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江日报  ·  这张14年前的试卷,你做过吗? ·  21 小时前  
长江日报  ·  这张14年前的试卷,你做过吗? ·  21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雨雨雨!武汉未来几天阴雨天“包场”! ·  3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上新啦!武汉又一批公租房开始配租登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限时团购】哀伤治疗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 国际哀伤治疗领军人亲授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4-09-14 19:00

正文


丧失(loss)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部分,丧失挚爱的亲人更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图源/知乎

哀伤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指因为失去所爱的人或事物而引起的反应。

广义的哀伤泛指任何一种丧失带来的哀伤,如亲友的死亡、离婚、截肢、堕胎、失业、高考落榜等等。

而狭义的哀伤专指因死亡事件而引起的哀伤反应。

大量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在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群中,大约 10%-15% 的患者内心深处是没有处理好的哀伤。

原价 1520 元,团购价1320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哀伤的五个阶段

在我们的既定概念中,哀伤总是与悲伤相混淆,但其实哀伤包含 悲伤 (grief)与 哀悼 (mournning)两个方面的反应,是指人们在失去某人、某物时产生的正常情感反应。

哀伤的产生大多会伴随着生命转变,人们最开始会陷入一段巨大的失落中,在经历了一段混乱与调适之后,最终度过急性哀悼期,到达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般会经历这五个阶段:


否认 denial: 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愤怒 anger: 反击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讨价还价 bargaining: 试图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亲人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

沮丧 depression: 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

接受 acceptance: 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经历全部5个阶段,这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处境的手段。

一般正常的哀伤反应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缓解,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终接受的状态。但是有些人在哀伤与丧失的初期或过程中就表现出比其他人更高的痛苦水平,而且这种痛苦水平往往是失控的,就有可能发展出 复杂哀伤或延长哀伤障碍(PGD)

他们留恋丧失, 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 。”

👇点击试听,了解哀伤五个阶段👇

推荐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经历丧失后与自我和解的道路。

主人公Lee因为在家中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名也不用背,从审问室出来,Lee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就企图自杀。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妻子无法原谅他,并与他离婚了。失去了父亲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他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死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近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

这种「走不出」的境遇,像一个沼泽,困住人们的大脑。

研究者认为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 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

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死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他们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

如何鉴别复杂哀伤?

虽然哀伤行为在许多时候和抑郁很像,但事实上,复杂哀伤有其独特的特点:

自尊
哀伤并不会导致自尊的丧失,但这个问题却在临床抑郁症中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丧亲者在丧亲后不会失去对自己的尊重,如果出现也是暂时性的。
内疚
丧亲者体验到的内疚往往是与丧失某些特定方面相关的,而非影响到各个方面的自罪感。

弗洛伊德认为,处于哀伤 中的人觉得世界看起来可怜且空虚,而处于抑郁中的人则认为自己很可怜且空虚。

鉴于复杂哀伤的症状与DSM其他的诊断类别中描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复杂哀伤常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适应障碍或人格障碍,但临床实践和实证研究都发现 他们并不能完全准确描述复杂哀伤的症状。

复杂哀伤的诊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复杂哀伤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十分普遍且重大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哀伤对于人们影响程度。

眼泪并不会消失,悲伤也不会就此殆尽,而是滞留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成为一个未完成的事件,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一些莫名的情绪及生理问题。

—— 罗伯特·A·内米耶尔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

简单心理Uni精心研发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特别邀请全球哀伤疗愈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对课程进行研发和讲授,期望打造出一个了解、学习、应对丧失与哀伤的场域。

原价 1520 元,团购价1320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哀伤干预领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

长久以来,咨询师们都很少接受应对死亡、丧失的专业培训,对理论不熟悉,更加无法精细地为来访者提供有效干预。

但是在国际上,哀伤干预领域已经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并积累了许多先驱的探索、实践和理论成果,有相对成熟地干预策略和技术。

其中,内米耶尔作为该领域的代表人物,提出并推广了 意义建构 的概念,在过去20年间对哀伤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罗伯特·A·内米耶尔

罗伯特·A·内米耶尔的荣誉与成就

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他是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被称为当代教科书式的心理治/疗师。

曾担任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 (ADEC) 主席,以及死亡、临终和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

目前,他担任 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P I )的院长, 该学院 在哀伤咨询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继续教育, 专注于帮助、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生活教练、牧师,以及其他与努力重建自己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士建立专业能力。

为表彰他的学术贡献,他被孟菲斯大学授予 杰出教师奖 成为 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部的会员 并被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授予 终身成就奖

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 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哀伤咨询中

罗伯特博士还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咨询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包括《咨询丧亲者和悲伤的创造性实践》、《表达艺术:创造意义的实践》等,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专家、学者、老师。

注:罗伯特·A·内米耶尔著,豆瓣评分8.3

他认为意义重建时丧失个体需要面对的重要过程。像所爱之人离世这样未能预料到的、与预期不一致的事件发生时,个体需要重新定义自我,并且重新学习学习在没有逝者的世界里继续生活。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的大师,与简单心理Uni合作的这门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的时间恰好是在2022年12月国内疫情开放之际,老爷子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并专门录制的教学视频,里面 融入了一系列哀伤干预策略和技术, 期望帮助人们重建意义,协调生者与亡者之间的持续性联结,修复破碎的人生故事,继续人生的旅程。

原价 1520 元,团购价1320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这门课学什么?

本课程以 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 为基础,以 重新建构生命意义 作为 解决哀伤问题、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方式。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理论讲解与案例相融合,循序渐进深入:

模块一:评估和处理中国人的哀伤与丧失

  • 从哀伤理论角度探索人们的丧失体验
  • 阐述适应性哀伤的本质:重建意义世界
  • 延长哀伤障碍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 疫情相关的哀伤临床筛查评估工具、独特因素分析及重建意义干预措施
  • 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对哀伤与丧失的文化独特性
  • 咨询师/治 . 疗师本人应对哀伤如何进行自我照料

模块二:依恋取向的哀伤疗愈

  • 生者与逝者之间重建持续联结以达到适应悲伤的目标
  • 运用丧亲的双轨模式进行个案概念化
  • 探索哀伤与丧失中的未完成事件,运用关系之树、空椅子、想象对话等技术有效干预

模块三:重建意义——整合丧失、疗愈创伤

  • 打造安全基地:哀伤疗愈师的“临在”性立场
  • 体会和辨别干预过程中的“在场”和“不在场”
  • 跨流派哀伤干预中的增强“临在”的技术
  • 评估创伤性丧失的工具和量表
  • 艺术相关技术辅助疗愈哀伤,包括虚拟梦境故事等

👇上下滚动查看课程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