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病毒把人类搞死,自己也死了,它的目的是啥?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20-02-16 19: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文: 莫舟  来源:深度私聊


我们常说得病了是被病菌感染。 这里的“病”是指的病毒,“菌”是指的细菌。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 而我们所熟知的麻疹、艾滋、流感、天花等,则是由病毒所引发。


因此,病毒和细菌这两种东西都非常小,但是完全不同的。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生物学家把这种生物归入“裂殖菌类”。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活体细胞,所以我们如果被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杀死它。



但被病毒感染后,却是任何抗生素都没有效果的——因为病毒根本就不是一种生命体——它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是一种介于非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特殊生物体,只有进入细胞中,才具有生命力。


也就是说,病毒自身没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也没有细胞,连细菌都不是。


但是,病毒进入到细胞里之后,它却能够自我复制,细胞会因此而受到伤害(改变),这就是造成我们得病的一个原因。

天花病毒


病毒侵入细胞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自我复制,扩散病毒。 但是前提是它要找到宿主,还要进入到细胞里面。 如果它进入不到细胞里,那么它其实就跟无机物一样,是一个非生命体,对我们是产生不了任何伤害的。


因此可以说,病毒这种特殊的生物体,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不知道病毒的演化史,也就无法解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前寒武纪,蓝藻的化石痕迹。 蓝藻其实是一种细菌


01: 生命密码编译


我们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细菌,出现在37亿年前,直到现在,细菌仍然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生命形式。


细菌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但用显微镜就可以观察的到。


我们知道,生物最小的单位就是细胞,作为单细胞微生物的细菌,其产生之早可以想象。


随着进化,细胞又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地球上是先有原核细胞,后有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 ,结构比较简单;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 ,结构比较复杂。 细菌是原核生物,人类、老虎、狮子这样的多细胞动物则是真核生物。


细胞有一层薄膜,称之为“细胞膜”,细胞膜把生命包裹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的环境中,但又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流。


拥有细胞的细菌的形成,无疑是生物进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跨越。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和内部结构


那么,非生物是如何过渡到细菌这类原核细胞生物体的? 随着研究,科学家发现,在细菌出现之前,实际上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生命体,那就是“RNA世界”和“DNA世界”。


如果我们把细菌(原核细胞生物体)比作一台机器,这台机器实际上已经很复杂了,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今天,能够制造宇宙飞船、汽车、甚至是人工智能(AI),但是却无法制造一个细菌,即组装一个活的生命体。 这足以证明生物的复杂性。


制造生物的难度有多大? 这就相当于我们把汽车的零部件装进一个盒子里,不断的摇晃,经过无数次的碰撞,最后摇晃出了一台迷你汽车,并且这台迷你汽车能够自行运转,而且还能够自我复制,通过不断的复制,不断的改进,出现了卡车、轿车、吉普车等等各种类型的大汽车。

RNA的结构


在一个盒子里,摇晃零部件,形成一台汽车,难度虽然很大很大,但是,地球上毕竟有这些零部件,这就是说把生物形成的“零部件”聚集在一起的条件是存在的。


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地球的环境有利于有机分子形成大分子,不断组合。 熟悉化学的人都知道,这世上有很多有序的化学反应,其实呢, 生物进化的前身就是化学反应,即化学进化。 化学反应也能够出现复制机制,只不过,这种复制机制不是很精确,在自然条件下,还有可能失控。


化学反应如果有精确的指令,那就好了,于是“RNA世界”就派上用场了。


RNA是核糖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统称为核酸,是一种大分子结构。 最初的生命世界,就是“RNA世界”和“DNA世界”。


生物学家一般认为RNA的产生先于DNA,DNA是RNA的近亲。

DNA在细胞内部的位置


RNA能编译遗传信息,也可以参与新陈代谢活动,因为核糖核酸是单链结构,可以实现折叠。


最早实现自我繁殖能力的其实是就是RNA,并且这种繁殖是有精确指令的。


“RNA世界”诞生的同时,地球上还进化出了一些没有精确复制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结构比今天的细胞的结构要简单得多,它们在复制的过程中总是出错。 但是,它们擅长新陈代谢。


直到有一天,这两个系统实现了共生, RNA寄生到了细胞之中,利用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实现繁殖,而细胞得到的好处就是让新陈代谢有了指令,能够更加精确地复制自身。


