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是可以交到真心朋友的,但要适当降低期待,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交友策略,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交友策略,简单把朋友定义成掏心窝子的对象,看到谁都希望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想让对方无时无刻不理解自己,肯定自己,替自己保守秘密,是很不成熟的一种做法。
要及时成长,适应社会交友的“度”和方式。
不妨把朋友分类也做的全面一些,酒肉朋友,旅行朋友,知心朋友,发现每个人身上的好,合理利用和发挥他人身上的优点,长进自己,而不是去想方设法地防备对方,慢慢封闭自己。
慢慢会发现,看到别人的好,朋友就渐渐多了起来,人缘也会好起来。
《你从未真正拼过》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只有菜鸟才想着撕。
我至今在工作领域里结交到的好朋友,有一些确实是身边的同事。
这些朋友拥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彼此了解,这种了解来源于共事时候的风格和态度,来源于文字的展示,来源于很多类似的经历和共同的立场。
所以说一个人交友的过程是慢慢展示自己获得认可和支持的过程。
那些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正确展示自己,上却想要和周围人成为朋友,获得别人的尊重理解,是一种很任性的不可取态度。
先稳定你的工作,让别人知道你的标签,知道你的可利用价值,再稳定你的性格和爱好,让别人了解你的长处,任何一个环境都会喜欢那些认真做事,且懂礼貌,活得有滋味的人。
不要渴望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也不要拒绝所有工作领域的同事成为自己的朋友,掏心的朋友不要太多,更不要把这个作为衡量朋友的标准。
如果你过去的朋友是承受你发泄的心情,给予你温暖和鼓励。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知道朋友是什么,是一个阶段可以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