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曝光 | 这2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购买请注意! ·  13 小时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悦读 |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2 天前  
中国药闻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3 天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科普 | 个儿大的就是激素草莓?这些谣言不能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拍什么电影,人工智能说了算?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18-08-21 07:30

正文

来源:极客电影

本文共 2200 字, 建议阅读 7 分钟。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入侵“电影行业,颠覆规则地取代人类工作了。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 可不是“狼来了”,因为这两年,这种现象已经开始真实发生了。


给你讲个电影行业的例子,估计看完,连你都会觉得人工智能大法好。


一家比利时计算机技术公司最近推出一款名为 ScriptBook 的人工智能产品, 号称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准确预测剧本拍成电影能不能赚钱。


▲ ScriptBook官网


ScriptBook准确“预测”出了2015-2017年间索尼家出的32部“票房毒药”中的22部。


▲ 索尼“提起来都是泪”的《太空旅客》票房预测


公司创始人Nadira Azermai说:“如果索尼早点用我司的系统,可能已经成功避免了22次票房惨败。”


简直诛心!


Azermai还说: “ScriptBook的使命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制片方、发行商和财务投资人评估他们的风险,从而彻底改变影视行业选择故事的模式。”


▲ ScriptBook创始人Nadira Azermai


颤抖吧!电影人。


ScriptBook是怎么工作的?


ScriptBook有一句相当诱人的广告语: Hard Science,Better box office (硬科学,好票房)。




这听起来简直是影视公司高管的福音。


具体如何操作呢?


你只需把一个PDF格式的剧本上传到ScriptBook,短短五分钟内,系统就自动生成一套详细的分析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预测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



判断影片目标受众,包括性别和种族;


杀手锏:预测影片最终的票房成绩。


当然,ScriptBook还能做一些剧本的基础统计:比如分析剧中角色、建议故事主角;统计角色的男女比例、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戏份比重等等(好莱坞政治正确)。


▲ ScriptBook的剧本分析报告


如果ScriptBook给剧本的最终评估高于84%,就说明它会是个能赚钱的电影项目,值得拍。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工智能技术。


ScriptBook系统集成了 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特征选择算法 等前沿技术, 学习了超过6500个剧本和它们对应的市场表现 ,能基于自有数据库对新剧本做出预判。



创始人Azermai表示, ScriptBook预测的准确性至少比人类高三倍


但它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比如索尼影片的测试中,仍有10个票房失败的项目没被“预测”出来。


另外,ScriptBook对 《爱乐之城》 的票房预测仅为 5900万美元 ,但它仍支持把这个剧本做成电影,因为成本足够低;


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爱乐之城》不但赚了超过1亿美元,还是奥斯卡大赢家,叫好又叫座。



ScriptBook的收费不菲,每个剧本的分析费是5000美元,批量采购有折扣。


但它跟电影的巨额制作投入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了。


绿灯系统:传统好莱坞拍片决策机制


好莱坞电影奉行“大投入、高产出”:为了在全球范围产生更高利润,投入的成本往往也是天价。


究竟哪个故事值得砸钱拍?


好莱坞在多年实践中,沉淀出一套 “绿灯” 审查制度, 它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重要基石,背后有完整的商业逻辑和方法论支撑,是电影项目融资和推进的关键环节。



每个制片公司都有自己各异的“绿灯”系统,但目标却不尽相同:


  • 确定电影的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

  • 同类型电影的历史票房分析、预估最大市场潜能;

  • 确定放映档期和发行渠道;

  • 预测最终项目收入;

  • 锁定可能的融资渠道和投资人。


“绿灯”系统主要围绕着剧本做分析和讨论,常用方法有:


1. 剧本创意分析: 故事主要情节和对白是不是足够吸引人;


2. 剧本竞争力分析: 拆解剧本,把其中最有意思的场景挑出来,看看观众能否理解、能不能打动人;


3. 剧本类型定位和文化认同: 好莱坞电影非常强调“类型”,只要确认这一点,作品的核心目标受众、发行和营销等市场问题迎刃而解。所以“绿灯”阶段定义影片类型是关键;


4. 同类影片对比和收入分析: 把剧本跟5年内上映的同类型影片做对比,预测这一项目的市场表现;包括全球票房和衍生品收入,进而得出宣发预算、营销策略、品牌合作等的方向。


“绿灯”可以在制片公司内部做、也可以在外部合作伙伴中展开。


每部大片花在这套体系上的费用是 1万-5万美金 不等。


所以,“剧本”是整个电影项目的基础和灵魂,剧本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影项目的成败。


ScriptBook正是看中了产业链条上这个环节的价值,用技术去优化它。


AI决策工具如何影响电影制片?


好莱坞大片让我们坚信——机器不可靠;


但同样还是这个好莱坞,已经开始悄悄靠近人工智能机器。



制片公司高管承受着投资回报的极大压力,ScriptBook这样的新兴技术工具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性感。


毕竟,好莱坞已经从创意产业转变成了赤裸裸的利润驱动型产业。


2017年,有43部大片是续集、重启或衍生片; 美国票房前10中100%是这类影片 ,所以这股风潮只会愈演愈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