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字路口Crossing
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在「十字路口」关注变革与机会,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形容苹果公司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MLLM)不确定性研究 ... ·  18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今日推介(第1614期):顺序组合最优传输的 ... ·  3 天前  
十字路口Crossing  ·  「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AI ... ·  3 天前  
十字路口Crossing  ·  「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AI ... ·  3 天前  
量子位  ·  OpenAI强化微调登场:几十条数据o1-m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字路口Crossing

「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AI 时代的增长黑客修炼指南 | 对话王博龙

十字路口Crossing  · 公众号  · AI 科技媒体  · 2024-12-08 16:31

正文

🚥 年底,十字路口推出一系列总结与复盘内容。在 AI 席卷的 2024 年,「增长」依然是创业者最关注的核心话题,因此也成为我们年底系列内容的重要篇章之一。

「增长像是一场智力游戏,痛感很真实,爽感也很明显。」

在商业世界中,万变不离其宗:做好产品,卖好产品。在互联网语境下,「增长」就是「卖好产品」的另一种表达——让产品从 0 到 1,从小众迈向规模。

本周十字路口邀请到的王博龙,正是这场增长游戏中的高手。从美团到淘宝,从小红书到自主创业的「会读」,他用独特的增长思维多次将产品打造成爆款。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与博龙深入探讨增长黑客的实战心法,重点聚焦两个维度:如何为 AI 产品做增长,以及如何借助 AI 来助力产品增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探讨了超越方法论的成长心态——这种坚韧的心态跨越时空与周期,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一种能量。

无论你是产品人、创业者,还是对增长感兴趣的新人,相信本期内容都能给你带来启发。


微信收听播客:

小宇宙收听播客:


「会读」的三阶段增长之路:从用户裂变到 KOL 带量

🚥 Koji

本周十字路口的嘉宾王博龙是我们认识的一位增长高手他曾在美团、淘宝、小红书负责增长,而他自己创办的「会读」也曾通过增长思维成为当年现象级的产品

今天我们将和他一起聊聊,探讨他眼中顶级增长黑客们的共同特点、方法论,以及可能比这些都更重要的——顶级增长黑客们的心态。


👦🏻 王博龙

大家好,我叫王博龙。我是龙年出生,今年也是本命年。之前在美团、淘宝和小红书都从事过电商增长工作。在交易平台上,我经历了从早期用补贴和投流换增长,到中后期靠域外生态和厂商合作做增长,再到后期通过人群细分版本做增长的完整过程

现在出来后,经常和以前的同事交流,发现在 APP 里做短视频频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增长方式。今年开始,他们也在尝试通过短剧来实现增长。因为平台本身用户价值 LTV (Lifetime Value:一个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或收入)比较高,所以业界正在尝试各种促活方式。这让我得以经历了双边高 LTV 平台增长的全生命周期。

去年因为 AI 浪潮兴起,我从组建一个黑客松团队开始,召集大家逐步走上了创业道路 。我们以十天为一个关键里程碑,不断探索前进。这期间发现创业做产品和在大厂里做产品很不一样,无论是心态还是面对需求变化的速度,都需要不断摸索。每个阶段可能两三个月用户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虽然核心需求依然存在,但通往用户的路径在不同阶段会有所不同。不同阶段我们抓住了裂变、免费的 KOL 推广和投流等几种方式,推动产品不断前进。

AI 产品发展变化很快,去年的经验放到今年的产品上不一定适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增长人要保持不断折腾的状态,在痛感中持续学习和成长。


🚥 Koji

其实「会读」最近画上了句号,而在「会读」结束后,博龙我知道你又非常迅速地开启了新的旅程。可以给大家讲讲这个新的旅程在哪里吗?又在做什么样的增长?


👦🏻 王博龙

「会读」这个句号在画之前,其实团队就已经画上了一个逗号,只是用户的句号比团队晚了大约 9 个月。我带着原「会读」的团队从 1 月初开始,加入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公司,在这里负责产品和运营工作。

在新的岗位上,我们继续用 AI 做内容增长的实践,让整个网站的流量翻了一倍,同时让业务每年能多创收几百万,明年预计可达几千万

这是我的主业,而在业余时间,我在探索 AI 音乐相关的领域。由于我十几年前也玩过乐队,现在发现整个音乐生产成本在快速下降,于是在反复探索音乐内容在各个平台的增长,从投流到私域再到私域社群运营,也取得了一些小的里程碑。


🚥 Koji

刚才博龙一连串介绍下来,我听到了很多特别想深入了解的细节。无论是在大厂用各种手段、在不同生命周期做增长,还是自己创业做增长,包括现在到了这家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公司,用 AI 让流量翻倍,每一个环节我都很想和你展开聊一聊。

我记得在之前的一次聊天中,你提到「会读」是你做增长黑客从 0 到 1 最爽的一次实践。能否先从这里开始,详细讲讲做「会读」的过程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


👦🏻 王博龙

我们一开始关注的问题是「AI 来了,文章太多看不完怎么办?」。在 2 月份,当时大家都沉浸在这样的困扰中。

我们的第一个 MVP 叫「GPT daily」,当时还不叫「会读」,是一个用 AI 方式做的 AI 日报,在群里发布。我们是第一个做这个的,最核心的增长方式是靠裂变。因为日报里面有二维码,除了我们在群里发布,用户也会帮我们传播,我们也会在其他群里拉用户。当时增长速度非常快,基本每周都有 50% 的环比增长。不过很快遇到一个问题:开始有很多竞品模仿我们

我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拉了约 9 个 500 人的大群。一开始用图片发布内容,后来改用竹白小程序,这样用户的浏览和转发行为都能留下更多痕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渗透了 300 多个 AI 群,有些群主觉得不错,就让我们持续发布。我们发现国内用户的内容付费意愿还是比较强的,看完后的获得感达到 80% 以上,但付费单价相对较低。这让团队开始思考:到底是做能力还是做内容?

