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典学研究
古典学研究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建立汉语学界的古典学学术园地,促进汉语学界对中西方经典和其他传统经典的再认识。
51好读  ›  专栏  ›  古典学研究

议程 | “ 文明传统与现代秩序的兴起 ”学术研讨会暨“ 政治:中国与世界 ”第五届年会

古典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2-11-25 08:30

正文

“文明传统与现代秩序的兴起”学术研讨会

暨“政治:中国与世界”第五届年会


时  间
2 022 年1 1 月2 6 —2 7

参会方式
腾讯会议

主  办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
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



1

11月26日上午  8:30-12:15

[腾讯会议:637-858-517]


开幕式 (8:30—8:50)

主持人
张 翔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领导致辞
雷兴山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办方代表致辞
罗 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

吴新文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广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第一场 (8:55—10:30)

主持人

吴重庆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开放时代》特约主编)


发言环节

8:55—9:5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重思“文明论”与“革命论”
罗 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2.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新范式——生命政治、主权例外与赤裸生命
张 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3. 为托克维尔“减负”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4. 中国思想文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的“大同立教”

张 翔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评议人

9:55—10:1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刘晨光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徐  戬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0:15—10:30,共15分钟。


第二场 (10:40—12:15)

主持人

罗 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环节

10:40—11:40,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西方“虚力”构建的底层逻辑:智者派运动和西方的教化传统
白 钢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2.今天文化界怎样讲述中国崛起?——以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1)为例
王晓平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3. 把握历史主动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对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4. 帝国—文明研究中的边疆:以边疆为方法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评议人

11:40—12:00,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张 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陶庆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纵横》执行主编)

自由讨论

12:00—12:15,共15分钟。


2

11月26日下午  14:00-17:50

[腾讯会议:667-235-422]


第三场 (14:00—15:50)

主持人

刘晨光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发言环节

14:00—15:1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圆目巨人神话的政治史学含义
贺方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典学研究》执行主编)
2.轴心突破与中国治理传统的初形——文明基始的视角
王若磊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3. “民间”:一个概念回顾
袁先欣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4. “民本”的近代新诠

王 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5.儒法文明的重构与中日现代国家建设的两条道路:历史政治学的考察

张广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评议人

15:15——15:3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白 钢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唐 杰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5:35—15:50,共15分钟。


第四场 (16:00—17:50)

主持人

陶庆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纵横》执行主编)


发言环节

16:00—17:1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超越“韦伯悖论”:比较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刘晨光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2.抗日战争、民族形式与中国问题——1930年代的“民族形式”论述及其演进逻辑
熊庆元 (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3. 《论持久战》与现代中国
董成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4.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明根基——基于韦伯“中国命题”的再反思

王凯歌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

5.什么是黑格尔的人民教师(Volkslehrer)概念

唐 杰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评议人

17:15—17:3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王 悦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汪卫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7:35—17:50,共15分钟。


3

11月26日晚上  19:00-21:05


第一场 (19:00—21:05)

[腾讯会议:576-302-399]

主持人

张 翔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发言环节

19:00—20:30,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埃涅阿斯纪》中的秩序治理术刍议——从暴力谈起
丁 瑶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
2.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
钟厚涛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
3. 韦尔斯《公开的密谋》中的世界大同主义
崔 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4. 论儒家情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潜在亲和关系

谢 天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讲师)

5.“静”的美育的文明论和治疗学

李智星 (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6.荀子历史哲学的文明之思:礼者人之所履

胡海洋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评议人

20:30—20:50,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丁 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傅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自由讨论

20:50—21:05,共15分钟。


第二场 (19:00—21:05)

[腾讯会议:435-373-134]

主持人

张广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发言环节

19:00—20:30,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 卢梭与现代文明——评施克莱《人与公民:卢梭社会理论研究》
张国栋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2.《春秋》何以经世?——清中期思想家章学诚的经学思想与经世观
刘洪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3. 从人种到文明:康有为夷夏之论的新变
秦行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
4. “社会”之变与国家之常: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审思

程文侠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5.魏源与中国共和

马晓见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6.公意的现身——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罗马政体史

肖 京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评议人

20:30—20:50,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董成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戴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自由讨论

20:50—21:05,共15分钟。


4

11月27日上午  8:30-12:20

[腾讯会议:249-940-798]


第一场 (8:30—10:20)

主持人

白 钢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环节

8:30—9:4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笛卡尔的“政治”哲学

梁晓杰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2.最佳政制的双重“序言”——论《政治学》第七卷第1-3章
娄 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3.国民革命、农民运动与中国式民主的历史起源——以《中国农民》为核心的考察
王 悦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4.历史激荡中的组织再造:1957年前后新中国工厂民主改革的尝试与工会论争的疑难
符 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5.走出中西文明二元对立叙述

魏南枝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评议人

9:45—10:0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欧树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周展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0:05—10:20,共15分钟。


第二场 (10:30—12:20)

主持人

彭 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发言环节

10:30—11:4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悲剧与国家:施米特的哈姆雷特神话

徐 戬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文明传统反思视角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哲学省察
张永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教授)
3.新文化运动后章太炎与国学运动
陕 庆 (宁波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4.统一环结构:理解中国的边疆区域思想关系的一种可能
袁 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5.“同时代史意识”中的思想机缘——中共思想史与一般思想史沟通的五种路向

周展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


评议人

11:45—12:0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梁晓杰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王 涛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2:05—12:20,共15分钟。


5

11月27日下午  14:00-17:50

[腾讯会议:711-623-848]


第三场 (14:00—15:50)

主持人

汪卫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发言环节

14:00—15:1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霸权的反题:集体代表与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殷之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2.莎士比亚与最佳政制问题
彭 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3.柏拉图是女性主义者吗?——作为共同体基本问题的性别关系
邱 静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4.反对无耻政治——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羞耻观
黄梦晓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5.列宁、卢森堡和卢卡奇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问题的论辨

王 涛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

15:15—15:3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娄 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

15:35—15:50,共15分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