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宿的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已经把信息表达的很清楚了,把指示牌也做的很明显了,为什么依然会有许多客人来问?”
这位朋友做民宿做了蛮长的时间,也接待了各式各样的人,这是他在经营中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
当然这个现象也带给了他很多困扰。
比如,朋友把民宿的地理位置,通过怎样的交通工具能到达,停车场的收费情况,房间的大小日用品等信息都发布在了网络平台上,但预订好房间的客人依旧会打电话再详细地问他一遍。
再比如,客人办理好住房手续后,朋友要把房间的开门密码发送给客人,但短短的几分钟传输等待时间,客人都会很不耐烦,“怎么还没好,效率也太慢了,有没有搞错。”
还有厨房的使用状况,也令他头疼。
因为是民宿,入住的客人可以在厨房做饭,但使用完成后要把碗筷洗干净放好。
使用前,朋友提醒了客人。
在厨房里,也有温馨提醒客人“饭后请洗碗筷”的标志。
等到客人酒足饭饱后,就不善后了。
朋友再一次提醒客人,结果客人暴怒,指责他的服务态度不好,嚷嚷着要给差评,要投诉。
遇到这样不讲理的客人,真是一脸懵逼。
也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这样。
也有一些客人很配合,其中外国客人占比多些,如欧美客人,亚洲的日本客人。
朋友这样说,并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在阐述一个客观现象。
同时,他也在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
国外旅客,他们在接收到指示的信息后就很少再来问他简单的问题了,基本上他们都能自己根据提供的信息去解决。
有一次,他没有及时回复一个日本客人的信息,导致这位日本客人在门外足足等了整整两个小时。
这位日本客人在拿到开门密码后并没有任何过激行为,在网络订房平台上也没有给差评,反而是一个挺不错的评分。
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的巨大反差让他产生了思考: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对于酒店宾馆的服务质量如此苛刻?为什么国外游客更能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一些事情呢?
这里有文化的差异,以及别的一些原因。
可能是国外客人在外经常住家庭民宿,已经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我们中国人接受更多的是酒店模式,因此有一些适应不良。
也有可能,我们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传递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好人多,不懂得多问问别人。或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坏人很多,要小心提防陌生人。
这导致我们对外部的世界过分敏感,一点点小意外或超出控制的行为就让我们产生恐慌和焦虑。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身处于一个不好不坏刚刚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
行为是由我们的情绪决定的。
而我们的情绪又跟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
而认知又跟我们内在的核心信念有关。
核心信念也称之为价值观。
认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类有三种不合理的信念存在。
第一种不合理信念:
在任何情况下,我一定要完成重要任务,并得到他人的认同,否则我就是一个不值得人爱的人。
一般情况下,有点类似强迫症患者或特别渴望得到他人认同的人。这类人有这种非合理核心信念在。
第二种不合理信念:
别人必须要对我绝对公平,否则别人就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感到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就会勃然大怒,指责别人,这种情况就有可能是存在非合理的信念。
第三种不合理信念:
别人都要满足我的愿望,甚至连周遭的环境也要满足我的愿望。要不然我会很慌张,无法容忍,快乐不起来。同时别人不能对我有任何要求。
这有点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如果你理解了这三个非合理的信念,你就更能理解其他人的行为了,包括住民宿的顾客们。
这些非合理的信念从何而来?
跟我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有一次,我在马路上看到了一对母子之间的互动。
一个约7岁的孩子一手拿着冰淇淋,另一手拿着手,边走边吃。
外面天气有点热,旁边的妈妈顺手拿着毛巾给孩子擦汗。
孩子的眼睛里对妈妈的这种行为熟视无睹。
走台阶的时候,妈妈没提醒孩子注意,直接拉了一下孩子的手让其顺利地走过。
孩子有些情绪了,愤怒地甩开了妈妈的手,继续看着书。
妈妈也很无奈,但没有做出任何行为反应,继续跟着孩子。
后来,我们一起进了同一个电梯。
那个孩子自始至终眼睛都没留意过周遭的环境,更多的是在盯着自己的书和吃冰淇淋。妈妈按了电梯,同时帮孩子擦汗,孩子对妈妈的这些行为依旧熟视无睹。
一个差不多7岁的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必然是有的,比如,给自己擦汗,按电梯,走台阶,对周围的环境做出一些反应,规避风险。但这一切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都被妈妈代替了。
导致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熟视无睹。
这证明孩子已经熟悉了妈妈帮他包办所有事情的对待方式。
我们来试着想一想,这位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认知?