因为我们的摘要能力得到了很多好评,我们就在想怎么更好地把这个能力输出给大家。考虑到大家普遍有使用文件传输助手的习惯,我们就做了一个企业微信助手,用户可以把文章发给我们,我们再返回处理结果。团队自己试用后发现留存率不错,就分享给了一些投资人。很多投资人在使用后会主动约我喝咖啡,表示对项目感兴趣


🚥 Koji

听起来非常顺利,因为项目的 momentum 很好,投资人都主动找上门来了。当时你是怎么向他们 pitch 这个项目的?


👦🏻 王博龙

当时发现很多投资人更倾向于投模型而不是投应用,找我聊天可能更多是了解情况或获取认知方便回去汇报。我通常会在一个固定的咖啡馆请他们喝咖啡,只有一个要求:喝完后帮我把产品推荐到一个百人以上、有投资人的群里。因为我认为他们就是我的目标客户,和他们类似的人可能也是潜在用户。这些人有个明显特征:每天要见七八个人,时间间隔短,没有整块时间看文章,但需要知道最新动态,表现得很懂行

在和投资人的交流中,我逐渐确认了他们的用户特征,并发现他们慢慢成为我的用户后,就借助线下见面的机会通过裂变方式扩展。一次咖啡面谈通常能带来 80 到 100 个用户,这种裂变方式效果很好

我们 4 月初推出这个功能,到 4 月 21 号就把我们自建的小号都用爆了,遇到了第一次封号。发现自己还没完全准备好,就开始一边在新主体养号,一边考虑要不要开发自己的 APP,准备一个月后重新上线。这是第一阶段,即用户自发裂变的阶段。

这个阶段并没有持续很久。2、3 月份时大家还很积极看文章,生怕错过什么。但到 5 月末,很多人已经开始疲惫,因为文章更新太多了。即便是「量子位」、「机器之心」在快速发布很多文章,大家也觉得自己消化不过来,就暂时搁置了。用户从亢奋到疲惫的转变,让裂变增长只持续了约 2 到 3 个月,这就是第一阶段的核心动能


🚥 Koji

我觉得刚才听到博龙讲述的故事很有趣——请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喝咖啡,并把他们转化为裂变种子。这背后体现了某种增长黑客的思维方式。

博龙,你从大厂到创业公司,都在做增长工作,感受有何不同?


👦🏻 王博龙

在大厂时,上下游配合的职能相对完整。你只需要专注增长的某一环,通过数据拆解达成特定的优化结果。需求也比较固定,可能是因为突然要开拓银发老人市场,或是疫情导致供给变化,比如配送变慢需要改版首页等。这些都是确定性较强的问题。

但创业后会发现资源非常有限,没有上下游的配合支持。这时就需要充分利用自己能通过微信触达的资源,或通过人脉获取的资源,想方设法将其转化为增长的抓手。

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与用户的接触深度。在大厂时,直接接触用户的机会相对较少。比如对拉群这样的事情会非常谨慎,因为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运营资源,而自己未必有时间做日常维护和用户陪聊。但对于初创的 AI 创业者来说,拉群收集种子用户可能是基本功通过持续对话了解用户痛点,分析用户画像,这往往是一个关键点


🚥 Ronghui

你前面讲的是会读三个增长阶段中的第一阶段。那第二阶段是什么样子的?


👦🏻 王博龙

3 到 5 月份时,因为用户处于亢奋状态,自然裂变效果很强。即便分享企业微信助手需要六步操作,在没有设计任何裂变奖励机制的情况下,用户也会自发分享,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但到了 5 月中后期重新上线产品时,我们发现用户的自发裂变系数开始下降。从 3 到 5 月的人传人阶段,转变到 5 月末、6 月初时,我们不得不设计一些小策略。比如用户分享三个文章,我们就提供一个用于裂变的海报或物料,方便发到朋友圈或群里。但发现海报的回流率低于预期。这反映出用户从亢奋到疲惫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用户需求,使用量仍在持续

到了 6 月份,模型层面的讨论已经差不多了。大家开始关注能实际上手的 AI 产品:不用翻墙,能日常使用的落地产品有哪些?这个阶段国内「妙鸭」开始崛起,这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考虑通过大 V 推广。不过今年通过任何大 V 推广产品都需要付费


🚥 Koji

我好奇当时你是有什么办法去联系或者吸引到大 V 们来做推广的吗?


👦🏻 王博龙

我们最初在即刻上简单介绍了产品,先是王俊煜关注并给予正向反馈。后来范冰在即刻上提了我们一句,当天就带来一千多个新用户。他随后又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有三千多阅读量,带来约 1500 个新用户,这个转化速度很快。六月初就迅速获得了这样一波增长。之后庄明浩等大 V 也在即刻上转发,让我们每天都能持续获得新用户。

我们开始创造新的增长高峰。同时因为在小宇宙上串了几个节目,小宇宙的用户听完产品理念后也会主动搜索。这些用户贡献了我们半年内付费率较高的用户群。虽然每天的新增量不是特别大,但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每天也能自然增长五六百用户


「曝光高转化」的增长心得:小红书获客经验谈

🚥 Ronghui

总结下来,第二阶段的方法是什么?


