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由腾讯财经“藏宝图”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藏宝图(ID:cangbao88)并附上微信二维码,或联系我们获取授权(微信号:342100565)。
拥有雄厚财力的人收藏一套价格高昂的金庸著作,或是普通读者将金庸的武侠世界烂熟于心,信手拈来一个人物、一段情节、一组佳句,都是对这位大师的倾慕与认可。
2018
年10月30日,武侠小说宗师、《明报》创办人、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先生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不少人感叹“属于我们的武侠时代正式结束了”,只能道一声“金老爷子,走好”!金庸先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以一支笔,创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而从一些与金庸有关的藏品中,能窥见这位“大侠”更为丰满的人生。
金庸先生是位书法爱好者,“字如其人”,他的人生轨迹一如其书法,频繁游走于激昂和淡然、进取和隐逸之间,又贮满了儒雅的文气。
图:金庸书法“淡泊明志”
在2017年
嘉德四季第48
期拍卖会
上,金庸行书
“
笑傲江湖”以
36800
元人民币价格拍出,如此高价少不得“大侠”身份的助力,但
以书法的美学语言来演绎武功,使书法的静态画面美和武功的动态行为美形成“通感”,确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图:行书“笑傲江湖” 镜心 纸本
而从金庸先生与他人的往来信札中,更能得以一窥他的人生经历。
2016
年
西泠印社
秋季拍卖会
上拍卖的“
金庸致林光信札二通”分别为1980年、1988年作,这
二通信札均采用《明报》信笺,其中一通通篇亲笔,见证了金、林二人从结识至相交的过程。1980年10月1日,金庸十分欣赏一位《明报》的来信读者李卞,亲笔去信询问其工作、年龄、籍贯及经历。此时,金庸尚不知李卞是林光的笔名,而被其才华吸引,两人因之结识。至1988年,金庸感谢林光“对明报的爱护和督促,有这样的读者,我们才有可能得到进步”,可见数年间二人不断就《明报》问题来往讨论,交谊颇厚。第一封去信地址在香港,第二封为北京商务印书馆,林光在商务印书馆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西汉词典《简明西汉词典》(1965年版)。两封信札
估价为
18000-25000
元人民币,最终以
55200
元人民币价格成交。
图:1980年作;1988年作 金庸致林光信札二通
2014
年西泠印社
秋季拍卖会
上拍出的“
金庸与周洪昌往来信件一批”
,则是
1994
至2004年间,
金庸与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洪昌的往来信札,内容有关金庸斥资在杭州建设云松书舍,并将该书院捐给国家之事。为了兴建该书舍,金庸多次与杭州市政府联络,并将相关事宜委托周洪昌办理。捐赠后,杭州市政府为了表彰金庸的义举,为其颁发证书且提出金庸夫妇提供良好服务,被金庸婉拒。
这批信件估价为
28000-40000
元人民币,最终以
57500
元人民币价格
成交
。
2018
年保利春拍曾拍卖
金庸致中央电视台信札及巴金签名合同共2份,其中包括
金庸致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关改编自己著作一事的亲笔信札,
估价
10000-20000
元人民币,拍得
28750
元。图:
金庸致中央电视台信札及巴金签名合同共2份
2015
年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上拍卖的“
致黄俊东信札”,
为查良镛致黄俊东函。内容为请黄俊东校阅射雕英雄传,并请黄俊东买两本《毛泽东诗词》。
估价
30000-50000
元人民币,以
34500
元价格成交
。
图:致黄俊东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