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Google的福利特别好,也不用加班,薪资也很好,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比较完美的工作了。
实际上,对我来说,如果再有机会回归职场,Google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我到底为啥要离开Google呢?且听我细细来讲。
在设计模式之美专栏中,我讲到,
软件开发的难度无外乎两点,一是技术难,意思是说,代码量不一定多,但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难,需要用到一些比较深的技术解决方案或者算法,不是靠“堆人”就能搞定的,比如自动驾驶、图像识别、底层系统、高性能消息队列开发等;二是复杂度,意思是说,技术不难,但项目很庞大,业务复杂,代码量多,参与开发的人多,比如物流系统、财务系统等。
上学的时候,一直想做第一类技术难的项目。所以,毕业时,在没有拿到Google Offer前,接了腾讯SOSO的Offer,当时就是觉得,搜索引擎的技术含量会比较高,希望借此能成长为技术大牛,在搜索引擎技术方面深入积累,成为这方面的技术专家。
而拒掉腾讯SOSO选择Google,纯属是Google的光环太耀眼。实际上,进Google前,我根本不知道会分配到去做什么项目。如果知道了,估计又会是另一种选择,因为单从所做的项目来看,腾讯SOSO显然要优于Google。
而且,当时面试我的腾讯SOSO的老大,非常喜欢我,看我的眼神都略带暧昧,面试完还请我吃了顿饭。吃饭的时候聊天,虽然当时很单纯啥都不懂,但能感受到大佬级别应该很高,很有钱,说在深圳靠自己买了200多平的房子!
如果当时选择从了这位腾讯SOSO的大佬,加入SOSO做搜索引擎,估计我也就不用那么折腾了,应该会在腾讯一直干下去。毕竟跟一个好领导还是非常重要的。行业里应该会多一位搜索引擎专家,不像现在,只能沦落为家庭煮夫!真是造化弄人!
在Google,我做的是业务系统,是Google Translate周边的项目。尽管也会用到很多知名的框架和底层系统,比如BigTable、MapReduce、Gfs、Borg等,但仅仅只是用用而已。对于业务开发,自己总觉得没有技术含量,即便有性能压力,也都有现成的底层系统来抗,我们也只是搭积木而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技术观成熟了很多,也深深地体会到,觉得做业务开发就没技术含量,这种想法是不对。做业务开发也能积累开发能力,如果业务比较复杂,一直做下去,还能积累业务壁垒。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来说,90%的工程师都是在做业务开发。即便像Google这样的在外界看来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大部分也都是在做业务开发,做底层、高精尖技术的工程师也只是一小撮!
不过,刚毕业哪有这种觉悟啊。所以,当时,我也找到过大老板(真正的Manager)聊过自己的想法,大老板说了啥现在都忘记了,大概就是:锻炼能力更重要,刚毕业不要想那么多,先把手头上的活干好,先证明自己,而不是先挑活...不过,我这个人是很自我的,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认死理,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建议。跟大老板聊过之后,也并没有起到啥作用。
除此之外,在另一篇文章(
不要小看你身边的年轻人
)中有讲到,当时的小领导人品也不咋地,也加速了我的离职。很多人看了我那篇文章之后,留言说Google怎么会有这种人呢?理论上讲,Google的领导应该素质都很高啊。
实际上,我的那个小领导也算不上领导,就是带着一块干活的,社招进来的,工作年限比较久,但仅仅比我早加入3个月。小领导刚来不久,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也没法指导我们,而且急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很多我们干的活,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汇报,也导致我们这几个新人都没怎么有表现的机会。实际上,他当时的表现,并不代表Google领导的素质。
之后大领导,也就是真正的Manager,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觉得不应该把一个新人,任命为leader,去带领另外的新人。所以,这个小的项目组没过多久就解散了,我也分配去做另一个项目。新的领导是一个波兰人,nice了很多。
尽管领导nice,但新项目也是偏业务开发。而且,自己只做其中一小部分功能,用的都是Google内部的框架,总感觉是在拧螺丝,积累不了核心竞争力,离开Google啥都不会。所以,对在Google做的项目非常抵触,提不起兴趣。
我一直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不属于很听话的那种员工。真正的工作,跟大学时,想象中的工作,相差太大,心里落差非常大。我又那么好强,对技术那么热爱,显然,在Google的日子,非常让我煎熬。
现在想想,年轻人想法太多真害人。想法太多,就会不安稳。相反,那些技术一般、没啥想法的兄弟,在阿里、百度...各大厂稳稳地待着,任劳任怨,现在都混得很好,好多都是总监级别的,也有很多靠股票实现了财务自由。
总之,初入职场,各种不适应。工作受挫,就想着在其他方面突破。实际上,当时也没想着要跳槽,而是想干点别的。毕竟Google已经是山顶了,还能往哪里跳呢?
当时移动互联网才兴起,全民创业,去星巴克看一眼,都是些程序员唾沫星子乱飞地在聊创业。对我这种性格来说,什么都要自己把握,显然,创业很适合我。
当时看着36kr上各种创业的报道,一批一批的公司融资成功,自己的创业热情也被鼓动到了极点。每天晚上下班后,我就窝在出租屋里,思考创业方向,画产品原型,写商业计划...瞎忙的很带劲,非常充实...似乎这才是我应该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