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管之家
经管之家官微,每个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的学习和从业者,都应该有的帐号。经管之家(论坛),是国内成立十年的大型经济、金融、管理、计量统计社区,十年磨一剑,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提供“经管爱问”答疑微服务,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及金融培训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飞鲸投研  ·  医药中的大雷,乐普医疗,瞒不住了! ·  23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华为宣布再降价!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午后急拉!这一板块带头冲锋!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耶!集体上涨!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管之家

如何阅读英文学术文献?——来自清华博士的经验

经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25 11:32

正文

来源:熊彼特的厨房

作者:史冬波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别副研究员;

本文刊登于《经济资料译丛》


本学期在给我们学院博士生的开设高级定量研究方法的课上,有学生提问说,“如何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选题”,我回答“读文献”;有学生提问说,“如何寻找合作者”,我回答“读文献”;有学生提问“如何掌握最前沿的研究方法”,我回答“读文献”;有学生提问“如何学习英文论文写作”,我回答“读文献”。读文献真的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吗?其实,对于大部分,这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结合我的经验来看,效果还不错。现在将课上与大家探讨的观点,整理出来分享给更多朋友。


其实,在国内读社会科学是有很多优势的,不过抛开优势不谈,也存在一些掣肘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在国内读博,远离了大部分学术中心(主要都在美国),使得我们知识的新鲜程度,思维训练以及研究方法训练上与那些在学术中心读书的同学存在天然的差距。如果能部分克服这些差距,我的经验来看,读文献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实际上,无论是读博士还是未来从事学术研究,无论你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从事科研工作,阅读实际上占到了整个科研时间的一半以上,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那将会对科研生涯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里,我主要想分享一些容易被国内博士忽略的阅读关键点,而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讲阅读的方法(例如快速阅读、精读与综合性阅读的区别,这部分知识已经有大量的专业著作)。


第一、选择文献来源


读文献首先要知道读什么,即选择文献来源。就和吃饭一样,我们首要的要求是食材健康有营养,其次才是烹饪方法。在我们的学术训练中,一般都会告诉我们,围绕我们关心的关键词在学术引文数据库中检索,然后选择所谓的里程碑式的文献进行重点阅读。很多同学在开题报告的时候一般会汇报,动不动就说“在Web of Science 里面有多少篇相关的论文,我自己读了其中的多少篇”。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通过这个方法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图谱,反正我是没有用这一方法成功过。这里面有两个陷阱:


第一,你怎么知道关键词翻译的正确呢?所有很多时候会听到有同学汇报说,这个问题国外还没有怎么研究过,这种情况极大可能是关键词翻译错了才没有搜到有关文献。


第二,即使关键词翻译对了,搜索得到的文献中隐藏着大量的无营养成分。要知道,发表的论文里有近四分之一不会得到任何引用。不加选择地阅读这些文章可能不能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反而造成了更多的误导困扰。


那么怎么选择要阅读的文献呢?


首先,确定优秀的期刊来源,即你关注的细分学科中排名前五或者前十的文献。研究表明,顶尖杂志的文章的参考文献80%以上也发表于这些顶尖杂志,说明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是不会花时间去读那么多低质量文献的。


其次,确定优秀的工作论文库。已经发表在杂志上的学术期刊,可能是他人三到四年前的工作。只读已发表的文章,会一直难于追赶上学术前沿。而工作论文,则多是正在进行完善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学术前沿的最新发展。


经济学科可以参考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工作论文系列(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这一系列每周更新工作论文,既是美国优秀学者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也体现了美国经济社会实时关注的问题。另一种方法则是追随你的领域的专家,看他们的个人网站上有什么工作论文的更新。


第三,找到相关领域最牛学校的博士论文数据库。这样,和你同龄的最优秀的博士生都在做什么研究,用的什么方法,一目了然。还可以一步实现前沿性与文献来源的综合性。别人都帮你整理好前沿文献的综述了!在确定文献来源之后,我的建议是广泛浏览,重点阅读,扫描几乎每一篇文章的核心,选择那些最相关最感兴趣的论文精读,第三部分会讲到怎么精读。


