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中国志怪式《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
飞头獠,一种神话中的妖怪。
他们白天与普通人无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他的头与身体分离,头分离以后两只耳朵就变成了翅膀,自由地飞翔在外面的世界。
黎明时分它会飞回并与身体合二为一。
当卫东青第一次听到飞头獠的故事时,就深深地被影响了。
他说他自己就像是那“飞头獠”,在现实和梦想间游走。
“从小就喜欢听父亲讲的鬼怪故事,
第一次听到飞头獠,就大为惊叹、好奇,
以至于许多年来暗暗向往,
祈求自己某个夜晚,
头身分离,双耳为翅,飞出窗外……”
卫东青,西安平面设计师协会理事,忒色西安文化品牌创始人。获得过中国广告节吉祥物一等奖、西安城墙旅游特别贡献奖、韩城市五四优秀青年、西安非物质文化传承-文创最佳贡献奖。出版散文集《西藏十五日》《写给男孩菠菜的信》;文绘集 《过我眼即我友》;手绘作品《忒色西安》《咥在西安》《忒色陕西》《回坊上》《溥彼韩城》《党家村》《河山之阳》《日光之城》《唐长安城》《侬好上海》等。
卫东青就像是一个永远都死不了的飞头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他创立文化品牌,带领团队创作城市手绘地图,为家乡献礼,为儿子写信出书……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
不是没有迷茫过,只是从未放弃!
卫东青说: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飞头獠,只有在晚上我们可以幻想我们自己的世界,但很多人的梦想都照进不了现实,很多人的梦想都会死在路上,就像飞头獠。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一直希望我自己是一个真实的飞头獠,一个永远死不了的飞头獠,永远都能飞翔的感觉。
”
写诗是他的梦想,在他不安分的身体中,迸发出了无数的诗情画意,这些都汇聚到了他的新作《飞头獠》中。
“我为自己这本诗集取名《飞头獠》,
或许是故弄玄虚,或许是想提醒这芸芸众生——
人人皆为飞头獠而不自知。
是的,他有两个世界,
人世中勤勉低微,鬼怪里恣意翱翔。
我更想说的是飞头獠其实是每个人的梦想,
而多数人却视它为鬼怪而远之、惧之、唾之。”
究竟该如何定义这本《飞头獠》?
诗?
画?
散文?
似乎都是,似乎又都不是。
无限的定义等于没有。
它自成一派,有诗情画意,也有生活日常;
有独特想象力,也对人生的感悟。
这是一本只说家常话的诗作集,有趣有味;
也是一册人生百态的画集,至情至性。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为标志的新阅读时代,就连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都碎做四散的残片。
卫东青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些生活的碎片,以诗之名,书写生活。
他的诗,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
还写得酣畅淋漓、恣意洒脱。
就连书中的插画也延续了这种“碎片化”,非常有意思。
除了作家高建群、叶广芩的亲笔力荐,还有中国哲理画创始人王家春、畅销书作家二冬等72位作家、画家、设计师唱作人,共同绘制的127幅全彩插画。
“希望所有怀着梦想的人
在生活中留上一扇窗,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都不让梦中的‘飞头獠’迷路。”
对于擅长绘画的卫东青来说,写作更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把它们嵌入到日常的饮食起居当中。
随着岁月的推移,变得枝叶丰茂。
卫东青在后记中提到他小时候和姐姐一起买《顾城的诗》,并摘用了顾城的诗句:
从那时起,他一直都在寻找一盏灯。
这盏灯就是卫东青的“飞头獠”,是诗歌中寄寓的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对跨越白天与黑夜、灵与肉、阴与阳、黑与白、俗世与内心、现实与想象的渴望。
就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外表看起来简洁纯净的白色封面展开,背面却是一张超大的飞头獠海报,满版的红色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透过纸背,看到一颗赤子之心。
唐长安城是是隋朝和唐朝的首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
那是一座繁荣的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妖猫传》中的唐长安城盛景
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显示出古代中国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可惜,战火、历史,让这座古城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唐朝末年,唐长安城被后梁太祖朱温下令拆毁.......
一座古长安,就这么消失了......
虽然唐长安城消失了,但如今有人用画笔还原了盛世长安原本面貌。
他就是卫东青。
这一次,仍旧是带着对西安的那份热爱以及心心念念的长安情结,卫东青和他的团队历时一年又六个月,将《唐长安城》描绘在了22.6平方米的白纸上。
▲《唐长安城》局部
他们画了大明宫、太极宫,画了曲江池、太液池,画了兴善寺、玄都观,画了完整的小雁塔和十层的大雁塔,画了东市、西市,画了凌烟阁、两仪门,画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画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幅首份《唐长安城》彩铅纯手绘图完稿时作品幅面为2米*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