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个熟悉的品牌——三星。
三星手机在中国,真的是十分尴尬的存在。
自从三星note7事件后,国人对三星就没了好感,虽然后来三星很努力地占有率重新拉回了1%以上。
但现在,它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也要关闭了。
前不久,三星正式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智能手机工厂,即广东惠州三星电子工厂。
可能有人会说,三星终于滚出了中国、三星不行了,干不过国内手机商。
但实际上,三星不仅不会完犊子,甚至还比国内很多的手机厂商活得更滋润。
这是为什么呢?
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吃完。
随着国内用工、生产成本的拔高,三星一直以来,都想把制造工厂向印度、越南等地转移,如今,三星终于得偿所愿。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所有三星手机基本都是印度、越南等地生产,一来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二来可以进军生产地所在市场,一举两得。
第二,三星不止卖手机。
很多人以为三星跟华为,都只是做手机的企业,但实际上,手机只是这两家巨头的“副业”。
就拿三星来说,在韩国国内,三星简直就是“无所不在”的存在。
韩国最好的酒店、医院、游乐园、保险公司等等...都是三星的。
而且这些年来,全球手机销量排名第一的,一直是三星,不是华为跟苹果。
第三,中美贸易战,给了三星另一个机会。
这要从中兴被美国制裁这一事件说起,当时三星有一个动作,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
在中兴在无法从美国进口芯片的痛苦中煎熬时,三星System事业部低调地联系上了中兴。
不为什么,就为了在系统芯片上挑战高通。
中兴跟华为的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手机厂商们,在面对制裁的不确定性时,拓展供应链、实现芯片供应商多样化,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如果三星这一步成了,相当于给自己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有人说,现在的国产品牌已经崛起了,但你把壳子一拆,里面很多的核心技术,还是被三星这样的科技寡头所掌控。
而且手机越高端,越会用到它们的东西。
而这些品牌不显山、不露水、不喊口号,这才是它们最可怕的地方。
因为它们看到的不只现在,而是未来。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大局观。
举个例子,有位酷爱下棋的大将军有一次路过一户挂着“天下第一棋手”牌匾的人家,就进去跟主人家切磋,结果三盘全胜。
他笑着跟主人家说,天下第一的牌匾可以摘掉了。
后来将军得胜归来,又找这个棋手下棋,结果连败三局,而且都是惨败。
将军很是费解,后来棋手说:之前输给将军三把,是因为将军即将出征打仗,不可损了将军士气,如今将军得胜归来,自然不用再隐藏实力。
可以说,如果棋手第一次跟将军下棋就杀得他信心全无,就不会有第二次对弈。
可见大局观之于人有多重要,特别是一家企业的领导人。
如果没有大局观,会更容易陷入管中窥豹的误区,就好比下棋一样,明明之前的部署已经让企业身陷险境,还想着能绝地翻盘。
那么,大局观作为一种领导力,它该怎样培养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个锻炼大局观的思维工具。
锻炼大局观的这个思维工具,简单说就是三句话:
先目的后措施、先分类后解决、先整体后细节。
有甲乙丙丁和小红,五个同事一起设计一次促销,他们讨论,应该给顾客送什么礼物。
甲说:“我觉得应该这样,顾客购买满1000,送价值100元的钢笔。我们重点讨论一下送什么牌子的钢笔吧。”
乙说:“现在谁还用钢笔啊,我觉得送个鼠标不错。”
甲为自己的主张辩解:虽然现在用钢笔写字的人少了,但100块的钢笔比100块的鼠标更有价值感啊。
这时候丙说:“满1000,这个门槛太高了吧,我觉得800块就差不多了,至于送啥,我觉得送张100块的券就行了。”
丁好不容易插上了话,他说:“太浪费了啊,100块钱就这么送给顾客,大家有没有想过成本?”
丁的发言立刻受到了其他三个人的反击,大家纷纷给他普及“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而这时,小红发言了,她说:“各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个问题吧。”
这次促销的目的是什么?
这次活动的预算有多少?
这次活动预期的销售提升是多少?
赠品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对这四个问题,很快大家就一一取得共识;
个别达不成共识的部分,可以交给更高一级决策。
干净利索解决了争议。
在这个过程中,小红正是运用了“大局观”:
先探讨和明确目的,再讨论具体措施;
先把问题按照目的、预算、目标和原则进行分类,再一个个解决;
先整体地定义赠品选择的原则,再进入具体选哪种赠品的细节。
一旦你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哪怕你不是职务最高的人,其他的同事,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你的思维轨道,听从你的安排。
此外,还有一个思维工具,那就是, “比你目前的级别高一级地去思考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基层员工主要考虑的是“完成当前执行细节”;中层考虑的是“完成某个任务或项目”;高层考虑的是“企业业务模式”。
如果你是基层,那么,一方面,你得从整个项目的高度,来看你目前的执行细节;
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拔高到“企业业务模式”的高度去想问题。
如果你是中层,那么,就不能满足于仅仅考虑“项目的进度”,而应该从“企业业务模式”的高度,去安排你的资源和进度。
当然,你是高层的话,也可以举一反三,尽量把任务安排清楚,让底下的人更好执行。
而不是笼统的说,这个任务,什么时候做完交给我之类的话。
说回三星,我们今天表扬三星,实际上是在鞭策自己。
在未来面前,中国永远要当一个学生,因为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