第二、读到学术社区


拿到文献之后怎么读呢,当然是一字一句的读。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忽略,那就是读作者。以娱乐八卦记者的姿势读作者。什么意思?当看到一篇自己非常感兴趣、与自己可能的研究问题非常接近的论文时,不要急于读下去,要看看是谁写的论文。然后最好搜索一下这个作者,看看他的简历,有没有做了其他相关的研究,他长什么样子,有没有同事或者同学也在做相关的研究,他的老师是谁,哪一年毕业的,都在哪里工作过。像不像八卦记者,很像!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你会觉得,好像对这个作者很熟悉嘛,假装认识!这么做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快速搜集其他相关的学术成果,帮助建立更完善的知识图谱。


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找出学术中心,如果你发现某学校的一群学者,围绕你关心的问题不断从不同角度发表高质量论文,那么你大致上可以确定,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研究问题的学术中心了。


逐渐地,你会发现不同的学术中心之间的社区关系,于是你还用发愁出去交流访学或者读博士后的时候不知道去哪里吗?有了这些知识,再加上一些实际见面的机会,很容易建立自己的合作者网络。


第三、读到可以复制


八卦完之后,终于可以开始阅读了。到了实际阅读部分,反而没什么方法了!其实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先读什么再读什么。但是这类方法是教不会的,也是不要别人教的。当你用最笨的办法读了100篇论文之后,你自然会总结出来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因此,对于刚开始精读论文的博士生而言,我建议,就用最笨的办法,一字一句从都读到尾。当然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你经常会发现读了一遍,完全没看懂文章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此时,你就需要再读一遍,如果还不懂,那就再读一遍。我记得我刚开始读第一篇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时,前后读了十几遍,可能也就是个半懂。


现在重点来了,如何判断一篇精读的论文已经被自己完全(或者阶段性地完全)消化吸收了?我的建议是,如果这篇论文你闭上眼睛或者给别人介绍的时候,可以从口头上复制了,那么这篇论文就可以放下了。具体地说,这篇论文试图回答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变量是如何测度的,用了什么数据,以及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当完成文献阅读后,一定要写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内容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合上文献,默写出来。积累一定时间之后,整理过去的阅读笔记,把他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你的知识图谱,其中的每一个分支你都无比熟悉,而且富含营养。如果能绘制出一副上百篇高水平文献的知识图谱,那这个时候,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和国外的博士差距就只剩下方法(其实阅读也是可以读出来的,但更多需要阅读教材和实践)、数据(在很多时候国内数据上有优势)和写作了。


第四、读到可以写作


最后说说写作,同样的,我们不去讨论如何写作的具体技巧,比如学术语法,学术词汇,文章架构等,而是关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如果把写作看作学术研究的输出,阅读就是其输入。阅读文献可以极大提升写作水平,尤其是初学者的写作水平。阅读对于写作有两方面帮助。


其一,精读过程中,可以记录积累一些表达和措辞,关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的关系,观察模仿如何使用文字将技术性的内容讲清楚。


其二,当你能够清晰地写出自己的文章做了什么之后,仍然需要进一步阅读,思考文章的逻辑结构等。


许多博士生在初读文章的时候,可能关注点会偏向于数据和方法,重在琢磨一个问题是怎么被解答的,而忽略了文章是怎么提出研究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以及作者如何在文中自我评价其对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独到贡献。仔细阅读和思考文章的这些方面,对提升写作的高度至关重要。此外,学术杂志也各有风格,文风和侧重各有不同。如果你已初步明确想要投稿在什么类型的杂志,你可以从这些杂志中选择文体相近的优秀论文进行分析性阅读,并相应地修缮自己的文章。


结语


以上是一些个人浅见,抛砖引玉,希望引出更资深专家的金玉良见,也希望能够帮助博士生们从自己阅读的文献中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问出有趣的研究问题并最终发表优秀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