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银行集团最新的《
2018
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机会》的数据,
119
个经济体的政府在去年共进行了
264
项促进就业、吸引投资和提高竞争力的改革。
今年发布的是第
15
个《营商环境报告》。自
2003
年创办至今,全球商业监管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各国政府欢迎并促进信息技术的进步,以便减少官僚主义障碍,提高透明度。
目前,在《营商环境报告》所覆盖的
190
个经济体中,有
65
个经济体允许企业在线完成至少一项企业注册成立流程,而在
2004
年,参与评估的
145
个经济体中只有
9
个达到这一标准。此外,有
32
个经济体允许企业在线提起商业纠纷。此类进步也可见于《营商环境报告》评估的其他领域。
值此
15
周年之际,《营商环境报告》宣布,自其开始监测全球针对内资中小企业的营商便利度至今,各经济体已经实施了
3,188
项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KristalinaGeorgieva
)说,“创造就业机会是允许私营部门蓬勃发展时国家和社区可以实现的转型成果之一。《营商环境报告》促进公平、高效和透明的规则,可以改进治理和减少腐败的发生。”
发展中国家进行了
206
项改革,占改革总量的
78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行了
83
项改革,连续第二年创下了该地区的纪录;南亚地区进行了创纪录的
20
项改革。大量改革主要集中在增加获得信贷和注册新企业的机会上,各有
38
项改革;促进跨境贸易也有
33
项改革。
在年度营商便利度排名中,前三位仍然是新西兰、新加坡和丹麦,其后是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英国、挪威、格鲁吉亚和瑞典。
《营商环境报告》项目对
190
个经济体的营商法规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衡量,旨在对内资中小企业进行考察,评估在企业生命周期内的适用法规。
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列第7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表现亮眼,从去年的第127位上升至今年的第93位,共上升34位。我国的“优化注册流程”分别在“促进开办企业便利度好的改革做法”和“国别典型改革做法列表——中国”两部分中得到世界银行的高度赞赏。
《营商环境报告》通过收集并分析全面的定量数据,对各经济体在不同时期的营商监管环境进行比较,旨在鼓励各国竞相提高监管效率;为改革提供可衡量的基准指标;为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媒体、私营部门研究者及其他关注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人士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