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海鱼人
每天为您推荐一本好看的小说,以及我读这本小说时的感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小米生态链品牌牙刷清仓!!原188,现89! ... ·  昨天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DeepSeek加速大马数据中心发展 ·  5 天前  
程序员鱼皮  ·  MyBatis 批量操作的 5 ... ·  3 天前  
程序员鱼皮  ·  MyBatis 批量操作的 5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书海鱼人

月刊vol.19|书鱼互动:关于“纯文学”“互文性”的讨论

书海鱼人  · 公众号  ·  · 2024-05-17 14:00

正文

-书鱼互动-

纯文学&互文性

书鱼月刊 vol.19







书鱼互动

栗茸:

《鲤》是不是偏 纯文学


肆然:

感觉是的,类型文学可能不太吃香。


辛舟:

话说啥叫 纯文学


韩逸轩:

余华、莫言那种,也叫 严肃文学 。余华的作品有点商业化写法,但大体来讲,还是 纯文学 的范畴。


安迪斯晨风:

看表达的目的。如果你是为了商业目的,给读者写的,就是 类型文学 ;如果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写的,你就是 纯文学 。所以纯文学也不一定就写得特别好,只是类型不一样,不代表水平。


韩逸轩:

对,只是文学的两条大分支,其实都能相互吸取优点。


壹拾忆:

从目的上来说也不全面,编辑也要区分这个,不能单从作者的想法去区分吧?


安迪斯晨风:

这个是文学理论,实践中肯定会不一样。 类型文学 ,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各种类型,每个类型有自己的规矩。比如你写一个科幻小说,里面不能一点科学技术的想象都没有。


Racyjackman:

类型文学 基本上都有明确的类型划分,创作上也是以满足相应类型旨趣为主, 纯文学 也有侧重做结构、搞文学实验的,不一定就要重情绪。


肆然:

我觉得 纯文学是流动的,也不一定侧重情节和故事性。


安迪斯晨风:

就是说要能看出来是为自己写的,不是为了讨好读者。


壹拾忆:

我觉得 纯文学 ,可能更注重人的情绪,可以细节丰富到几万字不推动情节。除了类型文学,就是纯文学,这么分是不是简单又直白。


安迪斯晨风:

不是的,纯文学和严肃文学有区别的,但现在都不说了。理论上, 纯文学 就是作者只是为了展现写作技巧,没有写作目的。 严肃文学 才是为了展现社会问题和自己的思考。但现在都混在一起说了,因为写纯文学和写严肃文学的人都非常少了。


肆然:

能上纯文学杂志的就是 纯文学 ,就这么决定了。


Racyjackman:

简直和 轻小说 的定义相同。



安迪斯晨风:

以前有个编辑说, 科幻小说 的定义就是科幻作者写的一切作品。


爱烤火的魚:

《深海余烬》,之前一直有人说这本不算科幻,但是现在快到大结局了,感觉这本的底层逻辑还是信息大一统理论,这样的话也能算科幻吗?


Racyjackman:

算啊,《午夜凶铃》都算科幻。


爱烤火的魚:

啊?为啥?因为出现了现代科技结晶(电视机)吗?我没看过《午夜凶铃》……


四百下:

《午夜凶铃》的原著是 纯科幻 ,超级好看!其实电影也算科幻,把该演的都演了,只是没演到解谜。


安迪斯晨风:

《午夜凶铃》的原著叫《环界》,是讲虚拟世界里面发生的故事。


Racyjackman:

《午夜凶铃》第二本揭底,整个一、二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名叫“环世界”的计算机系统里。但小说第一部前面其实全部都是惊悚悬疑的内容,你说它是悬疑惊悚类是完全成立的。但第二部就是硬核生物学,把第一部的内容全部解构,转化成科幻了。



肆然:

陈春成和双雪涛是什么文学……纯文学还是严肃文学?


安迪斯晨风:

陈春成更接近 纯文学 ,双雪涛初期更接近严肃文学。现在其实分不清了。


肆然:

但他俩其实都是 类型文学 ?我也分不清了!也许文学本就没有严格的边界。


安迪斯晨风:

本来就没有啊。你看张天翼的《花与镜》,不是标准的科幻小说吗?但仍然算纯文学。


肆然:

是的!但它发在纯文学杂志上,那篇真的好好看!


安迪斯晨风:

我感觉最主要的是作者,不是作品。


忘象:

从文艺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好像经常有上一个时代的草根文艺,变成下一个时代的经典。


Racyjackman:

我记得冯内古特就不喜欢别人说他是科幻小说作家。



小舟抵岸:

说到类型文学……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译作文本间性,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法国解构主义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在其著作《作为文本的小说》中对此概念进行了专门论述。“文本是众多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文本来……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M].史忠义,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7.]在网络媒介中,每一个节点都通过链接指向另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着其他内容,“超文本”的每个节点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比特化的“文献宇宙”(Docuverse)[网络超文本的技术特征和艺术魅力]。


网络媒介就是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超文本,不同节点之间相互引用、吸收、延异,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外在上通过超链接联系在一起,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内在上则通过互文性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网络文学平台中存在命名为“标签”的超链接,标签是对文本的内容的概括,点击相应的标签就可以看到大量网络小说,这些网络小说或是人物身份相同,或是人物性格相同,或是叙事风格相同,如霸道总裁、赘婿、腹黑、淡定、天才、幽默、热血等。站在历时性的视角上进行梳理,具有同一标签的网络小说之间具有明显的互文关系,通过重复和引用统合为一个类型,如“系统流”,通过再创造和变异创造出新的子类,如“无限流”,子类的发展和壮大,又扩充为一个新的类型,如“快穿流”……网络文学在互文性的作用下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类型,生长为一个体量庞大的超文本。

凄惨的论文写手……


小舟抵岸:

怎么说呢? 互文性 其实很流氓的,就是他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要不和其他文本互文,形成相互引用的关系;要不和社会现状互文,也就是故事新编;要不就是历史性角度,类型演变。真要说的话,都是互文。


恩佐斯焗饭:

很火的那个汤直不也是把古文的故事重新写了一遍么?


不系之舟:

我会尽量避免相同的内容出现在我的故事里,反派的理念都会为了不相似硬改。


屋顶漏水的兔子:

我理解 互文 是一种批评,可以跨文本、跨学科,有点像文化,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唐极鲸:

一个故事写两遍也没啥问题,总不能因为写过,就放弃更妙更适合的结构去重新尝试一遍嘛。爱不爱看是另一回事了,不能自己给自己设限不写。


不系之舟:

有一部分读者是忠实受众,另一部分读者觉得完全吃不了,就像我很喜欢白井,但白井前段时间被骂惨了。


恩佐斯焗饭:

嗐,我们写一棵树,那就是一棵树,鲁迅写一棵树,那就是必有深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