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机构的特点之一是将一切当作“产品”来运营,同时极为重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对于广电媒体来说,要与新媒体竞争,同时满足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使用习惯,就必然需要在产品运营方面不断提升。
一方面,海外电视媒体普遍都打造了独立的视频产品,而且不遗余力地支持视频产品发展。
例如,CBS为了扶持自身的All Access,宁可舍弃版权和广告等利益,将自身的经典剧集《傲骨贤妻》《星际迷航》系列等纷纷从Netflix、Hulu等各大流媒体点播平台下线,改为仅在CBS All Access上播出,同时也专门打造了针对数字平台播出的视频内容。
另外,成功做法之一是在产品设计方面
更加注重人性化特征和用户的使用习惯,
BBC iPlayer Kid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款应用程序旨在让孩子们在线下载和观看他们喜爱的节目。
BBC儿童节目部的负责人表示,一言以蔽之,这个产品是为了数字一代的儿童重新设计的,迎合他们的全新使用习惯。
一来,这是为了保证儿童观看的视频内容相对“安全”;
二来,BBC注意到目前在观看BBC儿童节目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超过半数的终端产品,所以设计一个app成为了必然与必须。
而且,这个app可以存储最多4个文件夹,以保证不同的孩子在使用同一个app时可以互不打扰。
另一方面,海外广电的产品化道路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
愿意试错、不断调整也恰好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一个重要特点。
比如,BBC曾经在2015年底推出过BBC商店,但是18个月之后选择了将其关闭。并不是每一次自建平台都能够成功,BBC推出store的初衷是不想依赖于亚马逊、iTunes、Netflix这样的点播平台,但是事与愿违并没有被很好地接受。
此外,BBC iPlayer在全球推广的过程中,经过多国试点却屡屡受挫,于是BBC又重新推出了BBC Player这一点播服务。
再比如,其实2009年之前,美国传统电视行业对OTT TV不屑一顾,认为其不足以成大事。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互联网带宽的快速增长,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给了Netflix可乘之机,迅速成长为美国OTT TV市场的龙头企业。
Netflix、Hulu等视频新媒体的OTT TV业务给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带来了冲击,导致其订阅用户呈逐年下滑趋势。为了应对网络视频业务的冲击,Comcast与时代华纳于2009年联合推出了TV Everywhere战略。2012年Comcast又推出了流媒体视频服务Xfinity Streampix。
借用第三方平台增强与用户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