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自2018下半年起就一直处于施工状态的西单文化广场
,终于要华丽回归,闪亮登场了!
图源 @北京发布 的新浪微博
近日,位于西单路口东北角的文化广场撤除了部分施工围挡,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城市森林。自2018年启动改造后,西单文化广场终于回归亮相了。
图源 @北京发布 的新浪微博
重新回归后的西单文化广场植物配置丰富,郊野气息浓厚,给车水马龙,繁华异常的西单街道注入了几丝自然野趣。
图源 @人民网 北京频道 的新浪微博
时下这一片“萌绿”,搭配着京城秋高气爽的蔚蓝天色,景致真不是一般的赞!
瞻云牌楼探出“头”;
图源 @人民网 北京频道 的新浪微博
防滑路面“曲径通幽”;
图源 @北京发布 的新浪微博
在改造前,西单文化广场的地面景观以硬质铺装为主,如今转型为城市森林,在城市中心营造一处四季景色变换有机天然的绿色空间。
森林景观的植物选择以北京乡土植物为主,如:油松、国槐、栾树、元宝枫、海棠等。
将于本月底向市民开放的占地6000平方米城市森林只是西单文化广场改造后的一期工程,预计2020年底整体完成后,总面积将达到11200平方米。
图源 @人民网 北京频道 的新浪微博
即将亮相的城市森林十分令人期待,而西单路口的节日花坛,目前已经摆放在了街边。
这是每年国庆到来前,西单街头的“保留节目”,适逢“五”年或“十”年这样的大庆,花坛的规格与造型就会更加升级,喜庆的氛围更浓烈。
作为京城久负盛名的商业街区,西单尽管繁华如一,却也不乏变化,就比如西单路口,在诞生西单文化广场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趣闻。
1958年底,为迎接十周年国庆,扩宽长安街,西单路口大规模改造,建起了西单体育场。
西单体育场有一个四面有二层观众席的露天灯光篮球场,三合土地面,比东单的篮球场正规,几乎见天儿晚上有篮球比赛,东西城体校的对抗赛,名企业的友谊赛等等。
在体育场南侧还有一段不足200米长的宽阔围墙,民众可以在上面表述政治主张或心声,被视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开端。
80年代初,篮球场的旁边建起了西单游乐场,有“碰碰车”、“小火车”等当时很新鲜的游戏项目。
后来游乐场关闭了,西单路口成了小百货市场,最终改造成了西单广场,而西单体育场的其它设施,变成了西单劝业场和百花市场。
劝业场的门口两侧分别是阿兰餐厅和西单快餐店。这里的夜市既卖衣服、箱包,还有新华书店,以及“京城第一美”理发馆。
还有一到夏天,在真维斯、班尼路专卖店门口就围过来不少卖冷饮的小商贩,桌子或平板车上的大冰坨子镇着北冰洋、可口可乐、芬达、雪碧……
相比较嘈杂的劝业场,百花市场更为规整,很多人喜欢这儿的台球厅,一泡就是一天的节奏。
当年这里还有一条科普画廊,算是小北对儿时西单最美好的记忆,每个橱窗都陈列着不同内容的科技模型,有的模型还是动态的,看着特别新奇和过瘾。
后来这片有了查理冰激凌,一份香蕉船25块,真心挺贵的;旁边还开了必胜客店,装潢风格是半露天式的,很潮很前卫,那估摸是小北以及很多西城孩子最早吃必胜客的地方。
那座与李成儒颇有渊源的“特别特”鞋城,位置把口儿,生意挺火。不过在2008年,还是被拆了,而这已是西单东北角一侧,最后的“遗存”了。
通过对西单路口的简单回顾,便可一窥西单曾经的繁华风貌,这里店铺林立,餐馆众多,京城最早的吃喝玩乐一条街,就在西单。
在如今大悦城、老佛爷、君太等现代化商超“共舞”的西单北大街,西单商场的装潢与布局早已显得不起眼。
然而正是80多年前,西单商场的开业经营,西单商业街的地位才渐渐被确定,如今西单的精彩与辉煌,正是始于西单商场。
上世纪初,西单街头聚集着小商贩,今天西单商场、西单购物中心的位置,是一个王爷府的马厩,又脏又臭,人们戏虐的称之为“拉屎大院”。
1929年,一些归国华侨自筹资金, 在这块空地上盖起了大棚,这就是西单商场的雏形。1930年5月正式开业,命名为厚德商场。1931年,紧挨着的福寿商场也开业了。
西单大街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商号、饭庄、茶社、洋货店、舞场、咖啡馆、书店、电影院齐齐汇集在厚德、福寿这两大商场中。
侯宝林、郭全宝、马连良、骆玉笙、魏喜奎等表演艺术家,都曾在厚德商场里学艺、演出。
“东有东安,西有西单”,西单大街的兴盛、红火,风头一时无两。不过也许是因为太“红火”了,1936年底,一把真正的大火将厚德、福寿这两大商场烧了个精光。
好在商户和投资人没有放弃,重新集资,至1941年,相继建成福寿、厚德、益德、临时、惠德和福德六大商场,统称为西单商场。
解放后,公私合营,西单商场成为国营商场。1972年,西单商场员工自行设计、施工,建起了营业大楼,世人称之为“争气楼”,西单商场也正式跻身北京四大商场之列。
自西单商场开业伊始,就一直在创造商业奇迹。
1932年,西单商场开了北京市第一家卖冰棍的店铺;上世纪40年代,首创女子百货商店紫苑;1992年,开办全国首家香港精品廊;1993年成为北京市首家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商场......
