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昨天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  昨天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2 天前  
话沈阳  ·  太突然!27岁男演员不幸去世!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金蛇迎春!人民日报微信万元现金红包又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拍学生搞笑视频爆火的“老师网红”,剧情大反转让全网都后怕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1-19 23:57

正文


网络事件的反转速度,现在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工作间隙摸鱼刷手机的速度了。

每一次拿起手机,都发现又出现离谱反转。

前段时间网上爆火了一类“给爱上课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

内容是给班上的调皮孩子戴上“小蜜蜂喇叭”,小孩子立刻不敢说话了,一副“已老实”的表情,画面很喜感。


这引发了一波模仿潮流,许多老师尝试这一法子,玩梗拍照后传到网上,“给学生戴小蜜蜂”成了热门话题。


但前些天一位叫 @小邓同学 的网友突然发视频,称因发小蜜蜂的视频被投诉。

据这位小邓老师的自述,她发布给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且视频爆火后,家长找到她沟通要求删掉视频

而她因“迫于各方压力”,最终选择了离职。


这条视频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网友们为此吵成一团。

争论戴小蜜蜂的方式到底合不合适的,为教师群体抱不平的、说“这年头当老师天天受委屈”的,认为随便把孩子正脸挂网上确实不合适的等等。

评论区打成了一锅粥,但还没等这锅粥煮开,新的离谱动向再度砸了下来。

有媒体提出对真实性的质疑、 “别又是秦朗丢作业本事件” ,认为离职事件疑云重重:

目前所有信息仅为一面之词,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认领这一事件。


此前网友根据小蜜蜂视频画面、猜测有可能是山东省滕州市的一所小学,该校工作人员予以了否认,说不是他们学校。



一直以来,校园题材的视频在互联网上都属于热门赛道,流量极好。

但同时,这个流量赛道内其实有不少视频严格来说处于灰色地带,有侵权嫌疑。

如今出现充斥疑云的小蜜蜂事件,或许正是灰色地带充满隐雷的佐证。


01
亿级流量
砸晕普通人

在短视频平台上,校园题材流量好几乎算是人尽皆知的热知识。

拍幼儿园、小学校园内视频的,靠着童言无忌、可爱萌娃天然能让人多看两眼;

拍初高中视频的,一些课堂、课间画面下清一色全是“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与对青春的感受”,激发起集体的念旧伤怀。


校园生活也是几代人记忆的共同公约数, 甭管外部世界里苹果手机出到了第几代,校园内班主任仍旧爱站在后窗偷看。

校园题材因此极易引发共鸣与讨论,时不时就冒出爆款。

这次小蜜蜂话题走红,部分视频的点赞量接近300万。

而短视频点赞率通常在2%-5%左右,以此推算, 一个近300万点赞的视频播放量至少是千万打底、很可能达到亿级。


哪怕自己的视频不是最火的那一个,蹭上即时校园热点的视频流量也不会差到哪去。

像小蜜蜂话题引发的玩梗热潮里,既有从前几乎没发过任何工作相关内容的普通老师收获大量点赞。

也有平常就在运营自身账号、发布校园内容的“网红”老师,跟风发的小蜜蜂视频成为了账号内近期数据最好的一条。


除却岁月静好的一面,校园话题也永远是一点即着的火药桶。

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学生时代的攀比与自卑、愈发紧张的家校关系……

“小蜜蜂老师离职”事件刚刚传播开时,许多人依据现有的信息,认为这又是一起家校矛盾的例子。

或是指责学校与家长态度过于大题小做,或是抱怨老师越来越难当。

一些情绪激动些的网友联想起学生时代的遭遇,在评论区大骂“如果戴个小蜜蜂就该离职,那我的初中班主任得判无期”。


直到“疑似虚构剧本”的怀疑冷水泼下来,大众的心态才稍稍回归冷静,当前一切都有待回应与查证。

目前 @小邓同学 的账号已经基本清空,只留下了三条自述因小蜜蜂事件离职的视频。

视频弹幕中,一些网友已经开始怀疑之后会不会直播带货。


我相信,市面上大多数露出“教师”身份的账号只是普通人的生活记录,只是恰好职业身份为老师。

许多人在被突然的流量砸中之前,或许从未想过成名、有成为网红的可能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也会有不少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校园题材这块流量肥肉而来。

此前,半月谈记者对网红老师账号进行整体观察,发现网络平台上已经存在多名自称中小学一线教师、粉丝近百万的博主。

平常拍摄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幽默段子,账号内挂的商品橱窗兜售着学习用品、教辅资料与网络课程。

