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协同16年历史,260万粉丝的“销售与管理”全媒体平台。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疯了!下载 DeepSeek 最高判20年! ·  3 天前  
银行家杂志  ·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公布! ·  昨天  
银行家杂志  ·  养老金融三支柱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V3满血版在国产沐曦GPU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42岁的同学聚会,一大半女性都不上班了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6-02 17:27

正文

作者: 十点微微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在网上感慨:
“42岁的同学聚会,一大半女性都不上班了。”

她今年42岁,高中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中学之一。

同学们不是985院校,就是211大学。

毕业后也都曾有过体面的工作,过着不错的生活。

但吊诡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多女同学们都有了家庭,有了孩子。

唯独,没有了工作。

年过40的她们,1/3辞去了工作,主动或被动成为全职主妇,1/3像她一样,做着没有前途的工作混日子。

其余1/3则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有当副行长的,有在央企做负责人的。


这背后,是一步都不能错的谨慎和努力。

没有因为错误换工作而丧失职业发展前景;

没有因为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中断职场生活;

更没有因为怀孕生子,在工作上有半点耽搁。

但凡行差踏错,留给有职场晋升欲望的女性的选项,就只有前两个。

成为职场妈妈,或者放弃职业上升之路。

中年女性的职场之路,没有暂停键。

01

网上有位妈妈记录了自己的故事。

刚找到一份工作的她,入职时豪气万丈,一心想做出一番成绩来。

但入职不到一个月,同期进来的44岁姐妹就被裁了。

因为人事说目前的项目不需要这么多人。

而她的这位同事是大龄、是新人,自然难逃一劫。

但作为留下来的那个,她也没有觉得很高兴。

“我,比人家还要大一岁。”

但她没想到,坏消息来得那么快。

十几天后,她也接到了部门主管的通知。

无外乎那些话,项目不需要那么多人,她可以离开找更好的工作,或者留下来接受降薪。

命运何其相似,摆在44岁姐妹面前的选择,也出现在她的面前。

虽然迟,但不会缺席。

中年女性的职场之路,似乎就是无路可走。

在评论区中,十点君也看到了不少其他女性身上相同的轨迹:

“我是一名全职宝妈,没有手艺,没有技术,感觉自己除了带孩子,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我49岁,现在在当保安,填学历都只填高中。”


人到中年,大多数女性早已成为职场上的边缘人。

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二十出头,初入职场的时候开始的。

无论单身已婚,有没有对象,永远会被问到的面试问题:

“现在有对象吗?”

“什么时候结婚?”

“有没有备孕计划?”

是在三十左右,有了婚姻和孩子之后继续的。

会担心你生孩子会不会影响工作,会不会因为孩子频繁请假。

会操心你因为孩子生病、上学等各种琐事,不能接受隐形加班,随时随地完成工作。

更害怕你因为怀孕休产假,导致人手不足,损失太大。

而当你解决了公司以上所有顾虑,熬到孩子能走路了、上学了。

熬到只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一家老小的时候,人已临近40岁。

有了最稳定的生活状态和最迫切的赚钱欲望,职场却需要更年轻的血液。

以至于中年女性却被困在婚育里:

不生怕你生,生育即失业。

02

最近,身边有一位朋友还在找工作。

她是一位宝妈,丈夫和孩子都没有在身边,暂时和家人分居两地。

本以为无事一身轻的她,找工作能顺利一点。

却依旧没有逃过职场上的各种歧视。

比如,前段时间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上班半个月以来,却总被公司怀疑:

老公孩子不在身边,她是否真能稳定待在公司。

即使她工作上再努力,这份怀疑和不满依旧从言语延伸到行动上。

她被离职了。

重新投递简历找工作,依旧也是如此。

对方总是询问她的家庭问题,对专业能力一字不提。

仿佛有了家庭之后,她的简历上便只剩下大写的两个字:

“妈妈。”

女性本身就承担着多重角色,在职场上是打工人,在朋友面前是伙伴。

在家里是女儿、是妈妈,也是自己。

但有了孩子,所有的身份标签淡去,女性做不了孩子,只能成长为“妈妈”。

在职场上,被用人单位担心是否会无法平衡母职和工作问题。

在自己的身上,也常常会因为孩子舍弃职场来之不易的机会。

“工作没了还能找,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不再”这样的观念依旧扎根在不少宝妈的心中。

她们在职场上一步步往后退,最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做个好妈妈,承担应有的代价。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显示,养育孩子需要付出直接的财务成本以外,还包括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在孩子0-4岁时,这些成本的叠加,会让女性工作时间减少2106小时。

成本约为6.3万元。

家不是一个人的家,这个情况本不应单独出现在女性身上。

照顾孩子,建设家庭,本就是夫妻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但最后还是女方一力扛下。

一方面是传统的观念。

默认男主外、女主内,照顾孩子本应当由妈妈完成。

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条件的限制。

不少家庭,男性能创造的收入更多,对家庭的经济助力也更大。

在《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一书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总结:

“男人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女人放弃了部分事业。”

男人成为了顶梁柱,女人成为了贤妻良母。

从此办公桌变成了家里,工作成了总也扫不完的地、做不完的饭。

曾经看到一个妈妈本有机会重返职场。

当了15年家庭主妇的她,找了一份在商场摆货架的工作。

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六天班,工资四千不到。

原本都谈好了,既然夫妻双方都在工作,那家务活也要一起分摊。

但一段时间后,家里还是乱了起来。

一是生活开销的增加

由于家里没人做饭,一家人少不了点外卖、下馆子,每个月开销多出两三千。

二是家务导致的夫妻摩擦。

原先答应做家务的丈夫做了一段时间后,便借口公务应酬,不回家吃饭,做家务也是敷衍了事。

为了这事,夫妻俩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争吵。

争到最后,她还是退了一步:

辞职回家,继续做家庭主妇。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短期的离开职场最终演变成长期的选择。

因为工作不好做,更因为家里不能没有人做家务。

家庭本不会阻碍女性成长,但繁忙的家务、育儿工作一定会困住一个人的脚步。

03

聊到现在不难发现,家庭主妇一直都不是一条坦途。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女性,甚至是男性,因为种种现实因素,不得不进入这个身份之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主妇就是充满悲剧色彩的结局。

要知道一切危机,皆是转机。

去年,广东省人社厅就提出在全省广泛开发“妈妈岗”,拓展女性就业空间,方便照顾工作和育儿。


同时,社会也在开放各类符合女性兼职的就业机会。

有人当上了社区工作者,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起了自媒体。

作家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