👦🏻 王博龙

当用户自发裂变进入疲惫期后,你就需要寻找一些关键节点来带量。那时因为产品的锐度足够,这些关键人愿意义务帮忙,节省了推广成本。

这个方法现在对做差异化较大的产品依然适用。比如在推特上逐个私信,让喜欢你产品的用户先试用。我们当时也会和知识星球的 V、即刻圈的 V 逐个沟通,直接让他们试用产品。有些人会被产品打动,很激动地说「你们这个很牛,我来免费帮你们带一波」。这是我们当时找到的一个低成本方式,能持续大约一个月。

但你会发现,等关键的 KOL 都帮你推完后,再推就会遇到瓶颈。于是我们转向在小红书自发内容。我们第一篇成功的文章标题是「大厂高管放弃百万年薪出来做了一款产品」,两天就获得两三千个赞。

这里有个关键点:不要用官方蓝 V 发布,一定要用用户的口吻来发。


🚥 Koji

对,这样的内容确实可以让用户感受到第一人称的真实感,而不是包装成那种一眼一看就知道是推广的植入的内容。


👦🏻 王博龙

在文章末尾要设置私信钩子和免费试用的引导关键是评论区的活跃度能转化为私信,再从私信导向微信,这种跨平台转化效率很高

通过这种「自来水」式的文章带量,一篇笔记持续两周,每天能带来 300 到 400 个新增微信用户,转化到产品几乎没有流失

在小红书上有了一些高曝光的笔记后,可以查看它们的 CTR(点击率)。如果 CTR 超过 10%,这篇笔记就值得投放。所以我们用聚光去投放这些高曝光和高跳转率的笔记。


🚥 Koji

这个时候的投流成本是多少?


👦🏻 王博龙

在小红书上,花 4 到 5 块钱可以获得一个私信线索。通过一分购和口令的方式引导用户到微信,跨平台转化效率很高。

我们尝试了两种方式:一是在小红书直接开店铺,做一分钱的会读会员购买;二是给用户口令,让他们到微信搜「会读」并输入口令。

对比发现,直接在小红书购买的方式往往一天零转化,但通过口令引导到微信的方式,每天能带来一两百个一分钱的试用用户

这说明用户更愿意通过这种带有 「暗语」性质的方式跨平台转化,既保持了较高的转化效率,又激发了用户参与感。


🚥 Koji

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大家不在小红书的商店里面买那个一分钱的产品,而愿意在评论区找到一个口令到这边再花一分钱来。


👦🏻 王博龙

对,如果私信直接发送订单链接,用户会觉得 「你没把我当朋友,就是个奸商」,可能看都不看。但如果给他一个「只有我才有的暗号」,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特别的礼物,反而更容易接受


🚥 Ronghui

如果总结一下给那些类似的想要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做一些获客的创业者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吗?


👦🏻 王博龙

我建议尽量多讲场景,不要直接讲产品,并善用评论区

因此建议大家多留意小红书的评论区,特别是那些评论画风统一的内容。可以观察博主在正文中是如何引导的,是采用私聊方式还是其他形式来带动评论互动。


🚥 Ronghui

你刚才提到你们吸引来的用户比较精准,主要是男性用户。虽然大家通常认为小红书以女性用户为主,但现在它的用户群体其实很广泛。

你们当时用了什么方法来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群体?


👦🏻 王博龙

当时投放聚光时,后台还没有定向功能,只能通投。

当时需要在导私信还是导 app 下载中做选择,如果引导到私信再跨平台,只要转化效率保持在 50% 以上就很合算。


🚥 Ronghui

你如果给一个没有经验的创业者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的话,你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 王博龙

我建议可以研究两个案例,首先来看 Home bar 的案例。Home bar 是将家里较大的客厅改造成家庭酒吧,提供 199 或 299 的周末/晚上畅饮服务。这类民间 Home bar 在小红书上投放的 ROI 非常可观。

具体运营方法是:

  1. 内容制作:

  • 将线下场景搬到线上,制作成一系列笔记

  • 每个活动都能产出多篇不同角度的内容

  • 投放策略:

    • 通过聚光进行定向投放

    • 只投放目标城市(如北京或上海)

    • 引导路径:笔记→私信→微信→群

  • 运营策略:

    • 在群里保持活跃度

    • 设计特定活动,如女生限时免费

    • 通过线下活动产生线上内容

    • 用线上内容获取新的线下客源

    关键是要形成闭环:线下活动 → 线上内容 → 投放获客 → 新的线下活动。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活动议程设置和场地装修等细节上。


    🚥 Koji

    这个案例非常有趣,多看一看这样的增长的案例,然后去思考如何联系到自己的业务上,说不定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启发。


    👦🏻 王博龙

    然后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他们内容本身怎么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能看的案例。


    🚥 Koji

    我想象中你应该每天都会看到大量这样的增长案例和新方法。

    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保持这么大的输入量?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信息渠道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吗?


    👦🏻 王博龙

    会读的全职团队有个专门的群,大家看到好玩的案例都会在群里定期做增长案例评价和 AI 产品品鉴。团队成员会给出各自的评论,这是一个渠道。

    第二个渠道是去年认识的朋友比较多,所以也会了解到一些特定圈子里的独特玩法。

    另外还有一个专门介绍国外有趣增长玩法的网站:https://marketingexamples.com/sales/lera


    面向散户市场的品牌扩张:从评论区运营到短视频投放

    🚥 Koji

    刚才博龙给我们介绍了会读前两个阶段的增长故事,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不过还有第三个阶段,我们再请博龙给我们介绍一下。


    👦🏻 王博龙

    到了 7、8 月份时,我们主要在面向市场和投资人,做初始用户获取。但我们发现开始逐步渗透进来一波用户,他们在微信群里的所在城市、头像、昵称,都不太符合我们预设的用户画像。于是我们就去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体。

    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是 A 股的散户。当时超导体概念炒得比较热,这些用户在同花顺或雪球上只能看到公告和新闻,但对超导技术本身或 AI 技术缺乏深入了解。

    这时我们的订阅号就成为了他们了解新知识的平台。虽然 AI 相关文章通常都是上万字的长文,但这波新用户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阅读热情。按照这些用户的反馈来看,当时的融资也比较顺利。这样我们既达到了融资目标,也实现了用户群体的进一步扩展。


    🚥 Koji

    这个人群是怎么扩的,可不可以稍微讲一讲?


