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he Plant Journal
上最新发表的研究中,一项突破性的发现解开了聚合草(
Symphytum officinale
)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生物合成的独特双酶机制,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复杂性,还为农业作物改良和降低植物毒素开辟了新途径。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类由特定植物合成的含氮次生代谢产物,以其独特的吡咯啉环结构而闻名,在植物化学防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抵御食草动物和病原体的侵害。然而,它们也具有显著的毒性,能够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危害,尤其是通过食物链摄入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对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还对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图1 推测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生物合成途径
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高亚精胺氧化酶(HSO)同源基因
SoCuAO1
和
SoCuAO5
,它们在聚合草的不同器官中独立参与PAs的生物合成。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他们鉴定并确认了两个同源基因
SoCuAO1
和
SoCuAO5
作为高亚精胺氧化酶(HSO)的候选基因。
SoCuAO1
和
SoCuAO5
与聚合草中PAs生物合成关键酶HSS(
SoHSS
)的具有一致的共表达模式:
SoCuAO1
在幼叶中表达,而
SoCuAO5
在根中表达,而PAs主要在根部和幼叶中产生,表明它们在PAs生物合成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图2)。此外,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SoCuAO1
和
SoCuAO5
与已知的HiHSO聚类,为它们在PAs生物合成中的潜在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2:RT-qPCR分析,在PAs产生和非产生组织中,
HSS
和
CuAOs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2.
SoCuAO1
和
SoCuAO5
的体内功能验证
通过RISPR/Cas9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些基因在PAs合成中的关键性,为操纵药用植物中的PAs含量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研究人员发现
SoCuAO5
基因敲除对会导致Hspd在这些毛状根株系中显著积累,而PAs则完全检测不到。这种显著的底物积累和产物缺失,为Hspd向PAs转化的关键步骤提供了直接证据,确认了
SoCuAO5
在PAs生物合成途径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图4)。此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株系进行的代谢分析,进一步证实了
SoCuAO5
在催化Hspd形成PAs中的独特功能。
SoCuAO5
基因敲除后的再生植物在未开花阶段未检测到PAs,但在开花阶段,在花和幼叶中观察到了PAs的合成,
SoCuAO1
过表达后导致具有不同立体化学特性的PAs的产生(图5),表明
SoCuAO1
在特定组织中可能具有补充功能,为理解草本聚合草中PAs生物合成的复杂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图4
SoCuAO5
基因敲除毛状根中Hspd和PAs水平
图5
SoCuAO5
基因敲除后植物再生过程中PAs的分析
通过对SoCuAO1和SoCuAO5进行细致的酶动力学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两种酶对特定底物Hspd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尤其是SoCuAO5表现出比SoCuAO1更高的催化活性,此外,其催化活性还受到底物浓度的反馈调控(图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鉴定了SoCuAO1和SoCuAO5作用于Hspd后产生的反应产物,确认这两种酶能够有效催化形成吡咯啉生物碱骨架的关键中间体,即单环N-(4-氨基丁基)吡咯啉离子和1-甲酰吡咯啉的两个立体异构体(图7)。相比之下,SoCuAO2并不参与PAs生物合成,这进一步凸显了SoCuAO1和SoCuAO5在PAs生物合成中的独特作用和它们与其他CuAOs在生化特性上的差异(图7)。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聚合草PAs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作用的理解。
图6 SoCuAO1、SoCuAO5和SoCuAO2与不同底物(Hspd、Spd、Put)反应的酶动力学特性
图7 通过GC-MS分析,展示了SoCuAO1和SoCuAO5孵育后的反应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