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0mbkeeper  ·  回复@Aviator_hu:我不怕!我有黄马 ... ·  16 小时前  
利维坦  ·  细胞死亡对于生命为何如此至关重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为什么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的老电影居多?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4-29 09:07

正文

不惑

[ 不惑 ] 专栏,界面的一档轻度亚文化类知识型内容栏目,关注偏静态的热点话题。

电影《步履不停》,导演:是枝裕和  2008年


你在北影节看了多少部老片子?

如果你身边有影迷朋友,会发现他们最近忙着赶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各种电影场次,今天刚看完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明晚继续感受安东尼奥尼的《夜》,后天干脆请假,直奔大卫 林奇的《穆赫兰道》,遇到周末还会邀你看《曼哈顿》《乱世佳人》《董夫人》,你可能禁不住问,每年的戛纳、柏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都是首映新片,而北影节怎么这么多老片?

虽然都是国际电影节,但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有着本质的区别,欧洲三大定位是竞赛性电影节,每年会搜集世界各地最新电影,并从中评选出当年最佳电影。参赛影片的硬性要求是影片必须未公开放映过,对参加电影节的观众来说就是首映的新片,而北影节的定位是公众性电影节,并不以评奖为主,不需要大量引进世界各地最新电影,竞赛单元只是占据很小一部分,以本届北影节为例,展映影片有500多部,其中入围竞赛单元的仅有15部,占到总影片数量的3%,其余90%影片都是老片。

从近三届北影节来看,其主要功能在于集中展映国内外电影资源,推广普及中外优秀电影,换句话来说,北影节不重评选而重影展。相对于竞赛型电影节全球首映、不对外售票、高水准专业人士参与的严格条件,北影节少了很多互争首映电影的火药味,放映的大都是前一年甚至更久的各大影展的风头电影和大师名导作品。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北影节才刚刚起步,在41岁的“中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1岁年轻气盛的韩国釜山电影节面前,7岁的北影节就是刚上学的儿童,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国外的电影发行方不会冒险把北影节作为首映场地,美国电影发行方多会选择北美的多伦多电影节,欧洲电影发行方更看重在本土的宣传,中国市场并不是欧洲电影的主要目标。而国内优秀导演拍摄的新片,多会选择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首度曝光,剩下的国产片质量参次不齐,达不到电影节所需的优秀水平,所以只能选择优秀的老片吸引大众了。

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从观影者角度来说,老电影已经被市场检验过,更安全因而更受欢迎。3月24日北京电影节开售的套票中, “速度与激情”系列、“安东尼奥尼”系列, “是枝裕和”系列分别以2分28秒、1分21秒、46秒迅速告罄,国片1969年上映过的《董夫人》千余张影劵也在10分钟内抢购一空。

有人调侃喜欢看老片,都是被新片逼的,国内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多是些空洞乏味的好莱坞商业片,要不然就是剧情经不起推敲、五毛特效、豆瓣不足6分的国产片,本打算看电影放松身心,暂时逃避苦丧的生活,结果看完新片后更加郁闷,整个观影过程都是在给电影挑错。被虐之后,如果你对电影还幸存一丝喜爱,多半是以前看过的优秀影片的反刍。

从商业角度来看,国外的经典老片更好卖,负责电影节的盈利。几乎每个国际电影节都有致敬大师、名导单元,这已经算是电影节一种默认的标配,一方面出于对大师名导的敬重,另一方面是盈利的考虑。大师的电影因为名人影响力、足够高逼格,更容易吸引电影节的消费主力——文艺青年、中年的购买。是枝裕和、安东尼奥尼电影的商业价值从抢票速度就可以看出。

《不成问题的问题》导演:梅峰  2016年 

选取的国产老片主要代表中国特有的电影文化,负责撑起国片的门面。就近几年国片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国产电影在形式上依旧模仿好莱坞,可以代表中国特有文化气质的电影很少,梅峰《不成问题的问题》被看作是新文人电影代表,其内核与民国时代的文人电影是一脉相传的,与费穆《小城之春》、曹禺《艳阳天》共同构成了当下国片佳片阵营。

  《董夫人》导演:唐书璇  1970年

部分国产老电影看似是旧片其实是新片。有些老电影因为上映年代久远,从未发行过正规音像制品,影像没有得到大范围流传,人们对这些影片信息知之甚少,这次北影节的修复后重映,从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看做是“新片首映”,老电影在此重焕新生,《董夫人》就是代表。

《小城之春》导演:费穆  1948年

尽管《董夫人》被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评为“华语电影百佳”,但只在1969年在港台地区和国外被小范围点映,此后几十年里从未发行过正规音像制品,类似于今天的艺术电影,由于卖不出价钱,没人愿意发行。直到2009年,这部隐身许久的影片居然在网络上兜售起私刻的DVD版。叫卖它的人,正是影片当年的剪辑师。这次北影节,我们才能一睹一部上承经典国产片《小城之春》、下启“新浪潮电影”的真容。

电影的寿命其实很短,最多一两个月,观影结束后,这部电影就不再具有商业价值,至此被制作发行方打入冷宫,年代久远的电影之所以被留下多半是电影史研究家的功劳。那些被打入冷宫的胶片电影,复活的路径只有配备电影放映机的电影院,但是绝大多数电影院本质上以商业盈利为主,最新电影永远是首选,这点与放映老电影带来的微薄盈利相矛盾。除了少量的艺术电影院,会安排上零星的几场老电影外,这些老片重获天日多是各大电影节的致敬经典或大师纪念周年单元,那些被死死刻在胶片上的人、景、物、色、光、声才会再次在大银幕上神形再显鲜活如初。这些老电影再次复活在人们心中,就像当初那样的打动人心。

这一年,你在北京看了多少部老电影?


— 本期作者 

无语参

我的头像真不是普通的麻布

编辑 —

马乔

的地得检察官

请用钱践踏我的尊严,不要客气。


推荐阅读


为什么连环杀手的故事那么吸引人?

医学上有个专有病症名来称呼那些被杀人犯所吸引、崇拜罪犯,甚至不顾一切要嫁给罪犯的女人——“邦妮和克莱德症”,又称坏男孩控。


什么是“便利店成瘾症”?

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便利店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不惑】专栏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