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毛
一个讨厌的怪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七毛

“只要活着,我们就在自我欺骗”

七毛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2-12 21:31

正文




还没从假日的状态缓过来。


昨天,还在老家的姐姐发来一张照片,她站在楼上随手拍了远方。图中有简陋的平房,有蓝色的天空,有几根电线,还有一排高大的树,而树的后面是一座山。


也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在家里看到二十公里外的这座山。


每次往返市区,我都要经过它。门前冷落,灰尘四起。走过的人,都捂着鼻子想快点逃离这片荒芜萧瑟。


我一直以为我的家乡是没有什么历史的,它没有亭台楼榭,也不见宫廷院舍。有的只是土里土气的平房瓦房,毫无设计感,也无历史痕迹可言。几十年如一日,仿佛家乡唯一的变化就是生死交替。


其实不然,几年前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这座山上的水涧曾发现过不少新石器时代的器具,距今也有几万年历史了。山上还有片桃花林,每年四月,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古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应该也不会想到数万年以后的世界。




 / 02 /


在破罐的书《城市里的流放者》里读到,曾经他一个人搬到武汉的南望山上住了一段时间。租的房子一个月只要180块钱。“屋内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靠背椅”。他现在住在北京乡下,声称在那里一家研究所工作。


春节回来至今,我都提不起精神。我说:想找个宜居的乡下生活,朋友家前面有座山,可以造个房子。他说:可以试试,我现在就在乡下住着,偶尔进城找朋友喝酒。


还关注一个作者,叫二冬,他已经在西安的终南山住了好几年了。2014年他花4000元租下一处废弃老宅,有20年使用权。我通过他的《借山而居》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偶尔他会在公众号发发山里的花草、种植的庄稼、和陪伴他的鸡鹅猫狗。


我想过未来,过几年离开这里去乡下找个地方生活:每天,太阳出来就起床扫院子、喂猫狗,再做顿好吃的午饭,下午看书看累了就睡午觉。偶尔可以出去散散步,在太阳下山之前回来。如果待腻了就出去游历一段时间。


我在这个城市没什么朋友,更不喜欢多余的饭局。本身是一个孤僻冷淡的人,这种安静的生活也不失为恰当的选择。


朋友说:“我也想啊。”我知道他是骗我的。他离开了北上广,在小地方就找不到适合他专业的工作了。而我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另一个环境中怎么活下去?靠写字啊。然后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你这样的文字,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我们没有合适的工作,就赚不到钱,没有钱就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法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这点。很无奈。




/ 03 /


有时是因为金钱,有时是因为牵绊,有时是因为勇气。给自己找了太多借口,我安慰自己活在当下。


诗人兰波的一句“生活在别处”,被米兰昆德拉传播到家喻户晓。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着相同的人生。每个人活着时的历程几乎是一样的。从出生起就被家人赋予了一些希望与责任。


七八岁去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一直到大学毕业为止。然后成为一个社会人,开始工作直到退休。会在三十岁左右结婚,即使这场婚姻就是因为:“岁数大了,爸妈催得急,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的,我也应当如此。”然后顺其自然生下孩子。


父母该做的都为你做了,接下来你也开始为孩子了。


不知该为你开心还是难过,你现在真的成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大人了。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像是下课铃响时的匆匆交卷。


我想过,为什么非要这样按部就班过一生?在所有同龄人都结婚生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根本就不爱那个“还行吧挺适合结婚的”的人。或者你对两个人一起生活这件事是排斥的,你觉得一个人生活更舒服痛快。


结婚生孩子的生活一定就是幸福的吗?

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生就是罪孽的吗?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别处”的生活,都知道人生本该是为自己活的,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所走的每一个阶段都像是给别人看的。大家都这么做,很少有人敢当异类。


从小担心学习,长大操心考哪所大学,再后来忧患工作,然后焦虑房子车子,最后还得考虑孩子的成绩、大学、工作......


米兰昆德拉说:“只要活着,我们就在自我欺骗。”


怎么活都是一生。没有人从我懂事起就告诉我:你做什么都没关系,尊崇自己的内心。




/ 04 /


要是千篇一律的人生能够让你快乐,那你就好好过。我这人对世俗没有什么大追求,能让我心动的并非是为人所称道的“成功”。


如果我的孩子以后说不想读大学,那没关系,只要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世界就可以。如果他不想工作,我也不会逼他,他用正当手段赚来钱养活自己就行。


如果他不想结婚不生孩子,我也不会怪他,这是他的人生,我最多分享些不知对错的参考性经验,一切还是他自己做主。如果他想孤独终老,也没关系,只要他活得自在就好。


当然我知道我想多了,我大概也是不生孩子的那种人吧。


活着是一件太机械化的事情,只会无休止的重复劳作。现实的“生活”是贫乏空虚的,真正想让我活下去的一直是“别处”。那片园地像是超脱了世俗日常的琐碎,也让现在的一切忍耐,都是有盼头的。


我马上就三十岁了,三十岁以后的人生啊,也是数着过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真正想过的生活。


但我明白不管多晚,只要我决定离开,我的人生在那天就会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