两者达成妥协之后,新的细胞就产生了。 因此, 今天的一些细胞的最基本的一些功能,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步进化和完善的。

我们知道,印度尼西亚的Bajau民族,被逼居住在海上,做海上游牧民族。 有历史记载的短短1000年,居然进化出了DNA分岔。

Bajau民族具有人类独有的PDE10A基因。 它使得巴瑶族的脾脏大了+50%,轻易可以潜水到-70米的地方。

这个俗称的“潜水基因”十分强大。 科学家甚至认为,进一步进化,他们将可以像“亚特兰蒂斯”人一样,生活在水底。

1000年并不是很漫长的时间。 以20年/代人计算,也只有仅仅50代人。


生物进化的速度,令人震惊。


02: 病毒是如何影响人类进化的


人类在近代以前是不知道病毒这种半生物体的。 病毒自身没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也没有细胞,可以看作是碎片化的RNA和DNA,这些碎片化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不仅仅包括病毒,还包括质粒(一种环状的DNA)、复制子(染色体)和抗生素等等。


因此,位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体,不仅有病毒,还有抗生素、质粒和复制子等等。


现在我们知道,病毒是进入细菌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中,利用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来实现繁殖的。


相对来说,单链结构的RNA的变异能力强,DNA的变异能力要弱一些。


RNA寄生到了细胞之中,利用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实现繁殖。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38亿年前,一个简单的生物体吞并了另外一个简单的生物体,然后,两者组成了一个新的生物体。


在现在的地球上,仍然存在着一些RNA病毒,它们进入细胞的方式,似乎一直延续着38亿年前的传统。


RNA病毒是没有DNA的,有DNA的病毒称之为“DNA病毒”。 我们所熟知的麻疹病毒、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 天花病毒、噬菌体则是DNA病毒。


病毒在没有找到它的宿主,没有寄宿在细胞里的时候,它是属于非生命体。 因为它是非生命,所以就意味着我们现有的所有药物都杀不死它。 因为它是非生命,当然不存在杀死它。


因为病毒本身没有代谢,它简单到由一段基因链(有DNA的也有RNA的)和蛋白质膜组成,相当于一份基因包裹。


当这份快递被送到其他生物的细胞表面,病毒会有一种进化出来的机制(一种化学方式)骗细胞膜开门。


为什么酒精和紫外线可以消毒? 就是因为酒精和紫外线可以溶解病毒表面的蛋白膜,相当于把快递包裹的包装给撕了,里面的基因链就失活了。

病毒进入细胞的“门”被称为“靶点”。 (这次的新冠病毒和SARS的靶点都是一种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蛋白。 由于入口主要在肺部,所以新冠状病毒的传染力比麻疹和流感要差很多。

病毒进入细胞后,会释放出它的基因链,去篡改原来细胞核中的基因,使这个细胞变成病毒的兵工厂,复制出无数的病毒。 这就是病毒简单而强大的繁殖机制。


病毒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利用这些碎片化遗传信息的。 换句话说,它们可以进入地球所有生物的基因库(细胞体),而像我们人类这样的多细胞动物,是无法进入其他生物基因库的,除非运用转基因技术。


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共享“人类基因库”,人类与黑猩猩则共享“灵长类动物基因库”。 跨物种的遗传信息,是无法发生交流的,这就是说,多细胞动物的遗传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而病毒和细菌依然保持遗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这也是它们的一个巨大优势,因此,病毒和细菌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


在耶鲁大学科学家卡尔·齐默写的《病毒星球》里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这个地球到处充满病毒,比如我们看到的海水,一升海水里,起码有1000亿个病毒。


既然病毒可以进入全地球生物的基因库,那么自然也可以进入人类的基因库。 所以,在我们人类身体里面,这种病毒性的RNA/DNA基因片段有很多。


也就是说,病毒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传递基因。


这不是“转基因技术”,而是一种转基因技术的自然手段,在生物进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和病毒可以进行水平式的基因转移,那么,它们会不会悄悄改变人类的基因,影响人类的进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科学家认为, 人类至少有8%的DNA来源于病毒。


为什么这些病毒会进入人类的基因库呢? 我们都知道人类感染病毒之后,病毒在人体内会有一个潜伏期,有的病毒潜伏时间长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来干嘛来了,从不危害人体,久而久之,我们人体就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一份子了。


