宝连续3天,每天喂一次奶粉,每次喂都达到了她所期待的“吃饱”状态。结果,没有一次吃饱奶粉后睡3个小时,甚至不足2个小时。后来在很多细节上,我们发现了这位月嫂的伪权威,便更加学会了依靠自己来选择养育的方式。


亲密育儿法的发现者---西尔斯医生说过 “每一位母亲,都能够天然的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即使没有任何经验辅助”


更何况,很多经验其实只能叫做“经历”而已,而像月嫂这种简单的从成人的酒足饭饱睡意浓而推断出的新生儿要睡满3个小时才算吃饱,其实是非常禁不起推敲的,婴儿的睡眠和成人睡眠完全不同,国外甚至有专门的婴幼儿睡眠咨询师。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也逐步发现,睡眠是一个单独的课题,其影响因素和应对办法绝非简单粗暴的吃饱这么简单。


然而,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新妈妈都遭受了来自隔辈或者月嫂的质疑呢?


我们的上一代,不能成功母乳喂养的比例高的惊人。一来奶粉开始盛行,商家打出奶粉优于母乳的旗号;二来那时的新妈妈并不了解母乳对孩子的重要程度,对于让孩子长得”白胖”有那个年代的执念。


而这样的想法,从未真正从他们的意识中隐退,再加之女性对于自己有血亲的婴儿会产生天然的哺乳欲望,给自己的孙辈喂奶粉能让她们再一次感受到那份母亲的情感连接和喂养欲望的满足。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她们抑制不住得去干预新妈妈的母乳喂养。



而月嫂的出发点则更为简单。目前月嫂市场鱼目混珠,7天就能拿到月嫂资格。很多挂牌的星级月嫂大部分知识也是来自自己当年做母亲的“经历”,对专业性的重视显著不足。但她们的工作目标其实新妈妈并不相同,表面看起来都是希望月子里新妈妈休息的好,宝宝健康长大。


实际上,月嫂的具体目标是:


(1)月子里不要被雇主辞退----于是当她发现在家里的话语权新妈妈不及隔辈人时,便会倾向于隔辈人的心愿行事;

(2)宝宝不要出现身体的不适,最好能多长几斤,以显示照护的成果---于是非常关注体重的变化,稍微长得不够快她就会认为是奶水不足所致,建议喂奶粉;

(3)新妈妈不要得“月子病”----因此她们需要非常辛苦的承担日夜照看宝宝的职责,当然就希望宝宝的每一觉,尤其是晚上,越长越好,这样她也能得以休息。


我完全不否认月嫂们是尽职尽责的本着新妈妈和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基本心愿上岗的,可是细究起来不难发现, 新妈妈关心的对自己喂养能力的训练、对自身的价值认可、周围人的体恤与关心、宝宝按照正常的路径健康发育,似乎都和月嫂的具体目标有些出入


无论是月嫂、还是隔辈,都有着其自身角色的限制,这些限制尽管根源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一个结果,她们都不真正关注对新妈妈全母乳喂养能力的认可和支持!而这恰恰是,对任何一个女性对深的伤害,因为否定母乳,是向她传达了一个信号 “我们认为你没有能力照顾、抚养好自己的孩子!”。



从月子中走出来,我深觉做母亲是一个关于信心的游戏。


如果母乳的供应能力有遗传因素的话,那我本该是寸草不生的,但看着小家伙一口口吃着我的乳汁在两个月内从6斤膨胀到12斤,感受着奶水的持续增多和宝宝满足的吸吮 ,我想所谓变得成熟、所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过是学会了辨析周围的各种声音、去伪存真,保持对自己的信念。


相信,怀中的小家伙是自己天生的最佳拍档;

相信,有爱灌注、即使偶尔操作失误也是最好的母亲;

相信,自然地法则已经赋予我们成为一位母亲的全部能量!


最后,我想总结一些技术指南,应对黑匣子一般的月嫂市场。很多妈妈都会提前面试月嫂,无非就是看看各类证件、聊聊性格与脾气、看看月子餐照片。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决定新妈妈能不能开心度过月子的根本,最重要的是这位月嫂能不能鼓励你、帮助你在月子中建立纯母乳的基础。 那么面试中,可以问月嫂两个问题来检测。


1.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或者母乳是否充足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这位月嫂一张口就是睡眠在3小时以上,一个月体重增长要达到5斤左右。那完全是鬼扯,她大概率会用这两个指标,来判定母乳不足。


2.在她照顾过的新妈妈中,月子里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是多少?


月嫂对于建议妈妈加奶粉是完全不假思索的,如果她照顾过的新妈妈大部分都加过奶粉,那说明她完全不在意纯母乳喂养之重要性。这样的理念上岗,她会轻易地阻碍新妈妈进行纯母乳。


关于我故事的结尾,最后我们辞退了这位“金牌月嫂”,换了一个理念相同的月嫂。


在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队友无条件的支持和关心。母乳喂养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以绝对的耐心和关爱把妻子放在首位,共同应对问题,是新爸爸们的义务。


不过, 对于女性来说,无论是否有另一半的支持,初为人母都是一个自我认知面临高强度挑战的时期。 尽管母乳最适合婴儿,是否纯母乳不是评判一个新妈妈的根本标准。关键在于,喂养是我们获得的一个权力,无论选择纯母乳还是混合喂养,都应该是母亲自己的选择,而无论怎样选择,她都可以是一位好母亲!


本周是世界母乳喂养日,谨以此文献给新妈妈和同一个战壕的新爸爸们!



文章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栏目介绍

她的故事 Herstory
美文选送 Reading
社会创新 ChangeMaker
职场互动 Mentorship
专栏作家 Columnist
线下活动 Offline Event
在线问答 Online Talk


关于我们 About Us
加入我们 Join Us
合作联系 Contact Us

以上信息请输入“目录”即可查看


Women Think Tank

女性智囊团

是一个关注中国职业女性自我成长的互助平台。

成立6年,拥有10万+订阅者,全球123名志愿者。


微博:智囊团向前一步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thinktankbeijin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