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绝对现场  ·  名医到院区 | ... ·  2 天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 天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延时门诊!漳州市医院最新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打败拿破仑的是一次医学奇迹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03-14 21:13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ME科技故事


两次被子弹爆头却还能活着,是怎样的体验?


来自战斗民族的库图佐夫最有发言权了。


没错,他人生经历了两次被子弹穿过头颅,还重创了大脑。


可他不仅幸运地活了下来,还成功击败了拿破仑。



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不断传颂他这段传奇的经历,却不清楚他爆头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直到近年来一项历时数载的医学调查,才挖掘出背后更多的秘密。


在这基础上,人们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脑部手术改变历史的佳话。



库图佐夫,一个出身于军事家庭的俄国少年。


他12岁就进入炮兵工程学校学习,接受良好的军事训练。


同时他还酷爱历史和文学,熟练地掌握了六门语言。


文武双全的他顺利从军校毕业了,并于16岁正式入伍。


年轻的库图佐夫打仗十分拼命,因此屡建战功而不断获得晋升。


等到29岁时,他已经当上营长,亲自指挥战斗。



一次战斗中,他高举着团旗,率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


兴许是天妒英才,突如其来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


砰地一声,正在厮杀的库图佐夫立刻倒在地上。


再英勇的将领也抵不过一颗小小的子弹。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对一颗子弹真实的杀伤力有所误解。


他们会认为子弹没有击中要害部位的话,顶多就是身体留下弹眼。



毕竟影视剧中,身中数枪还屹立不倒、谈笑风生的例子真不少。


但实际情况是, 一颗子弹穿过身体,起码能留下拳头大小的洞。


无论是哪个部位,都会造成大出血,令伤者丧失行动能力。


因为子弹当离开手枪时具有非常快的初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它具有非常高的动能。


当子弹与物体相互碰撞时,动能会推动子弹在物体内发生偏转和滚动。


所以,它不仅会留下一个“通道”,还会拉扯周围的物体导致其短时间内位移。



当子弹击中人体时,软组织并不会立刻被子弹贯穿,而是先会被冲击力拉伸延展。


随着子弹的继续前进,这个冲击力猛烈地向四周推进并且超过组织的弹性限度。


同时皮肤、血管、体液和内脏会被它推开撕裂,空腔的震荡加大伤口。


由子弹动能转化的冲击力,能瞬间在人体内开一个大窟窿,伤者会迅速丧失作战能力。


这种情况被称为空腔效应,是子弹具有杀伤力的主要原因。



此时,只有及时止血,稳住伤口才可能幸免于难。否则伤者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当然,在库图佐夫那个时代的子弹,可能跟现代有不同。


但当时外科手术才刚起步,麻醉和无菌术还未出现,所以杀伤力也不容小觑。


好在对外伤的止血发展到一定阶段了。


一看到头破血流的库图佐夫,士兵们赶紧将他送到了一位叫马索特的军医手上。



这位医生迅速取出子弹、对脑外伤的止血等操作。


至于马索夫具体用了哪种方法已无从考证,但能确定的是库图佐夫活过来了。


而当时子弹是从库图佐夫的左太阳穴射入,从右眼穿出。


因此,大难不死的库图佐夫只剩下左眼了,被称为“独眼将军”。


到了1787年,42岁的库图佐夫以少将军长的身份冲在了最前线。


结果很不幸,他又一次被敌军的子弹击中了头部。


这回子弹从他的左脸颊进去,从脖子后面出来。


说来也巧,他又一次送到了自己先前的救命恩人马索特的手上。


经过这位医生火速的抢救之后,将库图佐夫从死神的手中夺回。


就这样,两次“脑洞大开”后的库图佐夫还幸运地活下来了。



最重要的是,他还出奇制胜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成为了俄国的英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库图佐夫究竟得多幸运才能如此开挂?


那两次子弹穿颅真的都没有影响到库图佐夫脑功能吗?


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历时数年、横跨三大洲才解开了其中的真相。


他们用三维重建的影像还原了穿过库图佐夫头部的子弹路径。


结果显示,库图佐夫第二次穿颅(下下张图)而过的子弹确实没损伤了大脑的重要部位。


▲库图佐夫第一次穿颅而过的子弹路径还原图


但这并不是说第二次弹伤对他的大脑毫无影响。


要知道,人的大脑在演化的过程中,会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结实的骨性结构来保护脑。


一旦它受伤了,颅内会出血、大脑会水肿,这两样都要占地方。

当颅骨提供不出来新的地方,脑组织就会被挤到不该去的地方。


由于脑组织的病变不同,可能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或枕骨大孔,或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局部神经功能丧失。



这样会使患者出现运动障碍、意识改变等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医学上称为脑疝。


然而,库图佐夫行动却并无异常,还能上战场指挥英勇杀敌。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还原他第一次子弹穿过头颅的路径,发现他的额叶已经受到损失了。


众所周知,前额叶皮质是位于大脑前部的皮质结构。


人类的前额叶皮质占大脑皮质总面积的40%,直到青春期才逐渐成熟。


▲库图佐夫第二次穿颅而过的子弹路径还原图


从进化上来讲,前额叶皮质是最晚发展的皮质结构之一,在人类中尤其发达。


一般认为,前额叶皮质所处新皮层是我们高级认知功能的源泉。


前额叶皮质能够为我们情绪进行加工,例如暴躁的时候,能够克制自我。


有些精神病患者,就是因为前额叶与其他组织的信号受阻隔,无法表达正确的自我。


额叶损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暴力倾向或是奴性和盲从。



虽说史料中并未记载库图佐夫的意识异常,但似乎能解释他一些疯狂的行为。


与拿破仑的战争中,他就做出了史上最为疯狂的决定。


敌军逼近之际,他居然说服沙皇下令撤离莫斯科。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才有这样的想法。


这无疑是将这座城市拱手让人,失去战争的优势。



库图佐夫却我行我素,坚信只有丢掉莫斯科才能不丢掉俄罗斯。


紧接着,拿破仑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莫斯科,并逼迫沙皇亚历山大求和。


彼时,库图佐夫又建议沙皇在谈判中时佯装成疲弱、无奈的窘态。


这诱使拿破仑在莫斯科待得时间越长越好。


得意忘形的拿破仑后来才意识到六万俄军悄无声息地失踪了,大部分居民也随军撤走。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库图佐夫居然派游击队在夜间放起了大火,引爆了炸药。



谁能想到,库图佐夫不仅上演了空城计,还狠心地放火烧掉了自己的家园。


拿破仑大军顿时惊慌失措,死得死,伤得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