而且,我们和病毒的关系不仅是攻防,也有合作。 卡尔·齐默在其著作《病毒星球》里就指出,所有哺乳类动物,当然包括我们人类,胎盘的产生就来自病毒的贡献。 如果没有病毒的贡献,我们都进化不出来胎盘。


哺乳动物能进化出胎盘,就是因为哺乳动物的祖先感染了一种病毒而导致的,这种病毒把抵御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转移给了哺乳动物,并且落实到生殖功能上。


我们知道,胎儿的血型、基因与母亲是不一样的,但免疫系统却不会攻击胎儿。 为什么? 就是因为胎盘拥有了欺骗免疫系统的能力。


03: 我们的身体不只属于我们


从微观层面来分析病毒在人类进化史中的具体作用,恐怕非常的困难,但是,我们从宏观的视角来观察的话,会发现病毒真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新航路开辟之后,感染了天花病毒的印第安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类会咳嗽、会打喷嚏。 咳嗽和打喷嚏其实就是病毒诱导我们这么干的。


人类患了普通的感冒、流行性感冒,都会咳嗽、会打喷嚏,这是病毒在利用人类的飞沫进行繁殖,诱使自己的宿主作出符合它们利益的动作。


而这些动作,我们人类自己是无法控制的。 感冒了,如果故意抑制自己不咳嗽,那么,嗓子会感觉非常难受,咳出来才会感到舒服。 打喷嚏更是如此,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就打了一个喷嚏。


人类感染了水痘病毒,皮肤会痒,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抓痒。 抓痒的过程,就是水痘病毒进一步传播的过程。


人类感染了诺如病毒,会腹泻。 腹泻就是有利于病毒通过粪便和水源进行传播。


这都是病毒为了自身的繁殖,而诱导人类做出一些符合它们利益的动作。 病毒为了自身的繁殖,会想出来各种办法。


因此,我们的身体其实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身上的微生物。 我们不要误认为,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某些行为,例如咳嗽、打喷嚏、腹泻就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我们身体里微生物的数量,超过了我们人体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具有较长潜伏期的病毒,其实更聪明,它能够在潜伏期内不知不觉地进行传播。


04: 不断进击的病毒


宿主与病毒长期和平相处,这个宿主其实就是自然宿主。 我们人类身上也有一些病毒,对我们是无害的,或者说它已经是我们身体上的微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物种”了。


换句话说,有些病毒,为了生存,会主动朝着适应宿主的方向快速进化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西方吸血鬼的故事来打比方。

传说德古拉是全世界所有吸血鬼的世祖。 当德古拉看上你的时候,他会在你脖子上开血口,把你的血吸干(其实是吸60%),再把自己的血液输灌给你。


宛若情人,摩挲着你的颈部。 这样温柔缠绵的过程,有着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 “初拥”。 英文叫做The embrace.

“初拥”之后,人就变成了吸血鬼。 同时也获得了“再次传染”的能力。 如果她再去咬一个人,这个人也会变成吸血鬼。

传说中,德古拉是第0代。 凡是被德古拉亲齿过的,是第1代吸血鬼。 他们也具有非常强大的魔力和传染力。 有好几个“亲王”级的人物。

凡被1代吸血鬼“初拥”的。 称为2代吸血鬼。 法力有所下降。 再传染,则是3代,4代………依次类推。

整个逻辑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力“逐代降低”。 好比驱魔人去到乡野郊区,随便来一群杂兵喽啰,三二下就杀光了。


病毒也是这样,从一类宿主到了另一类宿主身上时,会为了适应新宿主而快速进化,减少新宿主免疫系统对它们的“剿杀”。


病毒的寿命都是很短的。 一般都不超过7天。 甚至1天。 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快速“繁殖”(分裂,进化),“人间三月,病毒千年”。

按照生物学标准的“变异——生存”模型。 今天的病毒A,明天裂变出儿子A1,后天裂变出孙子A2……

对于A1,它有很多兄弟辈。 可能有十万个数量级。 哪个最有可能在新宿主体内活下去呢?