这是典型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替代了太多的案例。
这样的孩子进入到学校,或妈妈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将如何应对?他能很好地适应学校,适应社会吗?
这样的孩子,未来等他遇到了困难,求助他人的愿望就会非常非常强烈。
他渴望身边人对待他的方式就像妈妈对待他的方式一样:细心周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要做,周围的人事物都要来立刻满足他的需要。如果没有获得满足,他将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
换言之,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被妈妈剥夺了,孩子本该发展起来的生存能力也都被妈妈替代做了。
路途中,我也观察了妈妈。
蛮严厉的,属于控制型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乖,听话。
乖和听话似乎是很多妈妈对自己孩子的重要要求,老年人更甚之。
乖和听话对抚养者来说,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可控。
只要抚养者发号施令,孩子一下子就能接收到,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这样,抚养者们对孩子的一些事情都特别可控。
第二个好处是,方便管理。
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
抚养者给孩子划定了一个圈圈,孩子必须在这个安全的圈圈内待着。
不会有危险发生,抚养者也不需要担心太多,也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这就好管理了。
有点像把有些人养宠物一样。
现代很多人都是手机控,非常依赖手机,对手机的依赖也是对机器的依赖,根源也在于可控。
驯兽师训练大象小象的目的也是让它们乖和听话,让它们可控和好管理。
奖励和惩罚是最原始的方式。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抚养者也多次用到奖励和惩罚的方式。
孩子的每一样事情都去问妈妈的意见。
在这过程中,孩子似乎失去了探索世界的乐趣。另一方面,孩子好像要在得到妈妈的允许后才能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不被允许,孩子就不去做。
那么,这样的孩子是非常缺乏自主性的。
缺乏自主性的孩子会习惯性地拉着妈妈去看一些东西,把妈妈拉入到他的世界里去。
孩子摔倒了会趴在原地一动不动,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爬起来,而是眼光看向妈妈。妈妈也会很着急地飞奔过去,把孩子扶起来,拍拍灰尘。然后,孩子一言不发,妈妈略带抱怨地说:“你看你,这么不小心,摔倒了吧。”
孩子摔倒了,妈妈没有给到孩子选择的权利:是自己起来,还是妈妈帮忙扶起来。
一个能走能跑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摔倒爬起来的能力,但妈妈没有给到他机会。
长年累月,孩子慢慢地在心里形成了一种反应模式:如果我摔倒了,我什么都不用做,别人会来扶我。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
其实,只要他们定下心,思考一下,答案就出来了。但他们做不到,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妈妈来帮忙解决问题。
就像住在民宿的顾客一样。停车场收不收费?去停车场问问管理员就知道了。不知道路怎么做?找找指示牌,耐心看看上面的指引也是可以找到的。
但不断打电话问他的顾客把这些都省了,一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求助别人。
那一刻,可能我的朋友扮演了他们妈妈的角色。
自我照顾能力弱的人,他们会很渴望身边的人帮忙。
一方面,身边人对他的约束力很强。另一方面,身边人要为他负责。
到后来,我们会发现,越是在这种情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主性越少,对外界的好奇和想探索的欲望越少。想跟外界产生关联的欲望越弱。
有些孩子长大后越来越宅,不太愿出去,朋友也很少。
这时,妈妈急了,拉孩子出去孩子都不出去。
我经常问这样的妈妈,孩子不出去不动有哪些好处?
有些孩子会告诉我,一旦他做了事情,妈妈总会唠叨他。如果他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不会有任何麻烦,妈妈也不会唠叨;而且,他面对未知的挑战没有太大的信心,感到压力很大。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有压力,也不会有挫折的体验;什么都不做,什么结果都不会有,自己也不需要为结果负责。
成熟是什么?
成熟就是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不愿意去做事情。
不愿意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结果。
一方面很讨厌家长的控制,非常非常不耐烦。另一方面,在没有控制的环境里,又无所适从,感到害怕。
也许在他们的内心中,处于被控的环境里才有安全的体验。
所以,受控的环境是他们的舒适圈。
很多事情都要询问别人,别人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如果产出了怎样的结果,最起码可以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有一些朋友经常问我们意见,可能我们在给予意见的过程中也变成了要为对方负责的人。如果结果不好,对方就会责怪我们。
如何打破?
缺乏自主性不仅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还影响我们对生命对世界的体验。
首先要看到自己生命中存在这种不合理的信念。
其次要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正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
最后,在意识到后,我们再去重新质疑这种不合理的信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里有一句这样的话,“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但是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
是的,我们做任何事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