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肿瘤频道
医学界肿瘤频道是领先的肿瘤领域专业媒体,我们传播国内外前沿学术动态,提供有用、有趣、有态度的专业知识,报道领域内发生的新鲜事。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肿瘤频道

液体活检和PET/CT衍生参数作为晚期EGFR突变NSCLC奥希替尼治疗的预测因素

医学界肿瘤频道  · 公众号  ·  · 2025-03-23 19:35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奥希替尼治疗晚期EGFR突变NSCLC:液体活检与 18 F-FDG PET/CT预测价值的深入剖析


随着对癌症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及靶向治疗的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已显著改善,并推动了“致癌基因成瘾”概念的提出。在目前已知的分子驱动基因中,EGFR激活突变是晚期NSCLC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并且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尽管第三代不可逆EGFR-TKI奥希替尼现已成为晚期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仍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及疾病进展。此外,部分患者对奥希替尼治疗缺乏临床获益。


近年来,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液体活检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中EGFR突变动态变化,已被证实可作为预后不良指标及疾病进展的动态监测工具。此外,采用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 F-FDG PET/CT)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可进一步反映EGFR-TKI的疗效。基于这些技术进展, Clinical Lung Cancer 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系统评估液体活检与PET/CT等非侵入性手段在预测奥希替尼疗效中的作用,并探索循环分子特征与代谢参数的整合应用价值。 研究拟通过动态监测ctDNA中EGFR突变丰度变化,结合PET/CT参数(如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建立多维度预测模型,为优化晚期EGFR突变NSCL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图1 研究封面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纳入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包括既往未接受过TKI治疗的患者(队列1)和在一线治疗后进展且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队列2)。 这些患者符合奥希替尼的标准临床实践治疗条件,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PD)。研究未设定最大治疗持续时间,若研究者判断存在临床获益,患者可以在RECIST v1.1定义的PD后继续治疗,无论是否接受局部治疗。


样本收集和 ctDNA分析
在奥希替尼治疗开始时(基线,t0)、治疗后15天(t0+15)和治疗后1个月(t1)时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所有血浆样本均通过高灵敏度的数字滴度PCR(ddPCR)技术筛查EGFR激活突变。如果患者的血浆样本中检测到EGFR激活突变,则定义为“脱落者”。阳性判断依据为等位基因频率(AF)>0.1%,ctDNA清除定义为在选定时间点未检测到突变。


治疗结果评估

影像学评估基于全身CT扫描和脑部MR成像(对于已知脑转移的患者),在基线和每3个月进行一次。根据RECIST 1.1标准定义了真实世界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代谢反应率(MRR)、无进展生存期(PFS)、第二次PFS(PFS2)、持续缓解时间(DOR)、治疗持续时间(DOT)和总生存期(OS)。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t1-PET)和疾病进展不适宜局部治疗时进行 18 F-FDG PET/CT扫描。数据重建采用Q Clear算法,图像校正包括注射剂量、示踪剂衰变、患者体重和衰减校正。重建的PET图像由两位核医学专家独立评估,目标病灶定义为基线18-FDG PET上最活跃的肿瘤病灶。




研究结果


一、患者特征
2018年5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研究前瞻性纳入了72例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其中队列1(TKI初治)63例,队列2(一线TKI经治)9例。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检测样本方面,39例、30例和3例患者分别通过组织活检、细胞学标本检测以及液体活检检测到EGFR突变。检测技术方面,15例患者通过二代测序(NGS)进行诊断性EGFR检测,其余57例患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进行检测。



二、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奥希替尼口服治疗(80mg,每日一次)。中位随访时间32.9个月(95%CI,30.3个月-43.2个月)。整体队列中,奥希替尼治疗后的ORR为78%,其中有43例患者出现PD(队列1,n=34;队列2,n=9)。疗效结果见表2。


表2 疗效结果汇总


队列1的中位PFS(20.0个月 vs 7.1个月,P=0.004)、PFS2(27个月 vs 19.8个月,P=0.025)、DOT(16.4个月 vs 7.4个月)和OS(35.2个月 vs 20.6个月,P=0.009)均显著长于队列2。获得疾病缓解[含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位OS显著长于获得疾病稳定(SD)或PD的患者(总体队列:35.2个月 vs 15.8个月,P=0.018;队列1:35.2个月 vs 15.0个月,P=0.110;队列2:26.5个月 vs 9.9个月,P=0.022)。


43例患者出现PD,疾病进展部位见表3。PD患者中有38例(88%)患者发生系统性进展:17/38(45%)接受化疗,7/38(18%)参加临床试验,14/38(37%)死亡。化疗方案包括:12/17(71%)使用卡铂-培美曲塞,3/17(17%)使用卡铂-依托泊苷,1/17(6%)使用卡铂-吉西他滨,1/17(6%)使用顺铂-培美曲塞。


表3 奥希替尼治疗后进展部位



三、基线特征与奥希替尼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者还针对患者基线特征与奥希替尼治疗效果(包括ORR、DCR、中位PFS和中位OS)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图2 患者临床特征与PFS和OS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 EGFR激活突变类型与ORR的相关性


队列1:EGFR激活突变类型与ORR显著相关(L858R vs ex19del,64% vs 91%,P=0.015)。


  • 别与中位PFS的相关性


总体人群:女性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男性患者(23.3个月 vs 9.5个月,P=0.003)。


队列1:女性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男性患者(30.3个月 vs 9.5个月,P=0.007)。


  • 吸烟状态与中位PFS的相关性


总体人群:当前/既往吸烟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从不吸烟者(9.0个月 vs 20.0个月,P=0.050)。


队列1:当前/既往吸烟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从不吸烟者(11.6个月 vs 29.2个月,P=0.032)。


  • 性别与中位OS的相关性


总体人群:女性患者的中位OS显著长于男性患者(41.0个月 vs 20.6个月,P=0.001)。


队列1:女性患者的中位OS显著长于男性患者(46.8个月 vs 24.4个月,P=0.004)。


  • EGFR激活突变类型与中位OS的相关性


总体人群:L858R vs ex19del的中位OS分别为20.8个月 vs 36.3个月(P=0.029)。


队列1:L858R vs ex19del的中位OS分别为17.7个月 vs 37.5个月(P=0.00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