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书画界一直存在
“
贪高求大
”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书画家的作品规格越来越大。他们只要写字,就经常用四尺、六尺、八尺的纸,有的书画家甚至用了八尺或更大的尺寸。就这样,一批又大又无用的“巨著”就诞生了,让人眼花缭乱。
书画家画(写)更大的作品有几个原因
首先,这是书画市场的规律,为了迎合市场,许多书画家只走
“平方尺”的道路,他们不在笔墨、内涵和风格上下功夫,而是专注于市场。为了谋取利益,吸引眼球,他们只想着赚大钱,盲目追求大利益。就这样,书画家的财富不断膨胀,但他们的思想内涵和文风却越来越空洞和肤浅。
其次,当前风起云涌的各类大型赛事竞争也是一个重要诱因。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的加大,许多艺术场馆和其他展览场所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用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和“高大”来形容并不过分。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书画家们的作品都是“与时俱进”的扩大。
收藏书画不要一味追求贪高求大
虽然说市场风起如此,但我们在
收藏书画的时候
可不能够
一味追求贪高求大
,要知道书画本来就是学习的艺术,琴棋书画是文人所要求的
“君子四艺”。
实际上,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真正的鸿篇巨制数量是很少的,纵观中国书画史,许多经典作品篇幅其实都不大,宋代纨扇只有一平方尺,这是一幅典型的小品,但现在它是一件珍贵的国宝。
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虽然是一幅小画卷,但却影响了整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此外,被誉为世界十大行书的书法作品,篇幅也不是很大,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只有
16张开卷的篇幅。
被公认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书法
“三希帖”,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等,都是小幅的作品,却成了代代相传的不朽经典。
因此,
“伟大”不等于“高大”,“杰作”也不仅仅是“巨制”。一个
书画
的魅力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内涵。我们在收藏的时候如果说之一味的
贪高求大
,就很容易会误入陷阱,忽视了书画其他的艺术含义,技法等方面。
书画
收藏精品图片及价格:
1:八大山人1697年作岁寒三友图立轴,尺寸:70×17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4,290,000 ,成交时间:2006-04-12 ,拍卖公司:保利华东艺术品拍卖,拍卖专场:200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八大山人1697年作岁寒三友图立轴设色纸本,尺寸:172×70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4,180,000 ,成交时间:2008-01-20 ,拍卖公司:上海中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常州迎春书画拍卖会。
3:傅抱石1957年作玛尔丁古堡镜心,尺寸:60×105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HKD 3,850,000 ,成交时间:2009-05-26 ,拍卖公司:长风拍卖,拍卖专场:香港长风2009春季拍卖会。
4:何家英2008年作九寨沟少女镜片,尺寸:139×69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 3,680,000 ,成交时间:2011-12-26 ,拍卖公司:河南永和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三周年中国书画拍卖会。
5:王美芳赵国经采蕈图横幅,尺寸:121×29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HKD 2,128,000 ,成交时间:2008-12-01 ,拍卖公司:长风拍卖,拍卖专场:香港长风2008秋季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