答案是: “最不像爸爸”的那个。

A1a、A1b、A1c三兄弟:

可见,“病毒害”最轻的病毒,传播最广,生存几率最大。

经济学有句术语:

同支同源的同胞兄弟,最容易和你竞争相同的土壤、水源、蛋白质。 当每个人身上都携带无害的A1c,则留给恶性兄弟A1a、A1b的“生存空间”就会减少。 它们会因为没有食物(细胞体)而“饿死”。

人的身上,长期携带几千种病毒。 都是当年各种“传染病”遗留下来的。 这些病毒的存在,使得人类不会再受“类似”病毒传染。 比如,康熙皇帝得过天花后,就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在那个时代,天花是一种人类很容易患,却又很难治愈的病。 但是一旦熬过去活下来,体内就有了所谓的抗体——不再怕感染天花的小康熙,顺利接过皇位。


故而,在每一代的“复制”传播中,只有最“人畜无害”的病毒,才能人丁兴旺。

05: 烈性病毒是怎么回事


病毒的目的是为了繁殖自己,那么如果病毒很快把宿主杀死了,病毒就没有办法繁殖自己,所以这种病毒对病毒本身来说其实是不合适的。


但为何又有些病毒,非常的凶猛,人体感染之后,很快就会发病,并且还会死亡? 人类死亡之后,这些病毒也将随之失去了“栖息地”而死亡。 当宿主死亡速度超过传播速度,随着宿主的死亡,病毒也就一起凉凉了。 那病毒为何自取灭亡?


实际上,有时候病毒也是没办法的, 因为宿主不一样,它的进化亦并非万能的。 简单来说就是,很多病毒在遇到人之前没有做好跨种传染的准备。 比如我们知道的蝙蝠,身上带有很多病毒,一旦传到人身上,人就受不了。

因为同为哺乳类生物宿主,人类与蝙蝠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通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蝙蝠天天浑身发烧40度,搁人身上,早就烧成智障挂了,但它们不会。 这样一来,适应了蝙蝠40度体温的病毒,一旦传到人身上,人哪还能受得了?


要知道,即便是人和人之间,免疫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更何况是从原来的野生动物宿主身上来的病毒呢。


总之,高度毒力的做法对于病毒自身是不利的,但病毒有时也没办法,它们首先要自保,这个过程的进化可能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促使新宿主向原宿主靠齐,结果就是新宿主受不了,死亡。 一种就是进化适应新宿主,大家和平共处,通过岁月,慢慢相互作用。


简而言之, 病毒虽然没有思维,但是庞大的数量会构成进化算法。 它们非常“聪明”,会快速变异以便于更好的传染。 不利于传染的变异个体很快死掉了,只有那些适于生存和传染的变异体才会走得更远。


所以,一般来说,病毒在进化和变异的过程中,它会向着那种低毒性和更强的传染性发展。 低毒性和传染性对病毒本身来说是有利的,以便于自己在宿主体内长期生活,以及“传染”更多的宿主。


联系我们:

投稿 咨询 [email protected]

广告咨询 微信:18917308749


很多70后和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连环画。


夏日午后,软磨硬泡要来几毛钱“巨资”,叼一根冰棍,再租上一本小人书,在树荫下,在蝉鸣里,一篇篇地翻阅。

这些连环画,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国学”的启蒙方式: 孙悟空的神通、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生动的画作、动人的故事,不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还是以后积累的作文素材。


小巧的体积,小小的篇幅,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孩子最“中国范”的国学启蒙。

上世纪,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的 《三国演义》连环画 ,风靡一时,重印达千万次之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套48册的小人书,有 7000多幅画图 ,其绘画队伍几乎囊括了当时上海所有优秀的国画家。中国画大师贺天健先生书写了每一册的书名。

1976年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左起:贺友直、赵宏本、顾炳鑫、郑家声、刘旦宅。

每一册连环画上形态各异的鲜红印章,皆出自篆刻家都如冰先生之手。


这套《三国演义》创作阵容之强,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可谓一枝独秀,不仅成为中国连环画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 文化符号 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可惜的是1979年的原版《三国演义》连环画 已经 绝版 ,也使它的身价与日俱增。目前的收藏价格至少也要5000元,可见其在一代人心中的艺术地位和收藏价值之高。


庆幸的是,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 重出江湖

书可以复印,但经典 无可复制

沧海桑田,

它都是一套值得 珍藏 的好书。

毛泽东也爱看小人书《三国演义》。主席的警卫员曾经回忆道:“一天,我叫他(毛泽东)吃饭,他靠在床上看小人书,不愿动弹。”


我说:主席你还迷小人书啊?

