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人都知道我们父子俩是因为钓鱼被留在这里了。”在临时租住的出租屋内,王伟(化名)朝窗外望去,依旧觉得这几天的生活“既现实又魔幻”。
6月3日是王伟父子误入佛山首个疫情封闭管理区的第6天。5月29日,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华福御水岸被调整为疫情风险等级“中风险地区”,成为本轮疫情中,佛山第一个“中风险地区”,御水岸及周边2条自然村被实施物理隔离。这天一早,王伟带着8岁的儿子在附近钓鱼,返家时因误入该区域内,随后便在当地村干部、群众的帮助下在
该区域
暂住下来。
王伟的家距离
该区域
开电动车不到十分钟,突如其来的“隔离”成为他们一家此生难忘的经历。“我的妻子要做好高考后勤保障工作,这段时间需要封闭在校,11岁的女儿只能独自上学、回家,还好有房东帮忙照顾,我和儿子就安心住在这,等疫情防控工作稳定、‘封闭区’解封后再回家。相信不久就能实现!”王伟说。
5月29日,佛山南海御水岸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平洲平北社区新胜村内,一间面积二三十平方米的出租房,是王伟父子暂时的落脚点。在这里,有风扇、热水,还有工作人员定时送来的饭菜;不远处,医护人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停歇地忙碌……过着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生活,父子俩感慨万分。
王伟临时租住的房屋就位于平洲平北社区新胜村一楼。受访者供图
时间回到6天前。5月29日6时许,王伟像往常一样骑电动车带着儿子去“老地方”钓鱼。约一小时后,父子二人准备返程,没料到回家的马路不能通行,于是在找寻其他回家的路上误入了
疫情封闭管理区
,便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先安顿下来。
“当时我的手机已经没电,孩子还没吃早餐,我找了当地村民了解情况,好心村民给我儿子一大碗粥,不肯收钱,还借我充电宝把手机的电都充满了。”王伟说。
和家里报了平安后,王伟父子便来到村委,当晚就在此临时过了一夜。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内容多且细,当地村民按照相关要求少聚集、居家隔离,为此王伟前后联系了3个房东,都没能租下房子。
5月30日,王伟起了个大早,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买了手机充电器;中午,他在村委当起了志愿者,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帮助搬运、分派物资。就这样,村委工作人员、志愿者逐渐和他熟络起来。当了解到父子二人因误入
疫情封闭管理区
,且暂无找到固定居所,村干部随即抽出时间帮忙联系,不到一个小时便解决了他们的租房问题。
当天17时,王伟带上买好的被子、凉席、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和儿子搬进了出租屋。傍晚,妻子带来的换洗衣物、孩子的学习用品也通过志愿者运送进来。
“平时在家我都是凌晨才休息,那天晚上,我们洗了个热水澡、吹着电扇,九点多就睡着了。”王伟说。彼时,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在不大的空间里,父子二人心里满是安心与舒适。
在临时租住的房屋里,王伟和儿子的生活恢复往常状态。早上起来,吃过工作人员送来的早饭,读二年级的儿子便开始自学、做作业;中午,午餐荤素搭配;傍晚5点多,工作人员又准时将饭菜、干粮送到出租屋……
5月31日周一,是父子俩入住出租屋的第二天。这一天,儿子学校照常开课,在通过微信了解到当天班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王伟便花了一个多小时,在练习本上手抄了整份试卷,让儿子远程参与了这场考试。
当天晚上,父子二人还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雨下得太大了,我们回到出租屋都12点多了,工作人员还在现场坚守,真的太不容易了。”王伟说。截至6月2日晚,王伟父子已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了两次核酸检测,并继续居家隔离,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此次隔离对于王伟一家而言是难忘的经历。几公里外的家里,11岁的女儿从起初的哭闹、不接受,到如今照常上学、回家,在房东的照顾下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王伟的妻子则因在校内工作,需全力保障高考后勤工作而暂时无法回家。通过微信互发信息,成为他们联系彼此、互相鼓励的方式。
虽然暂时分隔各地,但在王伟看来,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我们在村里得到了村干部、村民、志愿者等充分的照顾,相信只要配合支持防疫工作,很快就能打赢这一仗!”王伟说。
此次隔离也和过去生活有所不同。平常在家,主要由王伟的妻子来负责孩子的学业辅导,这一次则给王伟提供了父子相处的难得时光,也让他成了儿子的临时“老师”。
“妻子在知道我们相对安全后,就开始担心起孩子的课程是否跟得上,作业有无按时完成。那天给我们送东西,一袋是换洗衣物,另一大袋则是儿子的书包和作业。”王伟笑着说。每天,他都会问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监督儿子完成并进行错题订正。
在临时出租房里,王伟的儿子也过了一个特别的儿童节。当天,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个写着祝福语的节日礼包,里面装有牛奶、糖果、饼干等。“希望这次经历能让孩子记住,社会上有很多温暖、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们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王伟说。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