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金融学会
广东金融学会公众平台,致力打造学术交流、信息共享、服务会员单位的平台和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全球最大!投产!距滨海新区约170公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金融学会

雷州农商银行:“点线面”聚合发力 助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广东金融学会  · 公众号  ·  · 2024-08-26 14:46

正文

雷州市是海洋大市,东濒南海,西临北部湾,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前缘,海岸线长406千米,海湾众多,天然良港5个,发展海水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 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战略引领下,雷州农商银行立足本土,因势而动,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作为金融服务发力点,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服务完善等层面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点线面”发力,助推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在支持海洋渔业建设方面累计授信超过2180户,贷款余额4.58亿元。

一、以创新为内核 点上求突破 激活蓝色经济强引擎




为支持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海洋牧场建设资本集中程度高,融资需求较大,但担保难、抵押物不足,海洋养殖个体户和小微经营主体“短、频、急”贷款需求特点,雷州农商银行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推出“渔家宝”“船家宝”“养殖贷”“海洋牧场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覆盖各类经营主体,以强适配性提供精准资金支持。同时,创新“海洋牧场+保险增信+养殖户用户”模式,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开展海洋牧场银保项目合作,印发了《海洋牧场银保项目合作协议保单增信贷款推广方案》,用保单的形式增信,建立起了政府、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企业“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如通过“海洋牧场+保险增信+养殖户用户”模式成功发放湛江市海边姑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贷款300万元,在帮助养殖户提高深海养殖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实现共享客户,共担风险,有效激活各类海洋要素。截至2024年6月末,雷州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海洋牧场贷”5.29亿元,船家宝1.01亿元,贷款余额4.58亿元。

二、以融合为重点 线上求延伸 培育蓝色经济产业链




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关键。雷州农商银行聚焦海洋渔业产业链,优化信贷投向,积极培育融合主体、建立融合机制,把信贷支持范围由养殖、捕捞领域延伸到育苗、饲料、收购、冷冻、仓储、物流、海产品加工等领域,全力支持海洋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和拉长。在政府层面,加大合作深度,主动对接政府数据、政策、资金、资源,努力实现“企业得实惠、银行拓业务、经济得发展”的三方共赢。在企业层面,加快培育发展利益联结紧密、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渔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摸排、全面梳理当地渔业产业集群客户情况,结合生产经营状况,“一企一策”“一户一策”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探索“银行+龙头企业+中下游客户”新型服务模式,“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产业链金融融资模式,全力提升海洋产业链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6月末,向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8笔,累计1.33亿元,带动其产业链上的2165客户,投放3.97亿元贷款。

三、以普惠为核心 面上求提升 拓宽蓝色经济服务网




依托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雷州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建为切入点,与21个镇街党(工)委,481个村居党支部结对共建,持续探索“党建+业务”发展模式,力求实现双向互动、同向发力,共赢发展。建立“1+N”服务机制,以“内派+外聘”方式,向422个行政村(居)派驻512名名金融特派员,发挥农信“挎包精神”,深入渔村大街小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走访,为海洋产业经营者带去最新的优惠政策,最贴心的服务。同时,关注海港码头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和数字化场景应用,加大自助机具布设力度,推动移动支付在服务海洋经济、普惠群众民生方面,实现商贸流通、便民生活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平等、低价、便利”的可持续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不断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6月末,共对422条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其中行政村预授信达标318条,覆盖率75.36%,完成信用村建设422条,布设各类电子机具802个。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作为地方金融长子,雷州农商银行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金融服务实体为根本,担当作为,深耕“蓝色粮仓”,精耕“海洋牧场”,谱写服务海洋经济的新篇章,为雷州蓝色经济发展版图增添亮眼的“农商底色”。

稿:湛江市金融学会
采编:广东金融学会秘书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