他翻着书说: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赅。就那么几句话,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


他还鼓励身边的人“ 干工作要看《三国演义》 ”,对读书不感兴趣的战士,就引导他们 先看《三国演义》来引起读书的兴趣。

除了珍藏价值,它还是 少儿读物 的好选择。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冰心读的第一本书也是《三国演义》 ,越看越有兴趣,带她走进了阅读的大门。


一部《三国演义》叙说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百年历史,上演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诞生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等。

纸盒包装,避免运输途中的磨损

出版信息明确,正版发售

纸张微黄做旧处理,满满的怀旧感

同样在上个世纪 由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冀美)出版的 《西游记》连环画 ,影响巨大,是 发行最广,出版最全,艺术造诣极高 的一套《西游记》连环画,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

其绘画队伍聚集了当时有名的连环画家:钱笑呆(上海“四大名旦”之一)、郑家胜、胡若佛,池振亚、宗静风、陈云波、刘汉宗、徐燕荪等大师。


胡若佛:字大空,号谷华,自署十卉庐主。 浙江余姚 人氏。中国当代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他平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光彩照人、璀璨夺目,为世人所称道,成为经典之作。


很多连环画收藏者非常热衷于收集这套冀美老版, 可惜的是1987年的原版《西游记》连环画 已经 绝版, 价格炒的极高。 目前的收藏价格至少也要6000元, 是值得 珍藏 的一套艺术品。


现今,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西游记》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 重出江湖

冀美出版的西游记 其人物精致、清晰,对唐僧师徒四人的描绘生动、传神,而妖魔及虾兵蟹将更是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那些辅助的风景,房舍楼台、风雪波浪、水底世界及打斗的场面,全都描绘的 深浅浓淡,气势磅礴

提到《 西游记 》,不得不提央视版的《西游记》, 霸屏30余年 播放2000多次 这部陪伴着70后、80后、90后三代人长大的神剧, 温暖了我们整个童年时代的神话故事

剧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六小龄童之所以能把孙悟空演活,据他说,拍摄《西游记》时,在造型表演方面,就是从这套连环画中获得启示的。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
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
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鲁迅 。


《西游记》连环画影响着几代人的 童年 ,它在我们心中筑起的神话帝国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一本值得 珍藏的艺术品, 一本 适合少儿阅读的读物、 一本适合 慢慢品味的文学作品 ,领略名家的风采和国画的氛围,吸取艺术的养分。


《水浒传》是连环画的巅峰之作,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画家任率英、卜孝怀、徐燕荪、墨浪、陈缘督、吴光宇编绘的,自1955年起至1962年止,历时8年完成出版的成套《水浒》。

几位画家皆擅长工笔人物画,整套书绘画风格准确统一,人物造型,严谨细腻,科学规范,十分符合北宋特定的历史环境。画面中无论是市井人情还是沙场拼杀,都一丝不苟,栩栩如生,堪称精妙绝伦。

由于这套老版连环画发行年代已久,现存世量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贵。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水浒传》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 重出江湖

喜欢《 水浒传 》,是因为它第一次让小小的我领略了什么叫豪气冲天,也因此一度想要找个小山头落草,做一个横刀立马,笑傲江湖的好汉,与一伙儿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杀贪官,除恶霸,铲除人世间的不平和丑恶……当我又一次打开久违的小人书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该书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最后一部名著《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极品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之宝。作者曹雪芹所刻划人物鲜明 栩栩如生 ,故事描写细腻婉约,以 贾宝玉 和林黛玉一场生死恋情为主线, 架构出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也凸现《红楼梦》一反传统大团圆结局的悲剧美学价值。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也让《红楼梦》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 重出江湖

四大名著连环画,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国学”的启蒙方式: 孙悟空的神通、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生动的画作、动人的故事,不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还是以后积累的作文素材。


读史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读史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读史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读史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注意:为尽可能的还原作品的初始面貌 图书上的标价保留原发行价样式

书香四溢,共享经典


《三国演义》连环画(48册)

正版发行, 298元/套


《西游记》连环画(35册)

正版发行, 258元/套


《水浒传》连环画(30册)

正版发行, 258元/套


《红楼梦》连环画(19册)

正版发行, 238元/套


四大名著连环画(全)一套

正版发行, 888元


重要提醒 :由于 新疆、西藏 运费较贵,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购买,需 补收15元 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感谢您的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