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菁城子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菁城子

说话的传统,塑造了独特的不列颠

菁城子  · 公众号  ·  · 2017-12-30 07: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民族情感是这个世界最普遍的情感。此种情感稍一膨胀,往往造成有趣的自大现象。


比如说,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这是法国作家都德说的,不少中国学生信以为真。可听过法语的人都知道,法语呼噜呼噜地,好似喉中有物,欲清嗓而不能。这居然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反正我不敢恭维。


很多德国人自夸,说德语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其实,对德语有了解的人知道,德语的语态层出不穷,还有让人头大的阴性阳性,看似严谨,损害表达,远远说不上优点。因为有了民族情感,明明是缺点的东西也说成优点。


近期,我读《自由的基因》这本书,作者丹尼尔·汉南是英语的鼓吹者。他发明了一个词叫: 英语民族 ,也就是英美加澳新这个文化圈,大谈英语民族优越性,简直自大到极点。


有趣的是,作者赞美英语,几乎不谈什么腔调,怎样优美,怎么有品位。他只讲一条: 英语是自由民族的语言 。英语是自由观念的载体。同时也是捍卫自由的工具。


听起来很是莫名其妙,可是仔细读下来,你会发现:此人并非胡说八道。丹尼尔·汉南是英国历史学家,宪政学者,他对英语的解析,有助于理解英国历史和这个民族的传统。


首先,英语一直是平民语言。英国最早的民族是盎格鲁-萨克逊部落,他们带来英语最早的词汇。表示关系的人称( me,you ),身体部位的 ( eye,nose,mouth ) 、生活必需品( food,water ),这些古英语词汇千年不变,非常稳定。除此以外,就是 sheep,wood,field,work 这些生活常用词,它们构成英语词汇的基础。


再往后,有北欧人带来的海洋词汇,基督教带来宗教词汇,吸收最多的是 angle 这类常用词。英语是典型的演进型语言,它的每个发展,都是本着拿来主义,实用主义,而不是人为的生造。


诺曼征服后的英国,上层贵族使用法语,教会使用拉丁语。平民还在使用英语,并且还在吸收各路词汇,只要实用,来者不拒。比如说,盎格鲁-萨克逊英语原来有 king 一词,后来吸收法语  royal  这样的词,丰富了英语词汇量。


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与欧洲隔阂,自觉使用本土英语。平民化、生活化的英语得到很大发展,英语成为主流。当然,这时的英语和今天英语还是有很大区别,它的语言风格却很清晰。和法语、西班牙语相比,英语简洁明练,绝少晦涩。晦涩的长单词基本源于外语,只用于专业领域,一般人几乎用不到。


直到今天,英语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形成一支勃勃生气的英语分支——美式英语。美式英语更加通俗简洁,表达方式更为灵巧直接。特朗普平时用的英语,小学四年级学生都看得懂——这丝毫不影响特朗普想表达的内容。


说了半天,这些优点和所谓“自由”有什么关系?不用急,论述马上开始。


由于来源丰富,词源开放,这导致英语词汇量巨大。 英语词汇量是法语的两倍,西语的三倍,并且还在源源生长。巨大的词汇量, 为民众自由表达提供了便利。英国小说家奥威尔在《1984》说,统治者想控制思想,往往从语言开始。他们给词汇规定含义,使其干瘪乏味,思想也就掉到对方的体系里,失去生命力。英语生命力旺盛,改造旧词,创造新词的能力很强,这为民众充分表达创造了条件。


英语的简单和平民化,也是一大优势。要知道,观念领域的妖言惑众,总是从词义含糊,故弄玄虚开始。他们说着民众听不懂的黑话,兜售反常识的东西。这也是很多人批评德语的理由。大量德语词汇由学者创造,佶屈聱牙,和民众生活关系不太大。语言脱离地面,思想就难得到检验。德国人喜欢说,哲学是用德语写成的。这其实不是优点,而是应该反思的缺陷。


