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绝美刷边本,值得收藏 ·  11 小时前  
当代  ·  攻玉之术 / ... ·  昨天  
做書  ·  手术前,领导让我把照片审好发给她 ·  2 天前  
文学音乐与朗诵  ·  飘雪的青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2月的10本好书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3-08 17:39

正文

12月你忙着年终总结没时间读书,1月你忙着立flag没时间读书,2月你忙着过年没时间读书,转眼间 ,2月已经过完,2021年已过去18.24%。

人间三月风渐暖,莫负春来好时光。都说春天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却也是读书 的好时节。 春雷惊蛰,万物复 苏,繁花渐次盛开,无论隆冬我们经历过什么, 这个 不可战胜的春天已经到来。 趁现在,在书桌边、在花园里、在草坪上,甚至在地铁上,品读一本好书吧。

赫尔曼·黑塞说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 所以,去阅读吧,去书中见更大的世界,去构筑你牢固而辽阔的精神王国,用书籍和知识 抵御外界的纷扰。

做書选书2月好书榜选择了以下十本好书,愿它们能陪伴你的春日时光。

01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作者: [日] 清水洁
出版社: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
译者:
王华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02
《李金发诗全编》

作者: 李金发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李金发诗全编》汇集了李金发自20世纪20年代从事创作以来的全部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异国情调·诗》《集外诗汇编》等等,附录收录李金发搜集整理的578节民歌《岭东恋歌》及陈厚诚教授整理撰写的《李金发年谱简编》。

时,编者为本书添加大量注释,既有外文词汇的鉴别、勘误和翻译,也有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李诗字词变化的考证与校正。

除诗歌作品外,本书还收录了李金发各个时期的生活照,具有搜集齐全、校勘精细、注释确当、史料翔实等特点,堪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翻译史、中西文学交流史等领域的第一手资料。


03

《廊桥夜话》

作者: 张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一个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是没有故土的。”《廊桥夜话》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著名海外华文作家张翎最新创作的小说,首次发表于《十月》杂志,甫一发表便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长江文艺》争相转载。

五进士村,位于浙南和闽北的交界处,它有与众不同的绿,也有难以挣脱的穷。杨家三代儿媳的进门,都与“瞒”和“骗”脱不开关系。李月娇趁着夜色,逃跑过两次,但两次都是自己回来的,为了一双儿女阿贵和阿意,从此心无旁骛,变成了阿贵妈。她的婆婆年轻时,十年内跑了三次,正因为她确定再美的山水也镇不住一个“穷”,所以格外仔细地盯住儿媳,掌控着家。阿珠,从越南来,不断以谎言自保,可回乡已是奢望。

“廊桥”既是中心地标,又是核心意象,它连缀起历史、现时和未来。


04

《坠落与重生》

作者: [美]米切尔·祖科夫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9·11的故事
原作名: Fall and Rise: The Story of 9/11
译者: 杜先菊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惊世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后9·11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05

《美国的反智主义》

作者: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译者: 张晨

《美国的反智主义》集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于一身,是一部关于美国知识分子及其批判者的经典著作。它出版于1963年,然而,几十年后乃至21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对科技的崇拜、失控的商业文化消费主义、教育的实用导向、对人文价值的轻视……层出不穷的民粹主义与暴力事件,说明反智主义的强度是周期性的,反智主义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由此,作者的叩问再次回响: “智识”该如何在人类文明中发展? 知识分子能够在社会上、政治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者将反智主义观点当成一条主线,以此来检视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多个不那么令人欣赏的层面。从美国的建国历程、宗教传统、政治体制、商业精神、学校教育,从绅士的没落、知识分子的疏离与服从等角度,对美国的反智主义根源进行了系统且富有历史深度的耙梳。


06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Women at Work: Interviews from The Paris Review
译者:
肖海生 等


《女性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编辑部自二〇一七年起推出的特辑,迄今为止已出版两辑。此次推出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篇目上有所调整,收录了十六位女性作家的访谈:玛格丽特 · 尤瑟纳尔、伊萨克 · 迪内森、希拉里 · 曼特尔、埃莱娜 · 费兰特、西蒙娜 · · 波伏瓦、珍妮特 · 温特森、伊丽莎白 · 毕肖普、玛丽莲 · 罗宾逊、简 · 莫里斯、多萝西 · 帕克、琼 · 狄迪恩、格蕾丝 · 佩雷、娜塔莉 · 萨洛特、尤多拉 · 韦尔蒂、安 · 比蒂、洛丽 · 摩尔。

作为《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本书的十六篇访谈也可以看作“对话中的散文”,既是极具水准的对写作技术的探讨,又涵盖了女性作家生活中那些细微却折射性格的细节:她何时确立写作的志向?她的文学启蒙是什么?在写作不同的写作阶段,她遇到的具体阻碍是什么?她如何面对外部否定和自我怀疑?她的同道人或格格不入的对手又是谁?她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关系如何?……


《爱如初见》


作者: Jordi Lafebre / [西]乔迪·拉菲布尔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原作名: Malgré tout
译者: 陈潇

在一座小城市里,安娜和佐诺在雨中漫步。他们都已经60出头,但依然魅力不减。他们相爱了快40年,但从来没有在一起。

安娜是一名退休市长,她十分热爱自己的市长工作,以至于在退休时还依依不舍。 泽诺是一名小书店老板,正考虑转让店铺。 他花了40年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物理学博士论文,题目叫作《逆流的时间》,他试图用“熵”来解释时间是可以逆流的。

一直以来,他们都以各种理由和对方保持距离。而现在,或许是他们重新开始的时候了。


08

《幻想图书馆》


作者: 寺山修司 (Terayama Shuzi)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幻想図書館
译者: 黄碧君

《幻想图书馆》是日本知名导演、诗人、作家寺山修司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代表作。

寺山修司说,书的价值,或许是为了从死去的过去中,找出活着的现在。

寺山修司他博览群书,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 在《幻想 图书馆》中,他谈狼人、变形漫画、头发、青蛙、娼妓、床等各种冷知识,其实也是在谈他自己的审美和趣味

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 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