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会谈,一共三场。第一场“泄压”摸底,第二场、第三场仍会分歧,但终归要谈共识。“正餐”嘛,总在后面,值得期待,尽管开胃小菜有点辣嗓子。先兵后礼未必没可能。
阿拉斯加对话,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
新年除夕,两国元首通话,一致同意双方要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这个通话,十分关键。别光看“吵架”,而忽略这个背景,不然很难看清看准。
刚把俄罗斯得罪个够够的,马上搞僵对华关系,对美有啥好处,何苦何必?老江湖、成熟政客拜登,大概率会做事留一线,做人留条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他懂的。
中美有过对抗的年代,中国都挺过来了。新中国成立不久,半岛生战,战火烧到中国门口。抗美援朝一役,堪称立国之战,新中国真正站了起来,掌握了历史主动。现在,新的十字路口,我们正总结经验、认识规律,掌握新的主动。当然,需要新长征。
老胡认为,阿拉斯加这一架,真是吵得非常好。
第一,中方代表团帮着中国公众出了一口积攒了好几年的恶气。
美方这几年太霸道嚣张了,以为它是天王老子,对不断强大起来的中国继续指手画脚,极尽打压之能事。美国的一些政治人物不断对中国恶语相加,说不好听的,他们就是欠骂。杨洁篪、王毅自中美建交以来史无前例的当众针锋相对回怼美方的傲慢攻击,直率告诉他们“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真是说出了中国大众的心里话。
第二,杨洁篪、王毅给美国云集在国会山等地的极端政客们恶补了关于中国是谁的认知。
第三,也给美国的少数盟友看看中国怎么与美国打交道。美国的老虎屁股我们都能摸,那些当走狗咬中国的势力,请自重。
总主动招惹中国,别指望中国会对他们客气。
▲
这
张对比图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感慨道:“同是辛丑年,世界没变,只是中国变了!”
第四,这样公开吵了,我相信很可能会让双方接下来的对话反而多些理性和务实。
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吵归吵,但不学会在激烈博弈中共存,有第二条路吗?要我看,愿意也得在磕磕绊绊中合作,不愿意也得朝那个大方向走。
毕竟21世纪了,生意、旅游、留学这么多值得干的事,除了少数地缘政治狂,谁愿意这两个核大国互相死怼?大家都沉住气,咱们边走边瞧。
19日,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首日的热点话题,发言人赵立坚进行了回应。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关于美中阿拉斯加对话,第一,中方说美方开场白致辞严重超时,违反外交礼仪,也不是待客之道。中方称美方致辞严重超时的根据在哪?第二,有美方官员表示,中方表现显示中方来阿拉斯加似乎更倾向于作秀,更聚焦的是戏剧化表现而非实质性会谈,你对这种说法有何回应?第三,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很多报道都把中方说的话放到了网上。中方有关的表述是否更多针对国内民众?”
对此,赵立坚表示:“关于第一个问题,中方代表团官员已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进行了背景吹风,其中也涉及到了你的这个问题。中方是带着诚意应邀去安克雷奇同美方进行战略对话的,并做好了按双方事先商定的程序和安排开展对话的准备。但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方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这不是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礼仪。中方对此作出了严正回应。”
赵立坚说:“关于你提的其他问题,中方在有关消息稿中也明确表达了中方的立场。是由于美方不遵守事先有关发言时间的约定,是美方挑衅在先,挑起争端在先,
所以双方从一开始在开场白的时候就充满了火药味和戏剧色彩,这不是中方的初衷。”
有记者提问:“我们看到对于美方的一些关切,中美双方都作了一些阐述,看起来分歧还是比较大。在此背景下,中方如何看待这次高层战略对话的意义?”
赵立坚表示,中方始终认为,中方同意同美方举行此次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的。“我们认为这次对话是双方一次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好机会。此次对话对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都期待着此次对话能够取得务实成果。”
赵立坚强调,中方是带着诚意和建设性态度与会的。阿拉斯加州是美国最靠北的州。
中国代表团成员抵达阿拉斯加的时候,不仅感受到了阿拉斯加寒冷的天气,也感受到了美国主人的待客之道。
这次开场白后面还有正餐,我们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有记者提问:“中美阿拉斯加会晤双方最初的碰面给人留下的大致印象是双方火药味很浓,唇枪舌战,讨论和对抗很激烈,中美在存在分歧的许多问题上进行了交锋。中方是否预期正式会谈的基调也会充满火药味?中方对正式会谈有何期待?中方是否会在明天的会谈中改变策略?”
赵立坚表示,我们希望美方能够清楚,中方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方面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美方也应该清楚,中方已经十分坚定地表明了立场,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干涉。当然我们希望在双方之后的闭门会谈里,双方能够通过充分沟通交流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的精神,能够通过此次对话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中美对话,杨洁篪、王毅都说了啥?(详细)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8日22时许,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第二场会议结束。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率领的中方代表团离开会谈酒店,返回下榻酒店。
当地时间19日,中美双方将举行此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第三场会议。
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
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在美方发表开场白后,杨洁篪首先发言。
杨洁篪强调,中国农历新年除夕,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成功通话,一致同意双方要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中方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的。
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都期待对话能够取得务实成果。
杨洁篪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都负有责任。中国刚举行了两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周围。
杨洁篪指出,中方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以一小部分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为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不懈努力,而不像美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美国国内在人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美国应当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形象,管好自己的事,而不应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好,向世界转嫁矛盾、转移视线,不应对中国的人权、民主说三道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得到中国人民衷心拥护,任何要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杨洁篪强调,中美都是大国,在抗击疫情、实现复工复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很多共同利益。
希望美方改变零和博弈思维,放弃“长臂管辖”等错误做法,不要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干扰两国正常贸易往来。中美两国应当同亚太各国都发展良好关系,应该有共同的朋友,这才是21世纪的处世之道。台湾、香港、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行径,并将继续作出坚定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杨洁篪表示,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两国在新形势下一定要加强相互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推进合作,避免进行对抗。中美有过对抗的年代,中国都挺过来了。事实证明,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要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拜登总统也讲中美要不冲突不对抗。双方应全面正确贯彻两国领导人共识,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