    👦🏻 王博龙

    这是一个相对更泛的人群。我们看到 A 股有 2.8 亿开户数,同花顺的 DAU 也在 1000 到 2000 万左右。

    这种情况下的打法和在小红书上切细分人群很不一样,需要在更广的领域来布局,从品牌曝光、产品曝光到具体的投流都要覆盖。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会读在用户心中建立印象,当时尝试的方式是把我们生成的摘要作为内容,直接在各个场域传播。

    一开始我们在订阅号、虎嗅、36 氪以及一些财经媒体的评论区试水。我们会在底部做留言评论,但这比较依赖博主是否接受我们的评论。大概发 4 到 5 个评论,可能会通过 1 到 2 个。我们也会给自己的评论点赞,让它变成高赞评论。一篇文章可能有十多万的阅读量,在评论区能获得一些曝光,但这个曝光量不太好量化。

    后来我们也尝试了知乎,但效果不太理想。相对比较成功的是在雪球的行情页资讯页面底部的评论区。在那里稍微运营一下,每天就能获得 8 到 10 万的曝光,而且不会被封号


    🚥 Koji

    而且真的听起来是非常增长黑客的思维和做法就是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点,感觉是无孔不入的。


    👦🏻 王博龙

    这部分对品牌曝光确实有帮助。第二个部分是我们联系了一个拍摄情景剧和广告素材的工作室,他们之前主要给电商拍摄物料。我们编写了很多和 A 股散户相关的小故事,比如学习投资知识等场景,都控制在一分钟以内。拍摄成本很低,一个视频只需要 400 到 500 块钱。

    拍完后我们在抖音投放,定向投向财经人群。投放时要注意不要选择粉丝量太大的账号,要关注那些粉丝在 10 万左右、创建时间在 1 到 2 年的账号,因为这类博主不太容易买粉,能触达真实粉丝。通过这种方式,我们 App 的获客成本能控制在 2 到 2.5 元,其中一半用户会转化到企业微信助手并付费,整体 ROI 是正的

    另一个渠道是在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投放,采用保底加分成的模式。这两个渠道在 9 到 10 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一边融资一边做增长,也因此拿到了 Term Sheet。虽然后来因为封号不得不停止,但我们也在思考用户进入 App 后的付费点。最终发现用户真正愿意付费的是企业微信服务号


    大厂 vs 创业:增长实践的四大差异

    🚥 Koji

    刚才博龙讲述了会读在三个不同阶段使用的各种丰富增长手段。

    我很好奇,博龙你在创业做会读和之前在资源丰富的大厂做增长时,个人的工作感受有哪些重要的差别?

    虽然因为保密协议的限制,我们无法在播客中讨论大厂案例的具体细节,但或许分享一些感受和方法,也能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启发。


    👦🏻 王博龙

    确实感觉很不一样,大厂资源比较充足,但饥饿感不够。我觉得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首先是

    同样的增长手段,在大厂和创业环境下的价值判断会很不同。

    比如我们在小红书做双十一活动时,做了一个拆清单的玩法,最后发现传播和参与度都低于预期。

    当时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用户发布意愿较差,单篇笔记曝光量也不理想。进一步研究用户反馈发现,他们把小红书更多当作朋友圈,而不是私聊或社群平台。这就导致发布门槛比较高,很多用户即便发了内容也只设为自己可见,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虽然大家一直认为小红书是个偏 UGC 的平台,但真正的优质内容主要来自腰部和头部创作者。当时我们就觉得 UGC 在小红书可能难以真正发展起来,这更多是外界的一种印象。

    直到最近我看到一个案例,一个独立开发者团队在 Apple Watch 上开发了一款压力检测产品 Stress Watch。这是个很细分的产品,功能就是检测到用户压力时在手表上显示提醒,调用的是苹果现有的功能。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最早两个人开发,现在每月营收有 50-60 万美金

    他们鼓励用户分享的场景很有趣,比如「不要在打麻将时戴 Apple Watch,因为会显示情绪激动」,或者「不要在见喜欢的人约会时戴,因为心动会被感知到」

    这个案例很成功,因为标题没有突出新产品,而是围绕大家熟悉的 Apple Watch 展开,在场景描述上给用户留下想象空间。

    这让我意识到,大厂常见的纯玩法创新已经很难打动用户,需要多加一层情感共鸣,才能提高用户的自主参与意愿。


    🚥 Koji

    只要找对了选题和角度,通过刺激 UGC 来做增长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以上是博龙分享的第一部分。那第二部分呢?


