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当事人有违法所得,除依法应当退赔的外,应当予以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
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国市监法规〔2022〕2号)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该局结合李XX在案件调查中积极配合调查并提供证据材料的实际,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玉红市监罚[2022]245号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李XX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其违法所得15900元
、对其罚款人民币600元,
并无不当
。
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3)云04行终111号
摘录如下:
……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7月16日红塔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区委总值班室电话通知:公安局转来的信息,在富然中心六楼的XX公司,怀疑传销。2022年7月26日、7月29日、8月3日,红塔区市场监管局三次到位于富然中心603室的
XX
公司
进行了现场检查,经初步核查认为
XX
公司
“零风险创业项目”的经营模式涉嫌传销行为,李XX参与了该项目,涉嫌存在参加传销的行为,该局于2022年8月26日立案调查。
经调查,查明
XX
公司
“零风险创业项目”的经营模式为组织者设立层级,通过发展人员,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9000元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李XX通过董X介绍参加了
XX
公司
的“零风险创业项目”,其中: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签了一份《投资认购合同书》、《承诺书》,查处时属于Ⅰ岗人员;用其丈夫段XX的身份信息签了一份《投资认购合同书》、《承诺书》,查处时属于Ⅱ人员;用其子段X的身份信息签了一份《投资认购合同书》、《承诺书》,查处时属于无岗人员。
李XX共计交纳了20100元认购款,认购“零风险创业项目”。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7月22日期间,李XX以自己的名义从
XX
公司
领取资金15000元,按公司规定交纳“税费”100元后,实际获得14900元;以段XX的名义领取自己1000元,共计获取15900元。
红塔区市场监管局认为李XX上述行为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根据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
第二款的规定,责令李XX停止违法行为,并拟给予其没收违法所得15900元及罚款600元的行政处罚,于2022年12月8日作出玉红市监听告[2022]245号《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并于同日送达李XX,告知其拟作出的处罚决定及其享有提出书面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
李XX提出陈述、申辩,未申请听证。
2023年1月3日,红塔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玉红市监罚[2022]245号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上述事实,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
第二款的规定,责令李XX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没收违法所得15900元及罚款600元的行政处罚。
该行政处罚决定于2023年1月4日送达给李XX。2023年1月5日,李XX申请分期缴纳罚没款,红塔区市场监管局同意其分六期缴纳,即:于2023年1月30日前缴纳2000元,于2023年2月28日前缴纳2000元,于2023年3月30日前缴纳2000元,于2023年4月30日前缴纳2000元,于2023年5月30日前缴纳2000元,于2023年6月30日前缴纳6500元。李XX于2023年2月6日缴纳2000元,其余罚没款逾期未缴纳。
李XX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向红塔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该人民政府于2023年5月11日作出玉红政行复决字[2023]第8号行政复议决定,决定
维持
红塔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的玉红市监罚[2022]245号行政处罚决定。2023年5月31日,李XX诉至一审法院,请求:一、撤销红塔区市场××号××区人民政府作出的玉红政行复决字[2023]第8号行政复议决定;二、判令红塔区市场监管局、红塔区人民政府赔偿其财产及精神损失共计40000元。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查处传销行为。红塔区市场监管局是合法的行政执法机构,全面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行政管理职责,其对发生在红塔区辖区内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的行为具有行政处罚权,是适格的执法主体。《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本案中,红塔区市场监管局所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
XX
公司
“零风险创业项目”的经营模式为组织者设立层级,通过发展人员,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9000元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根据上述规定,
XX
公司
的“零风险创业项目”经营模式构成传销。李XX以自己、丈夫段XX、儿子段X的名义三次与
XX
公司
签订《投资认购合同书》、《承诺书》,认购“零风险创业项目”,通过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并领取收益,其行为构成参加传销的违法行为。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行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
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有违法所得,除依法应当退赔的外,应当予以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该规定,李XX加入
XX
公司
“零风险创业项目”并获利15900元,其参加传销的行为应当给予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红塔区市场监管局对李XX作出的玉红市监罚[2022]245号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处罚适当。红塔区人民政府对李XX的复议申请所作出的玉红政行复决字[2023]第8号行政复议决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驳回李XX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李XX负担。
……
经本院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与一审法院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一致,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国务院令第444号)第四条、第八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查处传销行为,并有权依法对传销行为实施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予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等行政管理措施或行政处罚措施。因机构改革,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已并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据此,红塔区市场监管局系其辖区内行使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传销行为进行查处职能的合法机关,系本案行政处罚事宜适格的执法主体
。
该《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本案查明的事实能证明
XX
公司
“零风险创业项目”经营模式为组织者设立层级,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其行为已构成传销行为。
李XX在庭审中自述
XX
公司
法定代表人舒X拿了两份《“零风险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给其,经审查该《报告》内容系明显的传销模式文件,因此,李XX完全知晓《报告》内容。
李XX在知晓《“零风险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的情形下,以自己、丈夫段XX、儿子段X名义三次与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