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丨
黄 丽
近期,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
91
批)
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
作为
2025
年第一批公示车型,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经统计,第
391
批公告中,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有
181
家
企业的
440
个型号
。
相较
2024
年首批(第
379
批)公示的
141
家企业
333
个型号,同比增加
107
个型号,增幅超
32%
。
第
391
批公告中,纯电动产品共
137
家
企业
360
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
35
家
企业
69
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
9
家
企业
11
个型号。纯电动、插混、燃料电池产品企业和产品型号数量,同比第
379
批均有所增加。其中,插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105.9%
,产品型号同比增长
97.1%
,增速较快。
按汽车大类划分,此次公告的新能源车型中,包括
新能源乘用车
87
款、新能源客车
26
款、新能源专用车
327
款
,
同比在数量上分别增加
2
款、
6
款、
99
款。
在
87
款新能源乘用车中,
从
配套
电池类型看,
配套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锂电池的车型分别为
69
款、
2
款
、
16
款。
从
新能源
乘用车电池配套企业来看,
宁德时代配套
26
款、弗迪电池配套
22
款、中创新航配套
11
款、亿纬动力配套
8
款、欣旺达配套
6
款(含东昱欣晟)、国轩高科
/
得壹能源各配套
4
款、瑞浦兰钧
/
蜂巢能源
/
极电新能源各配套
2
款、鹏辉能源
/
利信(江苏)能源
/
爱尔集新能源(南京)
/
北电爱思特各配套
1
款。其中,有多款车型由
2
家电池企业共同配套。
上榜动力电池企业配套热门乘用车型情况
此次公告中,
动力电池企业配套热门乘用车型情况如下:
宁德时代配套问界
M8
、极氪
007/007 GT
、吉利银河
L6
、领克
900
、红旗
H5
、阿维塔
06
、
Model Y
等车型;
弗迪电池配套车型包括小米
YU7
、比亚迪
e7/
唐
L/
汉
L/
秦
L
、方程豹豹
8
等;
中创新航电池配套小鹏
G7/X9
、昊铂
HL
、领克
900 EM-P
等车型;
亿纬动力配套车型有小鹏
P7+
、昊铂
GT
等;
欣旺达配套车型包括蔚来纯电小车
firefly
萤火虫、钇为
3
等;
爱尔集新能源(南京)配套
Model Y+
车型。
亿纬动力配套车企主力车型
第
391
批公告中,亿纬动力为小鹏
P7+
、昊铂
GT
提供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多家车企主力车型,表明亿纬动力与知名车企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与小鹏汽车合作方面,
2024
年
12
月
27
日,
亿纬动力母公司
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自
2020
年
与小鹏汽车合作以来,亿纬
先后为小鹏
G3
、
P5
、
P7
、
G9
、
X9
等多款车型提供
动力电池,目前累计配套超
15
万
辆;
小鹏
P7+
全系发布的三款
新
车型,均搭载亿纬锂能基于
800V
高压平台研制的电池。
同时,亿纬动力也是广汽埃安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长期为后者多个车型提供电池配套服务。
欣旺达进入蔚来汽车电池供应链
资料显示,萤火虫是蔚来汽车推出的第三个品牌,此次申报的是一款换电车型,欣旺达为其提供磷酸铁锂电芯及电池包总成。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
2024
年蔚来汽车电池供应商主要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弗迪电池、卫蓝新能源。
随着欣旺达电池配套萤火虫车型,也将进一步丰富蔚来汽车的电池供应商结构。
另外,此次公告的配套电池企业中,东昱欣晟是由欣旺达、东风汽车集团、东风鸿泰控股集团共同成立的电池公司,此次为东风日产
N7
配套动力电池。东昱欣晟作为欣旺达与东风的合资企业,强化了欣旺达与车企的深度合作。
行业数据显示,
2024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欣旺达动力电池装机
15.72GWh
,市占率
3.27%
,排名第六。
据不完全统计,欣旺达的车企客户,目前主要包括
理想、零跑、吉利、东风、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小鹏、蔚来、雷诺、日产等国内外车企。
车企
“
培育
”的
电池厂
产品陆续
装车
此次公告的配套电池企业中,极电新能源、利信(江苏)能源都是吉利旗下的电池企业,得壹能源则是奇瑞旗下的一家电池生产企业。
除得壹能源外,奇达动力也是“奇瑞系”的一家电池企业,此次公告出现在多个车型的储能装置总成企业列表中。
业界人士表示
,一方面,
车企通过培育自己的电池企业,希望更好地掌控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以提高电池供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
这类电池企业在技术成熟度、市场验证、规模化降本等方面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市场方面,背靠车企,随着这类电池企业产的电池陆续装车,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或将发生一些变化。
从配套电池类别看,
第
391
批公告中,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在新能源乘用车总车型中的占比约为
79.3%
,较去年首批(第
379
批)公告中
51.8%
的占比,提高
27.5
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续航里程突破
700
公里,未来,磷酸铁锂电池或将发挥更大潜能。
从新能源乘用车类别看,
此次公告中,插混车型(含增程)有
30
个型号,占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型总量约
34.5%
。
插混车型(含增程)中,问界
M8
、领克
900
等车型配套电池包的带电量≥
50kWh
,体现了插混车型搭载大电量电池包,成为中高端车型的发展趋势之一。另如,蜂巢能源大电量
800V
越野插混专用电池包近期配套坦克
500Hi4-Z
,据报道,该电池包电量为
59kWh
。
此外,
海外电池企业方面,
此次公告中出现韩国电池企业
LG
新能源、
SK On
的身影。其中,爱尔集新能源(南京)为
LG
新能源旗下电池企业,此次为特斯拉
Model Y+
提供三元锂电池;从股权穿透的角度看,北电爱思特的股东包括
SK On
、北汽集团等,此次其为极狐新车型提供的是三元锂电池。
业内人士表示,受当前国内汽车领域消费意愿不足、国际贸易壁垒高筑等因素影响,当前新能源汽车国内外销量增速均有所放缓。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车企经营压力也将持续加大,而新能源新车型的密集上市,或将有助于提振汽车市场消费意愿。
整体看,本轮乘用车价格战已行至中场,成本红线压力下,很多车企已降无可降,超充等先进电池技术或将在今年搅动乘用车市场格局。
乘用车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随着热门新车型的加入,谁将成为市场新宠,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