英语的特色就是简单和生活化。它不是语法学家、语言卫道士的发明,也不是作家或知识分子的特殊领地。英语属于普通民众,它是捍卫常识的用力武器。


这些解释有没道理?我认为很有道理。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英国是自由主义的发源地,英语是表达这些观念最早,也是最准确的载体。


人身自由,私有财产,契约,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陪审团,这些都是英国本土特色的观念。这些观念形成,并非源于生造,而是英国社会生活的传统。使用这些英语词汇,含义准确,不容易扭曲。长期使用这些词汇,就潜移默化接受词汇背后的价值观。


比如说,汉语“私有财产”很大程度包含着贬义。而英语的 private property 只是中性甚至带正当性的表达。英国传统社会有许多个人和自由元素,这些都在词汇有体现。在其他民族语言,甚至根本找不到,只能借助蹩脚的翻译。


伴随英帝国的辉煌,英语传遍世界,成为强势语言。全世界互联网一半以上网页都使用英语,基础服务语言都用英语交流。全世界90%的科技期刊和报文章,都是用英语写作。你想了解科技世界,英语是必须迈过的门槛。


很多人说,中国经济必定崛起,汉语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老外都学中文,为什么我们要学英语?


学习英语首先是 思维矫正 的过程。它让你接受一种语言训练:时态鲜明,逻辑严谨,对词汇有明确的形容和限制。拉丁语系里,英语的这项特点不是最鲜明的,却是最简单易懂,最适合初学者的。可以说,英语是走进欧洲语言世界最低的门槛。这些思维训练,恰恰是中国人缺乏的。


今天英语世界的重心是美国,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有数亿英语学生,很多年轻人已能熟练使用。随着新生代人口增加,这样的人群将大量涌现。中国会成为英语“第二语言人口”最多的国家吗?我认为会。面对有史以来最接近“世界语”的一门语言,没有什么理由去拒绝。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聊天,谈起英语。和多数中国人一样,我的英语基本只会读写,一开口就歇菜。如何提高口语水平?朋友推荐的学习软件“英语流利说”,这款软件连岳那里也推荐过,想不到身边已经有朋友在用。

英国是我赞赏的国家,英语民族是我很喜欢的文化,写这篇文章,使我有机会谈英语演化进程,展示“自发秩序”的魅力;另一方面,把好产品推给读者,我也很乐意。

说说我的使用体验吧。和刚入大学一样,先做 水平测试 ,根据结果和学习目的匹配相应的课程。



懂你英语的交流性很好,AI技术能对你的发音及时纠正和反馈,尤其听一句然后复述一句的部分。听力口语同时测试不说,还考验对听到英语的反应能力,这是向Native speaker靠拢的关键因素,不止是发音准确,语法正确,最关键的是要降低听到英语后在脑海中的反应速度,不要有“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过程,而是直接理解。

学习数据可以在自己的账号实时看到,可以根据学习数据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模式:



课程会对读音直接打分,读错的地方会有标记:绿色是正确的,黑色是一般,红色是错误的。



我选的课程是 499元半年 ,平均每天2块多,价格不贵。一开始担心坚持不下来,大概是考虑到这点,购买课程之后,懂你英语将免费赠送价值66元/月的班主任督学服务,这对于前期习惯的养成,还是相当管用。此外,还可以就课程疑问向老师提问,也可打卡监督学习。



目前,我在懂你英语学习,希望课程结束之后能有小成。这门课程对勤奋力学者有奖学金。购买半年课程,总学时超90小时,学习和效率达标者,将获 学费全额退还 。根据官方数据,已经有超过40%的学员拿到学费。


学习英语是矫正思维习惯的过程,获取全球讯息的工具。日常学习,我经常需要看海外新闻和视频,却苦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向上登一步,能力多一些,眼界知识就更宽广一些。这是我近几年的体会。现在每天都在积累,长期就有收获。

↓↓↓ 购买链接在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