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台工厂
中广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官方指定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一站式广播活动运营及节目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什么样的作品集能拿到藤校奖学金? ·  14 小时前  
康石石  ·  我在三星当工业设计师,实习体验超幸福! ·  14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非遗贺新春|今晚罗云熙和天津非遗一起唱新年祝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台工厂

揭秘| 那些央视主持人退休后都在做什么?

电台工厂  · 公众号  ·  · 2017-09-10 00:03

正文


大家有没有好奇过,当央视主持人退休之后,走下舞台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他们都去干什么了?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主播们退休后的生活。



01

董浩:作画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每次听到这首歌,小点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哼唱起来,仿佛一瞬间就能穿越回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人生的头等大事,就是放学冲回家看动画,5点半动画城,6点整大风车,时间记得超级准确。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董浩叔叔”伴随着这句耳熟能详的开场白,温暖博学的森林国王——董浩叔叔就要登场了。想想那时候,董浩叔叔简直就是贯穿了无数小朋友们整个童年的头号男神呐!



如今,记忆中那个热情洋溢的小伙子,竟然也退休成了老伙子了。不过,董浩可不认为自己老了,因为童心不会退休,童趣不会退休,他管自己的退休叫“放学”!



“放学”后的董浩重新提起画笔,变身画家。为什么选择作画?原来,虽然董浩以主持出名,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画家,中学毕业后还曾当过美术教员。董浩的父亲董静山曾与陈半丁、秦仲文并称“京城三君子”,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京城著名的书画家,当时荣宝斋等店铺都挂有他的字。所以董浩在绘画方面练就了一身“童子功”,他曾感叹:“父亲的遗传能力太强了,我40岁时闻到墨香还激动。”



退休后的董浩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书画事业,在董浩的微博“董浩叔叔爱书画”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他的“墨宝”。



董浩叔叔的作品来自于平常接触的舞台剧和戏曲,他擅长描绘各种戏曲人物、各种脸谱的转换和手舞足蹈的说唱逗笑。怀抱一颗顽童般心境的董浩把这种舞台造型用笔墨抽象地描绘出来,很有几分童真童趣的味道。



董浩说:“绘画带给我一种定力,能让我找寻到生活的美感。”看来“放学”后的董浩叔叔的小日子也是过得很精彩啊。



02

敬一丹:出书


2015年4月底,60岁的敬一丹告别《焦点访谈》主播台,从央视退休。退休后的敬一丹继续从事公益活动,并推出了自传《我遇到你》。



“我在写书时,有那样一种满足感,好像把一个个节目又回忆了一遍。”敬一丹说,书名之所以是《我遇到你》,是“向我所遇到的一切致意”,她遇到了广播和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遇到默契合作的同事……央视27年,沉淀下来的,是她所珍视的各种遇到。这既是个人记忆,也带着时代的印痕。



今年5月,敬一丹等50后作者合著的新书《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正式出版,这本书是敬一丹及其同学作为国家最末一代工农兵学员的青春记忆,由20个同学的小故事集结而成,既是个体故事,又展现时代变迁。她提到:“每个人到了年纪都会和年轻人讲往事,这是一种习惯。但作为媒体人,有意识的记录、有意识的传播,这就是媒体人的本分



对于退休这个问题,敬一丹认为自己的退休并不像媒体同行说的那样“一个时代结束”了,退休仅仅是“一个记忆结束”了。“做媒体这行,退休不是像有些行业今天说再见,明天就不见了。退休不是一下子就状态改变了,有很多事情在延续,很多新的东西在生成。退休之后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不是说咔嚓一下就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文章《与青春对话——敬一丹谈她的“末代工农兵”生活》


03

李修平:公益朗读


同样是2015年,央视另一元老级的播音骨干李修平也告别一线。很多观众纷纷惋惜再难听到她温柔沉静的声音,但她没有让粉丝久等,很快就以一种全新的亲切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在2015年4月的一场“让爱的分贝响亮”全球华语名主播公益朗诵会上,走下《新闻联播》主播台的李修平退休后首亮相就从做公益事业开篇,为听障儿童朗诵了林徽因的名篇《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温柔的声调与诗中的意境相得益彰,让人听得心里暖暖的。





“她就像这首诗一样,淡淡的、柔柔的,让人觉得温暖。”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爱的分贝”是一个救助听障儿童的公益组织,欧阳夏丹、陈伟鸿、季小军等多位央视主播都是这个公益组织的成员。李修平从2012年组织成立之初就加入了进来,如今的身份已经是组织的副理事长。


退休后,这份慈善工作已成为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李修平说,“如果这些孩子7岁前不能尽快植入人工耳蜗的话,这一生就会失去恢复听力的机会。我觉得我有责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李修平朗读《我何其幸运》


在这个公益组织中,李修平是大家公认的大姐。同伴们眼中的她有着超常的记忆力。“爱的分贝”已经资助了五六百个聋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如果这些孩子的名字出现在康复训练的申请名单中,她都能一下识别出来。另外,“爱的分贝”和全国30多个康复中心合作进行聋儿康复训练,每个康复中心的收费情况,李修平全部记得一清二楚。


不过有时,她也会和同伴们产生“分歧”。审核救助儿童时,一份长名单到她那儿常会是百分百通过——面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李修平总是这样感性。



那些曾经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央视主持人们退休了,但他们仍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告别了聚光灯下的华彩殊荣,遍尝过银屏前后的酸甜苦辣,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淡定恬静,继续追寻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CCTV看点综合自央视网、人民网、爱的分贝 



电台工厂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时请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