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是2013年《中国信息界》杂志(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打造的公众号,通过整合该领域最为精华的行业资讯和政策信息,力图为参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建设的中高层领导提供最为前沿且高质的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达飞成立新合资公司!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代巨头紧急预警:该国港口持续罢工……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春晚差点穿帮的镜头 ·  22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这家班轮巨头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一个比房地产更可怕的泡沫将席卷中国,一触即破!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公众号  ·  · 2017-11-27 15:31

正文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令所有百姓长舒了口气,“房住,不炒“成为了未来若干年民生方向的一个”导航塔“,让沸沸扬扬的全国炒房运动画上了一个暂停符号。除了这个,同时面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之时,我想是该让大家看清楚一下在中国,一个比那些还要“过剩”的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个很大的泡沫。但在今天的中国还有一个比这大得多的超级大泡泡———那就是遍布各地大大小小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请看看下面的事实吧:


一、惊:几万个工业园区


全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0906个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你们仔细查查找找看这10年几个地方没有热火朝天的搞“经济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一般几万亩、大的几十上百万亩、小的也有好几千亩。全国加起来那是啥子概念啊!?



二、荒:工业园区大多空置


但你走遍全国实地考察后,定会是痛心疾首:到处是蒿草丛生、到处是鸦飞不过的鬼业园区,真实的闲置率、空置率远远超过了你们的预期。


三、超:所谓的“高瞻远属”


很多企业是老的厂房生产都还没有饱和,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高瞻远属到开发区或工业区圈上一大片地建产能是以前5-10倍规模的新厂区。


四、结果:耗着


生意远远不是开初预期的那样理想,要不一直闲着,要不就干脆空置着连围墙都懒得建,就那样更政府和银行耗着。


五、因:工业园区利益链


那他们为何要那样做呢:


1、地方政府要政绩GDP;


2、地方官吏贪污腐败,好吃回扣;


3、企业资金困难、好借此机会向银行贷款;


4、银行相关管理者为了吃回扣和冲业绩。


六、苦:进驻企业苦不堪言


现实状况呢:


1、企业业绩远不如预期,盈利不升反降;


2、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利息保护、同时被回扣、佣金、各种费用和税收压得喘不过气;


3、企业只好以难为难,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清算将各种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脱身或者干脆将资金挪用去炒房或见效快的娱乐行业。


七、虚:欺瞒虚报成主流


实地考察例证:


1、成都郊县一个大镇大概总计有8-9万人,该镇此前已经有了一个工业园区大概3万亩,借力2008年地震后的东风又开始搞了一个10万亩的开发区。快6年了,对外宣称有170多家企业入驻投产产值60个亿。



而我实地了解的真实状况却是:修了围墙挂了牌牌的企业也就96家,真正里面在生产有员工(超过30人的)才17家,而实际的产值呢不太准确,但可以肯定就按他们自己报的也绝对不会超过5个亿。



整个园区是10万亩地啊,空荡荡的连鬼都害怕!好多企业只是领导来检查或银行来考察时偶尔象征性的生产热闹一会。


你们说这样大的代价、这样大的维持成本何时是个头啊。企业老板的心态就是把假账做到位、尽量多贷款,大不了破产打包还给银行和政府。


2、资阳的一个县也是在2009年搞了个15万亩的工业园区,去年上报园区产值30多个亿而实际有的说3个亿、有的说8000万,反正就是加起来也没有4个亿。


我所看到的场景就是到处是杂草和空地、好点的修了围墙、优秀的建了厂房(但从窗户看里面没有打水泥地坪)、若哪家有工人在生产那可就是“国宝熊猫”了。


至于贷款呢,早就拿去买房、其它或土豪掉了。归还贷款想都没有想过,给点利息就是上帝了。用一位老板的话说,银行想咋就咋吧!反正我们是没有办法了,大不了找政府把我关起来但还是没钱。



八、假:假公济私放卫星


这样的状况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全国几万个开发区、工业区大多数生存状况的缩影。


企业、银行、地方政府相互绑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拖、赖、混,熬一天是一天。只要不在我的任期出问题就好。 这是很恐怖的造假:一般浮夸都是10-20倍啊!你说我们统计局的数据水分会有多高。


九、圈:包装上市或转商业用地?


比如有个我熟知的企业,拿地约200亩实际花了2000万、各种关系费用花费400万,银行贷款8000多万、后来又高息借了近2000万。每年利息支付大概就要1200万、关系打点及其它支出保守算也要300多万,可这个企业进园区都4年多了年营业额还没有突破4000万毛利还不到400万。你说他咋办?老板的出路就是等待和耍赖,反正他也没有办法了。他还有一个幻想就是:包装上市圈钱或等待转化为商业用地(推到盖房子卖)。你说可能吗?!


十、反思:工业园区路在何方?


全国几万个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我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你们说这样巨大的闲置、这样的鬼业园区、这样的巨额贷款、这样的产能过剩、这样的相互绑架。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伴随而来的却是欧美制造业回暖、我国劳动力和资源竞争优势逐步丧失。


中国经济的希望在哪里?看到的只是比房地产大得多的泡泡!

文章原载于 凤凰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航务周刊  ·  达飞成立新合资公司!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春晚差点穿帮的镜头
22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这家班轮巨头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3 天前
风青杨  ·  高情商的男人让你有多舒服?
8 年前
联合国  ·  百万美元大奖等你来拿
7 年前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  今日数据行业日报(2017年8月4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