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过很多大学的朋友,他们为什么选择自己的专业,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他们高考时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了父母认为的会有前途的专业,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并不喜欢,浑浑噩噩过了四年,毕业之后找的工作自然也不顺心。
他们最常跟人抱怨的是:“都怪我爸妈非让我学这个专业。” “都怪他们让我考公务员。”这些人坚定的认为是父母指导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才导致自己现在的痛苦。
但其实,在当初要做抉择之际,是他们自己把选择权推给了别人,可能是他们在逃避责任,拒绝作出选择,或者说,他们在拒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什么是责任缺失?
这种拒绝为自己人生负责的特质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责任缺失(Responsibility Deficit),指人们不愿做出选择、过度依赖他人,担心自身选择会带来负性结果,所以将选择权交由他人,让他人代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责任缺失行为主要表现为“逃避决定”、“推卸责任”和“责备他人”。当他人为自己做出选择后,如果结果是好的,那也没什么,但如果结果不好,责任缺失者则会一股脑的将责任全推到对方身上。
而责任缺失也会在生活中很多细小的方面表现出来,比如:
选饭馆的时候说吃什么都可以,结果吃饭时又抱怨各种不满意。
在买电影票时说坐哪一排都行,然后电影开始之后又说角度不好。
一起出去旅游要安排行程的时候都让别人决定,旅游时又觉得景点无聊饭难吃。
…...
责任缺失常常伴随选择恐惧、拖延、过度依赖他人等其它表现,但比这些要更加严重,当责任缺失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变成“责任缺失障碍”(Responsibility Deficit),他们依赖于别人帮自己做出选择,却又常常对客观结果产生不满的痛苦。
这种对客观结果的不满也会弥漫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或许会觉得“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有为我选择真正适合我的专业”,“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为什么我的人生一团糟”。
然而,当你让他们把对人生的决定权拿回来时,他们都会说“随便吧”,“你来吧”,“我也不知道”。
责任缺失者偏执地认为,只要自己不做选择,那么出了差错时,自己便不用分担责任。
责任缺失者是怎么想的?
拒绝自主选择的背后,暗含着责任缺失者的四个不合理信念:
如果一些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出现了问题,那么必须有一个人是有错的,或者说必须有一个人要为这个情况承担责任。
这个人的错误会减少他/她作为一个人应得的尊重。
如果一个人做了错的事情或错的选择,别人可以用Ta应得的方式对待Ta,比如排斥、责备、讽刺等。
我不想接受重要的责任和做出关键的选择,因为如果我做错了,那我也会不被人尊重、被排斥、遭到不好的对待。
然而这些责任缺失者不明白的是,我们都会做错事、做过很烂的决定,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失败者”。
而当你把选择权和责任推给别人,甚至还因此而责备他人时,才真的开始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为什么责任缺失者无法对自己负责?
1. 逃避事实,回避失败
责任缺失者可能会使用投射的防御机制来逃避事实,回避自身的失败。“都是你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他们试图通过把自己失败的责任怪到别人头上,来避免承认失败所带来的不适感。
这种鸵鸟式的逃避让他们脆弱的自我在谎言之墙的背后感到安全。因为相对于接受失败的事实,把责任推给别人显然是更容易更轻松的。
一个人要承认“我的生活很糟,是因为我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是很难的。 但如果一个人要抱怨“我的生活很糟糕,是因为我的父母、亲戚、朋友、老板一直在替我的人生做决定,他们给我规定了我不喜欢的路,所以我现在才很痛苦” 就容易的多。
但当你为了自己的问题去责怪别人的时候,其实你是在回避真实的自己。
2. 没有感受过人生的主动权与控制感
当责任缺失者小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有感受过“人生的主动权和控制感”,一直是父母和朋友在帮他们做一些决定,就算他们自己不喜欢,他们可能也因为无力反抗而没有真正拒绝过,更没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可以作出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决定。即使感到不高兴或是不舒服,他们也只会尽力去遵从别人的决定,而这种“不舒服”则会以责备、抱怨他人的形式宣泄出来。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被父母逼着上一些钢琴画画舞蹈班的经历,小时候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被决定”的经历。
