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2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广州普法  ·  一天跑9家,男子直呼:比上班赚多了!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山谷里的铃兰来了,今年还有粉色和重瓣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中午路过书店,买了本书。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9-03-05 22:49

正文


中午路过言几又,买了本《茑屋经营哲学》。放在很显眼的位置。随手翻阅。每一章很短,三五百字的样子。


读完第1章,决定把它买下来。


很羡慕这种大小适中的文字。

我的文字总是太长。


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习惯了归纳、演绎的行为模式。

再复杂的事物也要把它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算法。像之前的收入公式:



应用的时候,再把它演绎到实际的场景中。


像用户数,展开了,你需要了解市场、运营的很多知识。怎么拉新?怎么留存?怎么保持活跃?如何做转化。

拉新的方法又有很多。拼、帮、砍、送、夺,等等。

……


它是一套体系。每一个环节都有更具体的分支、方法还有实操细节。

很实用。


我提炼了很多这样的算法。


即便写公众号的时候也是如此。


几周前,回顾中国互联网25年。

多了个角度:每一项技术的细微变化,给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哪些变更?


像张小龙之前说,PC时代你是不可能设计出摇一摇这样的功能的,它是智能终端时代的产物。

那么,

没有LBS会不会有滴滴?

没有淘宝,会不会有淘宝客?

没有微信,会不会有微商?

阿里不收购微博,会不会有网红电商?

……

再往细节里深入一点:

为什么微博是140个字?

不是150个字?

为什么微信公众号原创要求在300字以上?为什么是300字,不是500字?

张小龙设计的初衷是什么?它和屏幕的大小有关么?还是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关?


为什么我的文章总是在3000字以上?


微信的短视频只有10秒钟,

读完我的文字却需要10分钟。

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突然特别敬佩那些阅读我文章的人。


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老“古董”。在自己原有的“成功经验”里,固执守旧而又自鸣得意。


开始尝试日更。

尝试写一些更简单的文字。

时间有限,所以应该会写得更短吧?

然而事与愿违,文章的长度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发布的时间更晚了。


人们很容易陷在自己固有的思维里。

尤其是“曾经帮助你获得过成功。并且即便不改变,生活的也不错”的状态下,更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百年老店如此稀少的原因。


中午的时候,拿起那本书,发现文字很短。决定把它买下来。每次写文章,拿出来看一篇。提醒自己写的短一点。


你总是要改变的。


不是你改变旧有习惯。

就是世界改变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