    👦🏻 王博龙

    第二个方面是同一个方向上,个人的成长速度和层面也会不同

    比如做投放流量时,在大厂已经有现成的人群标签、投放策略,以及具体的投放时段建议。你要做的可能只是在已有策略上调整人群包或投放策略。而且分工很细致,有专门负责执行投放的岗位,还有外包团队的优化师在 2 到 3 天内给出完整结论,你只需要稍微调整策略。

    但创业时因为都是自己的钱,特别珍惜每一分投入。从小额投放逐渐过渡到大额投放的过程中,不管是聚量聚光还是最近尝试的网易云音乐投放,都会时刻思考如何省钱。

    我会在闲鱼上搜索各种优惠渠道,从七折、五折到更低折扣的野路子都会尝试。每小时都会关注放量节奏。有时会失败,痛感很真实;有时突破瓶颈,成就感也很强。

    最近我在研究 AI 音乐如何在网易云做好投放,包括定向标签如何筛选、乐队粉丝的精准范围,以及发现早上七点、中午十一点和下午五点是高放量时段。这些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同样是投放,用自己的钱和公司的钱做,成长路径完全不同。

    第三点是每月的「开枪」频次不同。在大厂可能半年做十次论证,开三次枪。最怕的是你的加一和加二意见不一致,所以更多时候在思考领导们最近在关注什么,接触什么人,做什么项目,甚至会基于让领导快速达成一致来设计策略。

    在大厂做事时会更谨慎,比如要做微信社群运营,就会考虑配套资源,找相关业务部门来管理社群运营。但创业时决策链路短,不会有这么多顾虑。现在会读有 50 个用户群,每天都在群里陪聊,包括做乐队的粉丝群也都乐在其中。所以个人的投入度和迭代频次都很不一样。


    🚥 Koji

    这让我想起一个最近两个月硅谷大热的新概念:The Founder Mode 创始人模式。

    创始人深入一线的各种细节,亲自和用户去沟通,亲自去实践各种增长的方法。快速迭代和快速的进化。


    👦🏻 王博龙

    第四点,是大厂常用「拆解」这个思维方式。收到任务就开始加工处理,对用户的还原程度其实不够深入。虽然有部门会帮你做客服听音或定期调研,但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串表格数据。

    但创业之后,你会和用户进行高强度的沟通。我的微信好友从之前的 5000 多人增长到现在的 7700 多人。不管发生什么,都能很快感受到用户的反馈和这个世界的温度。

    做会读时最让我「啊哈」的时刻,不是数据暴涨的瞬间,而是当我们一个拥有 2 万多粉丝的用户在 B 站自发录制了一段十分钟的视频,专门介绍会读。他对产品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我。那一刻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状态,是与这个世界的深度连接。在大厂你可能更多感知到的是上下游关系,而不是这种强烈的用户连接。这就是我想分享的四点差异。


    🚥 Ronghui

    总结下来,在大厂这种「工作的感觉」很强烈?


    👦🏻 王博龙

    对,班味很重,因为分工确实比较细,所以你就是其中一环。你要顾及你的上下游。


    AI 时代的增长黑客:从数据驱动到黑客精神

    🚥 Ronghui

    范冰在他的博客里面评价博龙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黑客。你对增长黑客的这个定义是什么?在 AI 这个时代,你觉得这个时代的增长黑客跟上一个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增长黑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王博龙

    确实不同时代的定义会不一样。十多年前,就像范冰书里写的,传统意义的增长黑客是在运营还比较粗放、不太注重数据驱动和 A/B 测试的时候,提出了一种强调 A/B 测试、邮件营销、着陆页优化、病毒营销以及 ARR 模型的方法论。

    那时候讲 Growth Hacking,重点是强调 Growth 要以数据驱动。这套方法论后来在大厂已经融入了增长团队的日常,很难再见到专门的「黑客增长组」虽然「黑客」这个词不常提起,但内部有时会提到 Hacking,关注点更多是后面的 Hack

    那时在大厂,通常是技术团队想要独立闭环一些策略,自己拿到增长结果。比如通过压缩包大小从 2G 降到几百兆,发现确实和用户下载漏斗有正相关。再比如交易平台,特别是一些蜂窝业务,在供给密度不足时如何优化用户体验。还有针对低配置手机的全链路慢加载问题,比如登录或支付时延迟超过 1-5 秒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有效果但难度较高的边缘创新,很难独立成为业务,往往是作为专项治理。对研发来说,如果日常工作支撑得好,再加上这些创新,就能在绩效评价时锦上添花。这是当时大厂语境下的「增长黑客」。

    到了去年 AI 浪潮来临,范冰也做了个「AI 增长黑客」播客,这个概念又有了新的定义和感觉。那时我们更强调用黑客精神去从 0 到 1 摸索 AI 产品的方向,重点不在于 Growth 或 Hack,而是整个探索的黑客精神状态

    但到了今年,情况又不太一样了。我们发现所有 AI 产品的增长都面临着具体问题:整个赛道融资过剩,市场有限,特别是扩散模型对 GPU 的消耗成本很高,导致很多 AI 产品的成本被获客和算力蚕食。这就不得不依靠开放的方式做增长,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打出差异化。因为在产品层面,虽然确实有一些有灵气的产品,但至少 70-80% 的产品还是比较同质化的


    🚥 Koji

    确实在产品同质化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怎么做增长呢?这里你有没有一些总结,或者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到大家?


    👦🏻 王博龙

    这个领域主要可以总结为两个方向:

    1. 帮现有的 AI 产品搭建增长抓手促进增长。2. 基于 AI 产品生成的内容在各平台分发聚集流量,要么拉回主端,要么直接商业化。

    这两个方向比传统的平台投放或购买 KOL 都更具性价比。

    以会读为例,就是第一种方向的实践。虽然 App 是主产品,但企业微信助手其实更像一种黑客增长的实践。它抓住了核心用户(一级市场投资人)喜欢使用文件传输助手的习惯,而且是第一个做的,所以有先发优势

    往上游思考,还可以做更多场景。比如在转发之上,是下载场景。用户在 PC 端微信和下载文件夹里都会有很多需要精读的文章,包括信息流中想稍后阅读的内容,这些都可以发给会读做处理。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直接监控 PC 端的下载流,只要群里有文章或文件更新,都进入这个下载流。做一个 PC 端助手,它能读取所有会话流中的文章和文件,以及用户有意或无意下载的 PDF。它可能以桌面宠物的形式存在,帮用户整理每天收到的五百个文件或文章,用舒适的方式展示。它会判断内容重要性,有的做成当天简报,有的变成不时跳出的提醒气泡。

    这是一种设想,但我认为这就是增长黑客的思维:

    主端产品完成核心功能,同时嵌入用户原有系统,在满足用户原有目的后做适度导流。

    这是第一个方向,就是研究用户习惯于哪些现有生态,我们如何嵌入其中。


    AI 生成内容的增长策略

    🚥 Koji

    我们接着讲第二个部分,刚才提到的就是怎么基于 AI 产品生成的内容,在各个平台去分发获得流量?


