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行情为何屡屡出现?春季行情,A 股市场的经典“日历效应”之一。回顾过去 16 年(2009-2024 年),A 股竟然出现了 14 次春季行情,只有 2015 年和 2022 年例外。
启动时间各有不同,若前一年的三四季度表现不佳,春季行情往往提前;反之,若表现良好,春季行情则会推迟。平均持续 42 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 18.1%。
春季行情的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从政策层面看,岁末年初的重要会议频繁召开,政策利好不断,市场情绪自然高涨。比如“四万亿”计划、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等,都为春季行情注入了强劲动力。
流动性方面,年初信贷投放高峰,资金利率下行,流动性宽松常常推动行情启动。再从宏观基本面来看,春季正值业绩真空期,宏观高频数据对 A股走势有着重要指引。2025 年3 月4-5 日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顶层设计有望释放积极信号,市场情绪或将提前启动。
投资与投机,究竟有何不同?在财经领域,投资和投机虽然都追求利润,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投资是为了获取长期的财务回报,资金投入到具有潜在价值的资产中。
投资者关注的是资产的基本面,比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前景,目的是通过长期持有实现增值。投资风险较低,回报相对稳定,投资者通过长期持有分散风险,还能享受资产增值和股息分红等收益。
而投机则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取利润,依靠对市场波动的预测进行高风险交易。
投机者不关注资产的基本面,只关注市场短期走势和价格波动,目的是快速买卖资产获取短期利润。投机风险高且不确定性大,需准确预测市场短期走势,承担市场波动带来的价格下跌和流动性风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高手可以根据牛熊切换不同交易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某一时间只能选择一种交易模式。操作模式内没有合适买卖点时,选择空仓,才能有效控制回撤,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每种交易模式都有特定的适应条件和操作技巧。牛市中,趋势跟踪交易模式是抓住上涨机会的利器;熊市中,逆势交易则能利用市场波动进行短线操作。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市场走势,设定具体的买卖点和止损点,充分控制风险。在没有合适买卖点时,空仓是明智之举,避免在市场不明朗时盲目交易造成损失。
如何构建确定性收益组合?构建确定性收益组合,首先要对市场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了解春季行情的特点及驱动因素,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判断市场所处阶段和未来趋势。
资产配置是构建确定性收益组合的关键。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分配资金到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基金等。2025 年的春季行情中,科技中小盘有望崭露头角。小盘股市值小,资金利用率高,弹性相对较大;流动性宽松时,资金成本降低,利好盈利复苏。当前,我国社融仍处于下行周期,信用环境更适合小盘风格。
除了资产配置,选择优质投资标的也至关重要。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选择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行业前景好的公司。投资基金则要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历史业绩和管理能力。
在构建确定性收益组合的过程中,还需不断监控和调整组合。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资产价格波动,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可能偏离初始目标,要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组合符合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面对春季行情,投资者需深入了解市场规律,明确投资与投机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科学构建确定性收益组合。同时,保持理性和冷静,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控制风险,才能在市场中获取理想收益。共勉,其他的下次再讲。
1月31日19:00,破竹直播间,来和上海交大经济学博士老马识途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