一些关于“起号经验”的讨论贴中,老师这份职业甚至被形容为 “天选自媒体圣体”。

校园视频流量这摊浑水,随着利益的加入被搅得更难以辨清。



02
灰色地带
禁不起深究

尽管事件的起因是“给调皮学生戴小蜜蜂”,但事件发展到如今反转又反转,早已脱离了它原本的讨论范畴。

爆火之初,大部分网友都并没有把小蜜蜂事件放在心上。

它虽然有趣,但看起来平平无奇、和过去走红过一遍又一遍的校园话题似乎没什么两样。

此前互联网上实在火过太多类似话题,比如“淋过雨所以要撕伞”,年轻老师们凭着自己学生时期的经验、精准杜绝学生默写时偷看的可能。


又或是“95后教师已经学会经典招数”,年轻老师们发自己上课时颇有威严的视频,以及从后门偷看班级的表情包。


“戴小蜜蜂”话题最初看起来也很人畜无害、十分欢乐,与以上这些内容没什么不同。

网友们调侃说这招对小时候的自己没用,自己调皮到戴上小蜜蜂后会立刻开始模仿秀“class begin”。

也有已经当家长的网友,把话题转发给孩子的老师提供灵感,让对方可以这么管教自己儿子。

via @哼哼哈嘿

“戴小蜜蜂”引发争议,而其他类似话题没有,并非是因为小蜜蜂本身有多特殊。

横向对比来看,更像是校园赛道内一直存在的灰色地带,这一次终究被挑到明面上。


灰色地带内的两大问题,一是肖像授权,二是视频反馈。

根据我国《民法典》对肖像权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同样拥有肖像权。

由于儿童年幼、对肖像权保护没有完全认知,且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含有未成年人肖像的画面发布前应征得监护人的许可。

这意味着网络上大量包含未成年人出镜画面的校园视频,理论上都应征求其家长的同意。

而在“小蜜蜂”话题下的热门视频中,仅有少数账号明确表示已获得家长同意。


这种现象绝非“小蜜蜂”这一次孤例,而是普遍存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略肖像权问题,一来觉得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是什么抛头露面的明星,二来大多数时候会有糊弄心理、觉得不是大事。

因为通常来说,如果校园视频中的内容是正向的、有趣的,大部分家长看了也只会乐呵一下点个赞,并不计较、也不太在乎肖像问题。

但同时,倘若家长并不愿意让孩子出镜、不论画面内容是好是坏,这也是他们的正当权利。


“愿不愿意、同不同意”的问题,往往又涉及到灰色地带的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视频带来的反馈反响往往是不可控的。

没有人能在发布视频的那一瞬,精准判断出它经过公共传播、大范围精读与审判后的反响。

去年3月,一段“高三女生誓师大会发言”的视频曾掀起波澜。

由于女孩朗读誓师宣言时的表情看起来非常激情澎湃,被解读为“像打了毒鸡血”而遭遇网暴。


以冷静的视角分析,其实不难看出女生很可能只是因为紧张、咬字与表情有些用力过猛。

大众反感的事物本质是誓师大会的形式主义、亢奋氛围,而不应是一个小姑娘。

但网络的戾气与恶意总会集结着冲向一个特定目标。

从原视频的稳定画面、固定构图来看,这段誓师演讲视频最初很可能是处于觉得励志向上的目的被记录、分享。

但到最后,这一事件的发展方向变成了谁都不愿看见的高三女生被集体网暴。


哪怕是本次看似人畜无害的“小蜜蜂”事件,也存在着可能刺痛当事人的钉子。

视频中出镜被戴上小蜜蜂的,大多是班级里调皮些的学生。

人们在留下部分评论时或许没有太多恶意,比如“这孩子一看就皮”“长着一张成绩不好的脸”“把他座位移到讲台边”。

但倘若被作为当事人的家长或学生看到,的确可能会心里不痛快。

不少当了家长的网友对此的态度是:

“我支持老师用戴小蜜蜂来管,但不支持老师把孩子拍下来发网上,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难管的坏学生’。”




03
教师的自媒体道路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小蜜蜂教师疑似离职”风波的新闻传开后,尽管目前尚未有调查与定论, 不少学校及老师都对已发布的视频进行了谨慎处理。

据上游新闻对几所发布过小蜜蜂视频的学校进行的采访,前文提及的山东滕州一小学已把视频撤回。

工作人员对此解释: “是老师找学生拍的一个小段子,实际上没这么做。”

河南某小学的老师称收到了要求删除“小蜜蜂”视频的通知,但这条自述通知的视频已和“小蜜蜂”视频一同被下架。

只留下一条道歉视频:“我们的视频都是课间拍摄,孩子开心、家长支持,但没想到会对网友的心理造成伤害。”

也有湖南某小学的老师回应表示视频征求过家长同意、孩子十分优秀。

并发布了这名孩子讲数学统筹问题的视频为佐证。


当下事态发展的走向,让一些网友产生了“会不会太上纲上线”的顾虑。

灰色地带的危险之处之一也正在于此。

它长时间处在“不上称四两、上称千斤都打不住”的模糊状态 ,没有明确的规范可以参考,人们只能揣测着进行处理。

可能把它当羽毛一笑了之,也可能把它当千斤担子严肃对待。

最终结果会是哪个方向难以预测,且不论选择哪一种、真要论起来都是合理的。


校园自媒体、尤其是教师自媒体这一领域,目前整体处于现行法规的监管真空地带。

目前在互联网上集中、有意识发布中小学校园拍摄视频的账号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教师个人的自媒体,一类是学校账号、以私立学校居多。

私立学校因为有一定招生需求,会选择拍摄校内环境、课堂视频、课间氛围来做宣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