但不幸的是,责任缺失者长大之后,这种“被决定”的习惯延续了下来,即使他们已经有能力去改变、去做出真的让自己快乐的决定时,他们还是习惯性的拒绝去选择,让他人来决定自己的人生,然后将自己痛苦全怪到别人头上去。
如何真正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察觉到自身推卸责任的行为
推卸责任、拒绝选择、责备他人已经成为了责任缺失者的习惯性行为,他们可能都无法察觉到自己正在推卸责任。可以试着把每次面临选择、拒绝选择时的感受记下来,可能会有帮助。察觉到自己正在推卸责任,就是开始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
寻找支持性关系,尝试改变
也许以前的你确实被父母、亲戚或朋友影响或决定着自己,当时的你没有选择。但现在,长大成人的你已经有了控制和负责的能力,可以去选择和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
当你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便不能再通过责怪别人来获得安全感,你的每一个成功与失败,都出自自身,这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因为也许你会直面 “我的生活很糟糕是因为我是个糟糕的人”的痛苦。
这时,一段支持性的心理咨询关系显得格外重要。我记得当时我们向来访者征集“心理咨询的体验”时,一个读者回复说:“心理咨询让我知道,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在与咨询师的沟通中,你会得到支持、认可和安全感,可以安全的探索自己推卸责任背后的原因,重新发现自己有改变现状的力量。
我们筛选出了擅长责任缺失问题的6位咨询师,他们能给你一份支持性的关系。
你可以在阅读原文中,联系到他们。
也希望你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通过心理咨询停止责怪他人,重新面对自己。
我会觉得每一个看上去难以做出决定的人,都有他内在的痛苦与挣扎,我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一起来面对那个背后害怕或者迟疑的究竟是什么?
通过理解你的每一个纠结,每一个感受,在关系中得到共情与确认,你的内心丰富起来,也越来越信任自己力量的时候,也就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表面看似简单的抉择,在内心的深海中,有着怎样的暗流与漩涡,它们如何绑架了自我,禁锢了能量,我们并不知晓。
我会细致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当下,对于来访来说,到底在发生什么、意味着什么、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反复的看见与理解,慢慢地,会将散乱的碎片拼成来访完整的人生地图,那时,也许他会有选择,或者,他已超越了原来的两难境地,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优柔寡断,迟疑不决、错失良机、习惯拖延、抱怨,严重的会出现焦虑、内疚等情绪,影响关系和发展。
立刻要求ta能够清晰自己到底要什么并不容易,我会在咨询中去帮助厘清各个选项的得失,以及所要承担的后果,并讨论各个选项背后的意义。当ta能够一一列举并作出排序的时候,往往答案会自动浮现,也许是改变,也许是接纳,我也将从更深层次帮助来访在团体中看到自己自恋和自尊相关的部分,使ta对自己更加了解。
我的临床工作中会碰到各种的咨客,其中包括有不愿或者难以做出选择的人。前期诊断很重要。
这类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人格障碍个性缺陷问题,或者神经症性自我功能压抑问题。对于前者,我会提供更多的支持性帮助;对于后者,我会更多从动力学角度来进行探索分析。而我发现这些有针对性的陪伴与干预确实能很有效地帮助到来访者。
不愿做选择或决定,有可能是来访者在现在的关系或状态里有获益,从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看,来访者有可能还没有完成分离个体化,还没有从人格上独立,不能为自己负责。
我会陪伴来访者看到ta当前的困境,发现背后的模式,让ta逐渐意识到,ta是ta经历的唯一创造者。并进一步去讨论如何做选择,各种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的改变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来访者有可能会多次反复、退步,我会耐心地陪伴,直至Ta从依赖到独立,从假我到真我,真正成为一个为自己负责的人。
不愿意做出选择或决定的人内心也可能正在经受煎熬,通常可能还伴有拖延,焦虑和抑郁,你可能患得患失,很难享受生活,亦或错失良机;你可能觉得缺乏认可和支持,担心决策伤及自尊而产生强烈羞耻感;再或你发现你特别没有安全感,顾此失彼。
觉知到这些并不能完全帮到你,过去的经验束缚你可以更自信明确地做出适合你的决定,一段咨询经历有可能给到你新的经验,重新看待你所面临的问题。
曾经的你或许因为幼小而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而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有能力的、可以为结果负责的大人。
也该到了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