    👦🏻 王博龙

    AI 生成内容可以分为几类:视频、图片、音频 (包括播客和音乐)、文本 (包括资讯和小说)。我们在文本资讯领域做过实践,分享一下具体经验。

    今年我们用 AI 每天生成上万篇资讯,发布在自己的网站和 App 上,主要在百度做 SEO。结果每月 PV 达到了大几百万,而且连续半年保持 30% 的月环比增长。我们在不同权重下都积累了实操经验:高权重 (1-3) 主要关注标题优化,内容分为快讯、热点问答等,每个类型都有具体的优化技巧。

    对于刚起步、只有域名的创业公司,建议购买一些权重 1-3 的网站。这类网站价格相对合理,权重 1-2 的网站报价约 2 万,通常可以谈到 1 万左右,而且自带 300-400 的日活用户。买下来后做 SEO 优化,先做收入,再做流量,最后考虑转化。这个策略对文本类工具产品特别有用。

    不过回看平台监管态势,前段时间 Google 专门对这方面进行治理,导致 Reddit 股价上涨。国内相关协会和政府部门也在关注这类问题。所以可能还有半年左右的窗口期,想做 SEO 的团队可以把握这波红利


    🚥 Koji

    这听起来非常牛,拿到了很好的结果。那么在视频的方面,你有自己实践或者有观察到其他人如何用 AI 生成的视频去做增长的吗?


    👦🏻 王博龙

    关于视频这个模态,今年在抖音上看到很多 AI 视频获得不错的传播效果,有些内容达到了万赞甚至十几万赞的规模。虽然大家觉得平台会对 AI 内容做治理,或要求标明是 AI 生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观察到三类比较成功的内容。

    第一类是提升包容度的内容。由于现在 AI 视频生成后还带有明显的 AI 痕迹,可以用一些技巧来处理,比如「做旧」做成蒸汽波风格,添加雪花点或蒙层氛围,让画面看起来像八九十年代电视机播放的效果。这样即便画面有些变形或不完美,用户也更容易接受。这种处理方式通过拉远内容的距离,有效避免了恐怖谷效应

    另一种做法是直接为恐怖谷找到产品市场匹配。比如「大秦重工」这个 IP,我观察到二十多个账号在运营,点赞数都在几万,涨粉达到几万到十几万。他们将先秦人设和太空割据题材结合,营造未来感和古代元素的混搭,即便有明显的 AI 痕迹也不影响效果。再比如「裁缝铺乐队」,他们的歌曲本就是关于黑白无常、鬼神的内容,AI 生成的略显诡异的画面反而和歌曲风格很契合,在抖音上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到几亿。

    第二类是高完播题材的变形。包括成熟剧情的换脸换口型,有剧情、宠物甚至跨语种的内容。比如把龙门客栈换上马斯克的脸,讲述西厂的 DOGE 整治美国政府效率问题,这个内容还传播到了海外。

    还有一种是换旁白的形式,比如阶跃星辰推出的流行歌曲改词工具。我在视频号看到一些点赞破六七千的内容,就是把旧视频配上新歌。

    这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虽然我们之前觉得 AI 生成的歌曲不够自然,但在这种场景下反而效果不错,比单纯的解说带来了更新鲜的体验。


    🚥 Koji

    对,这也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虽然 AI 生成的音频和视频现在存在不足,但是把它视为一种风格,从而去利用这种风格来做出内容。


    👦🏻 王博龙

    还有一种叫「人演 AI」的玩法,就是反向操作。比如那些明显是 AI 生成的视频特征,如吃面条的夸张变形效果,由真人去模仿演绎,这类内容也很受欢迎。

    在音频领域,我也有一些亲身实践可以分享。从 6 月中旬开始用 Suno 3.5 的新功能写歌,写了三十多首,国庆开始陆续发布。目前在网易云音乐已经获得了 50 万播放量的白银勋章,还上过赏金榜第六名

    我研究了很多云音乐的推歌投放,现在不仅投放自己的作品,也在帮其他乐队做投放。这个小项目已经实现了小范围的正向 ROI。关于制作技巧,我建议要对 Suno 有耐心,我通常要消耗 140 首歌的 credit 才能做出一首满意的作品,但这样做能带来很高的回报,包括提高审核通过率和收藏率

    推歌技巧主要是找到低成本高精准的人群投放,比如用三毛到五块钱买一个精准流量,还能沉淀到私域。

    从行业角度看,全国音乐从业者只有 30 万,但在线收听的月活用户有 4-5 亿,明显是供不应求。QQ 音乐对 AI 音乐管理比较严格,如果被检测出来会冻结收益,他们专门有 AI 音乐专区但量很少。网易云则相对开放,据说已经和一些 AI 音乐签了终身独家合约,还提供保底费。所以建议大家做 AI 音乐时多发网易云,少发 QQ 音乐。不过最新的 Suno V4 在做旧效果上更好了,未来可能连 QQ 音乐都难以分辨。


    🚥 Koji

    说到 QQ 音乐识别 AI 内容的问题,我认为图像和视频平台有必要标注 AI 生成的内容,因为可能涉及诈骗风险。但音乐平台似乎没有必要限制 AI 生成的歌曲上传。对用户来说,不管是否 AI 生成,只要音乐动听、打动人心就足够了。音乐平台费力识别 AI 生成的歌曲,有种螳臂当车的感觉,因为 AI 生成的音乐会越来越难以识别。

    那我们继续聊下去,在 AI 生成文本这个领域,你看到了哪些好的增长应用案例?