波司登羽绒服,就是在西单商场卖出了名气,继而打开了北京市场,畅销全国;
阿迪达斯的北京旗舰店,就开在西单商场北楼一层,后来这里组建了1000多平米的运动品牌卖场,开了北京同行业的先河。
小北上学那会儿,考试得了高分,爸妈就奖励去西单商场吃康康快餐,还有一家高档的冰激凌店,两个球就好几块钱,貌似如今还在营业呢。
明年起,西单商场将迎来为期三年的升级改造,再度归来时,冬奥运都已胜利闭幕!对于三年后的西单商场,三年后的冬奥会,三年后的大北京,您一定在万分期待吧?
说回西单,在西单商场最风光,最红火的那些年,这条大街商店林立,行人如织,和前门大街比,少了一份嘈杂,和王府井步行街比,多接了几分地气儿,这里大概是全北京,商业气息,火候分寸拿捏最合适的地界儿!
有了西单商场这艘“巨舰”,西单商业街的脊梁算是被撑了起来,各行各样的商业店铺、文化娱乐场所散落在西单大街及路口,近百年来,从未中断。
俗话说“北有成文厚,南有老立新”。说的是账本行业的两个老店,立新是上海的,成文厚则是咱老北京的账房先生们必定造访的店铺。难得的是,如今成文厚仍在西单营业。
1916年在西单北大街开业,主营南味点心,玫瑰饼尤其好吃。小北记得直到90年代初,北京的点心市场还不是如今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百花争艳,这其中,桂香村就可分走一杯羹。
1955年开业,特意从上海请来的理发师傅,剪出的发型在当时很潮流、很炫酷。
亨得利钟表行于上世纪30年代开业,是当时京城高档的钟表店。
1944年创建,1956年迁至西单北大街。
1911年创建,1940年其北京分公司迁至西单北大街。
被誉为京城“栗子王”,享有盛誉。
老西单菜市场建于1956年,在上世纪80年代时曾位列京城四大菜市场之首。这儿的东西特全活儿,肉、菜、蛋、豆制品,家里都从这里采购的。
鸿宾楼往东走不了几步就到首都电影院了,小北记得学校组织看电影都在这里。还有个发小家就住在影院后身的安福胡同20号,经常跟他从影院后门溜进去蹭免费电影看,光《泰坦尼克号》小北就跟这里瞧了三遍呢。
年轻人看电影,老年人爱听戏。西单东南口的长安大戏院,每周都有名角儿去那登台献艺。小北唯一进去那次还睡着了,隐约记得是陪姥爷听《四郎探母》。
这家曾位于西单东南口的老字号,号称“清真第一楼”,“它似蜜”的香甜令小北久久不能忘怀。
又一顺餐厅是当年西单地区的另一家清真老字号,小北可是在这里吃过自助餐的,100多样菜品,货真价实的牛羊肉,在那个年月,很潮很前卫。
小时候嘴一馋,就吵吵着让爸妈带着去西单路口东南角,进当年全北京唯一的庆丰包子铺,喝碗炒肝再来二两三鲜包子,炒肝黏稠适中,包子是用鸡汤和馅儿,那滋味儿,如今是吃不出来了。
庆丰的隔壁是天源酱园,经营各种酱菜、咸菜以及北京人过夏天时离不开的黄酱和芝麻酱。妈妈做的小碗干炸配上“锅挑儿”小北能吃下两大碗,用的就是天源他家的黄酱。
庆丰界壁儿还有家巴黎大磨房面包店,就喜欢他家的苹果派、菠萝派以及袖珍小羊角,至今在京城内找不到比他家味道更正宗的。
金店旁边的台湾风味一品牛肉面,面条劲道儿,牛腩肉软烂可口,且份大量足,一碗面端上来香飘四溢。
这家金店就在一品牛肉面边上,不过年头要早的多,小北那会儿还是个孩子,对金银首饰一窍不通,所以没进去逛过。
沿着金店走几步会看到这家外文书店,小北特别后悔的就是当年没进这里多熏陶熏陶,否则雅思、托福什么的早就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