    👦🏻 王博龙

    最近看了好几个例子,是小说确实写得能让我真假难辨。我当时非常惊讶,因为你真的看不出那是 AI 写的。其中有一个武侠题材的作品,里面的对话设计,包括一些中间穿插的内容,都还比较有深度。

    但我觉得这部分可能一些写手和工作室都已经开动了,所以它其实不会像音乐那样难以推广。因为音乐有着复杂的工序,而且是成熟产业,这种成熟产业加上复杂工序会形成鄙视链,或者说改变旧有习惯会非常困难。但对小说作者来说,我感觉 AI 应该很快就已经嵌入到专业作者的提效系统里面了

    所以这个我只能说,现在 GPT-4 写的小说确实已经能通过图灵测试了。如果大家有小说创作的梦想,其实可以去研究一下,AI 能给你的创作带来较多的提效。或者如果你是做小说创作平台的,那么可以先打个样,把几个作品自己做出来,然后发到起点这些平台去测试一下。


    值得关注的 AI 产品案例

    🚥 Koji

    我最近也了解到有一些实力蛮强的创业公司在做 AI 生成漫画的业务。我和他们聊下来,听了他们的思路,也看了一些他们的 demo,觉得挺震撼的。而且我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这是 AI 带给中国人的机会——中国的漫画作品和产业可以超越日韩,甚至超越欧美的一个时代机遇。等到他们的产品正式发布之后,我一直在期待着邀请他们能来十字路口做客。

    这一年下来,我们现在也马上到最后一个月了。如果来复盘这一年,有哪些你印象比较深的 AI 产品,或者 AI 增长的案例,你会想到些什么?


    👦🏻 王博龙

    我的案例可能跟大家关注的一些海外案例不太一样。

    我可能会多关注一些国内的,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第一个就是刚刚说过的阶跃星辰推出的写歌机它跟影视解说博主能绑定得比较深,且已经跑出了明确的优质供给。所以如果大家想做影视混剪也可以去关注一下。这给我的启发是:

    你不光是做一个产品,而是要绑定生态里某一类创作者,把这个范例打出来,这样才更扎实。

    我一开始刷到写歌机时,想的是「我做摇滚乐的,用它干什么」,但进一步看它的价值可能更明显。

    第二类是最近有一个 AI 的二手交易平台叫「物圆」,现在也开始对外做 PR 了。这个场景有意思在于它切了一些比较细分的用户场景。虽然这事闲鱼也能干,但我觉得一个创业公司做可能也是个比较好的样本。因为去年年末我专门拆解过一些用户的开口场景,发现只有二手交易的开口,AI 辅助相对来说还有点价值,其他开口都不需要 AI 辅助。所以我还比较期待这个平台的成长。

    第三个是妙刷,就是美团包括老王、刘炯他们在做的。乍一看是一个小范围内刷屏的产品,但我反过来会想,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用户不愿意发小红书,因为发布的压力蛮大的。妙刷给了大家更好更新的发布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再进一步带上一些数值、带上一些互动,可能又会不一样。

    因为我在抖音里会刷到那种视频:「我作为一个地球 Online 的玩家,今天去打工,我需要配哪些数值装备,然后喝咖啡,我恢复十点的 HP」。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这类内容,这个场景其实跟妙刷还蛮搭的。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是有从工具进一步进化到社区的可能性?尤其是带上数值、带上互动之后,大家其实可以去 PK 自己的装备。比如同样拍瑞幸的咖啡,大家得到的数值可能都不一样

    在大厂方面,我觉得有两个产品比较有意思:第一个是大家可以去小红书搜索「花呗手账」。它把用户既有的记手账习惯和支付做了结合。比如系统监测到你在西安有几次消费,而你日常在北京,那可能就会用 AI 自动给你生成一个带图文的手账内容,且你可以更好地分享到小红书。我觉得这个设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巧妙的,也还是回到那个问题:

    新习惯、新体验减去旧体验减去迁移成本。

    这个事情的迁移成本为零,但因为 AI 造了个新体验,记手账的用户会觉得很便利

    还有一类是百度网盘推出的「背单词」插件功能。虽然这个产品完整性不一定成立,但它把你上传给百度网盘的照片作为单词卡,变成一个类似百词斩的交互。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以前生词我们是不熟悉的,但网盘里的照片我们是熟悉的,他把这个熟悉的东西跟不熟悉的单词做了关联

    所以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厂,都有一些机会。创业公司可能博的增长面会大一点,而在大厂,这两个案例感觉更像是年末汇报的 3-7-5 小项目,很难单独成为一个业务。但反过来说,除了这两类用户惯常的日常输入之外,还有哪些是我们不自觉会输入给系统的,然后通过 AI 去桥接的巧妙设计,我觉得在大厂的朋友可以想一想看一看,这里面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 Koji

    这还是蛮有趣的一些视角。下面有一个问题想问是,假如今天给你 100 万美元,然后你必须把这笔钱投出去,要投一家 AI 的公司,你会投给谁?


    👦🏻 王博龙

    我觉得可能是刚才说的妙刷,通过降低发布门槛带来的增量和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现在很多人不发小红书,是因为觉得那里面的用户生活都足够好了,大家会有很强的「不配得感」。如果说小红书的发布已经到了一个边界,那我们下一步靠什么去拓宽发布的边界呢?以及由此能发掘出什么样的新的暗知识?

    妙刷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新颖。它能把你身边的东西道具化,甚至把你整个人或者某些正面特质卡牌化,这两个方向都可能衍生出一些社区化互动的玩法。所以我觉得这里面的上限足够高。因为你是问投资,不是问产品启发,那投资就是要看上限。


    🚥 Koji

    这里面会不会也有人会认为,比如说小红书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加上妙刷的这些滤镜?


    👦🏻 王博龙

    它需要对容器层做巨大的改造,因为所有旧的容器都是按照那套「转、评、赞」的范式。但「秒刷」可能带来一个新的容器范式。

    比如说都是拍布偶猫,我们拍出来之后,数值可能就不太一样,词条词根也不太一样,带的附魔属性可能也不太一样。然后我们家兔子和布偶猫可能就会在某个场景下去做 battle,这在过去的笔记容器下是做不出来的。


    🚥 Koji

    所以这里说的其实不是只是生成的部分,而是说的是生成出来这个内容,它进入社区之后,在社区里面怎么呈现。


    👦🏻 王博龙

    这涉及到内容如何流转的问题,而且最后它的心智模型会变成:小红书最好的心智是「有用」,但通过妙刷产出的这些道具或者内容,它不仅仅是有用,它甚至是好玩的

    现在没有哪个平台能同时做到低发布门槛和好玩。至于怎么玩,我觉得可能得交由用户来定义,但它的可能性会比较多。


    新一代增长黑客的特质: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 Koji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你会自己评价自己是特别卷的人。你认为卷是一个适合做增长的特质吗?或者说就是有哪些特质是你认为做增长很厉害的人有的共同特点?


    👦🏻 王博龙

    最近也在想,为什么总是不停地 push 自己,而且强调要强迫自己每周都要有一个里程碑。我核心的理解是:对未来我是极度悲观的,感觉整个世界在一天天变坏

    如果你不再抓住一些什么,或者说不再让自己的增速逃逸过这个世界崩塌的速度,你可能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我小时候有多动症,喜欢到处窜,所以军训是我最讨厌的事情,因为它让我在一个地方站着 2 小时不能动。

    第三部分可能是经历过的事情相对较多,能力比较全栈。大厂也培养了我目标导向的习惯,而且喜欢从 hack 里面去找到一些作弊的快感。我觉得这些都是原因。

    即便有一个事情我注定是飞蛾扑火,我可能还是希望往前去做,去到达那个目的地。哪怕中途会遇到什么,但我更看重那个过程。


    🚥 Koji

    这听起来还挺浪漫主义的。


    👦🏻 王博龙

    但我觉得没必要美化,就是每个人特质不一样。之前 Albert 在线下有个分享,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

    因为很多人做事都带着很大的包袱,比如说此刻让我们在抖音里开一个号、发一个内容,那个失败的阻力会直接把我们挡在外面。你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结,但做增长的人是不纠结的——发了就发了,一分钟内连发五个视频也没什么。不用纠结,总会有数据,让子弹飞一会儿,数据自然会回收,有问题再说。这就是增长人的特质。


    🚥 Ronghui

    像你说的这做增长有很多固定的测试,哪一个方法最有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那种动力是什么?


    👦🏻 王博龙

    遇到任何一个困难,我可能做的事情是把我知道的所有端口或平台的搜索能力挨个用一遍。然后我遍历一下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所有词根,挨个搜一遍,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找到闲鱼作为一个很关键的找增长方式的教学平台。

    如果所有这些都便利完,发现不太行,那这个事情就 close 掉。也没什么,因为我确实该尽力的都尽力了,起码在当下这个阶段。可能是换一个人来做,也可能只能做到这样,除非他在更高维度有更多经验。这个时候反而我觉得是一种释然的状态。

    而且我觉得大厂有一些老话我不太认同,但美团有句话我一直特别喜欢,也可以作为签名:「既往不恋,纵情向前」。这个真的是一种心态,特别适合做这个事。


    🚥 Koji

    我们知道博龙一直在用 AI 创作歌曲,所以在最后我们也会放一首博龙最近创作的歌曲《创作者中心》。

    要不要请博龙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创作时的心态?


    👦🏻 王博龙

    正好顺着上面说的增长人心态,这首歌也挺有增长人的特点。

    国庆我刚开始把歌发到网易云平台,包括在抖音上放一些 MV 的切片,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当时被各种坑和失败折磨得比较多,每天回到家都比较沮丧,但第二天又重新回来继续搞。在这过程中,可能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三四个,但掉进去的坑有七八个。

    反过来我就会想,创作者在这里面面对平台博弈时真的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所以这首歌叫《创作者中心》,我唱给 Suno 的词是「创作者是平台的苏打夹心,算法是核心,算法是核心,算法让创作者都变得神经」,然后以 beatbox 的方式来演绎(笑)。

    这首歌很有增长特色,它描述了所有赛博创作者在面临算法霸权下的无奈。当我们谈到创作者中心,在口口声声地说它以创作为中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以流量或者营收为中心。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新世相/躺岛的联合创始人。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1]Koji 的网站[2]


    👧🏻 主播 Ronghui:供职于科技 VC,前《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Ronghui 的即刻[3]

    欢迎加入「十字路口」的会员群

    ☀️ 第一手的 AI 资讯与洞察

    👫🏻 鼓励大家谈恋爱/交朋友/寻找未来的同路人

    🦀 添加小助理微信入群:Rwkfbcianvd ,或扫下方二维码

    参考资料

    [1]

    Koji 的即刻: https://okjk.co/0JSUes

    [2]

    Koji 的网站: https://koji.super.site/

    [3]

    Ronghui 的即刻: https://okjk.co/0cbn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