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外5号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官方账号。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院,集结国内外一线专家学者,媒体、互联网操盘手,为传统媒体探求破冰之路,解决之道;为互联网企业找寻与媒体基因的融合之法,跨界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德外5号

海外广电:与新媒体竞争教会了我们什么? |德外荐读

德外5号  · 公众号  ·  · 2017-10-31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 媒介杂志(ID:meijiezazhi)

作者:刘珊


近年来,我国广电媒体的日子并不好过。


然而,传统电视面临的问题只在中国发生吗?其实不然。即便在电视业极为发达的美国,传统电视业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2015年底,eMarketer 就通过数据统计指出,在数字化视频产业的冲击之下, 美国取消订阅有线电视的速度,可能比传统媒体业预估的还要快 ;在接下来的4年内,有线电视订阅人数将快速衰退,2019年的衰退速度将达1.4% ,届时大约有23% 的美国家庭将不会再订阅有线电视。

——同期尼尔森的数据也指出, 美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相比上一年度继续大幅下滑,大部分有线运营商面临空前的困境 :以18~49岁年龄组的用户为例,ESPN的用户人数较上一年下降了8%,而USA、History、MTV、FX这几家有线电视频道的用户流失率分别为19%、25%、23%及18%。

——2017年8月,《时代》(Time)网站发布科技专栏作者约翰·帕特里克·普伦(John Patrick Pullen)的文章称, 智能电视和流媒体视频盒子正在扼杀有线电视服务,有线电视运营商对你的需要超过你对它的需要 。文章称:“上一季度,有多达52.7万的订户掐线。在前一个季度,超过75万人注销他们的账号——创下该行业的历史最差纪录。阻止其余的人逃离有线电视的理由似乎就只剩下麻烦懒得处理和不确定性了。”


可以说,全球范围内的广电机构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观众的流失、传统运营模式的桎梏、新媒体的冲击、OTT TV产业链的重构……


在大视频产业中,传统电视如何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其实,无论用何种方式求生,海外广电机构至少印证了一条重要思路: 战术当然重要,但是战略同样关键,不调整自身的定位是很难适应当下产业环境的。

可是新的定位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视频服务商。



🔑 战略调整

成为数字时代的视频服务商

为电视观众提供优质的节目内容 ,这是电视媒体一直以来的基本定位,海外电视媒体也因而建立起 用户订阅费和广告 这两种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伴随着大视频产业边界的不断延伸,这个行业中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参与机构,产业链条持续丰富,传统电视业在遭受竞争压力的同时,其实也 迎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服务对象也早已不再只是坐在电视机面前的用户


基础服务层:视频内容的个人用户


海外电视媒体的基础服务对象仍然是 视频用户 一直以来这个服务的实现都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了解是什么样的观众在看电视?

○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收看电视?


显然,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相同。其实,即便是在传统电视为王的年代,市场环境同样复杂。


以美国为例,商业电视网、公共电视网、有线电视网运营商、卫星电视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都是传统电视产业的组成部分,而与中国“电视台”类似的应该是商业电视网和公共电视网。所以, 利用优质内容和差异化的服务来吸引用户、争夺市场份额无论何时都是基本功。

据美国互动广告局(IAB)的最新研究报告称,超过半数(56%)的美国人已经能够在电视机上观看互联网视频,但是他们仍然只用电视机看传统电视节目。


此外,国外网络融合的发展其实比我国走得要早、要快,所以很多电视媒体除了为用户提供电视节目之外还进入了话音业务、宽带业务等领域,电商和生活服务也是不少电视媒体涉足的。


总的来说,眼下,为了留住用户,同时适应全新的观看需求,海外电视媒体主要的调整方向在于 强化自身的内容吸引力、优化播出渠道层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行业服务:视频产业的上下游机构


传统电视媒体作为视频内容的输出方,这个角色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当然,这个角色的成熟也离不开竞争对手的成熟与壮大。


2012年11月,当时日本的TBS电视台、富士电视台和朝日电视台等电视台,Sun Music Production和HORIPRO等娱乐传媒公司,以及Nifty和电通等,共13家机构在YouTube上开设了官方频道,提供只能通过YouTube观看的原创视频。


2008年时Netflix和付费电视公司Starz 达成协议,每年支付三千万美元的版权费用,让Netflix用户可以网上直接观看大量Sony/Disney的电影,协议2011年到期时,Starz把续签费用涨到了三亿美元。


2011年,Netflix花费近2亿美元,买下迪斯尼电影及电视节目一年的播出版权;以4500万美元、2600完美元和1200完的价格分别买下了ABC电视剧《迷失》《实习医生风云》以及《绝望的主妇》,版权期均为一年。版权购买可以说占据了Netflix的绝大部分开支。


2015年年初,Netflix曾向其股东发出一份声明,声明中透露,到2018年,该公司在签约新内容和续费原有版权的经费总开销,将会超过60亿美元。


除此之外,传统电视媒体可以 涉及的视频业务其实还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视频制作服务、相关设备和场地租赁服务、节目发行服务、内容交易服务等。

例如,BBCW Showcase作为BBCW下设的一个传统老牌的电视节目交易展会,开展以BBCW Showcase为核心的内容交易,也成为了英国电视节目走向全球的重要途径。


BBCW distributor则是一个专门提供影视动漫节目衍生产品和服务的一家分销商,产品和服务链条完整。


2017年,德国的电视机构ProSiebenSat.1也推出了一个专门名为glomex的在线视频内容交易平台,让各种视频产业的参与者,如内容所有者、发布商和广告商能够更好地展开各种层次的合作。


针对机构用户的视频服务是传统电视媒体能够迅速开展的业务模式,也是他们获得全新利润来源的方式。 拓展“服务”面有助于电视媒体赢得生存空间,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是海外电视媒体新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战术调整

多种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如果将自身定位调整为数字时代的视频服务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笔者认为,海外电视媒体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发力。


优化内容制播和运营能力


内容为王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媒体的立足性优势。 在与各类视频网站、OTT TV机构的博弈竞合之中,内容也始终是传统电视机构手中的王牌。


今天,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内容实力,海外电视媒体主要的操作方式是 优化自身的内容制播和运营能力。


在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内容运营体系重构中,目前被较多提及的一个案例是CNN。



据媒体报道,自2013年Jeff Zucker担任全球总裁之后,CNN便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全面实施 “移动先行,数字第一” 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16年,CNN新媒体在美国市场单月表现稳居6个第一:多平台独立访问量第一;多平台总浏览量第一;各平台访问时长总量第一;视频播放次数第一;视频播放时间第一;社交媒体总量第一。


在组织架构的调整和设计上,CNN的新媒体编辑部已经与其电视编辑部充分融合,共享负责记者调遣的主编室(DESK)、负责资料素材的媒资部(Media Operation)等机构的公共服务,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相互借力。


其中,新媒体部的数字新闻采集节目部中包括策划组、跨平台协调组、新闻推送组、社交组、新闻邮件组、热门趋势组、搜索引擎优化组、数据分析组。数字新闻编辑部按照职能和题材横向纵向分为:视觉制作组、图片新闻组、评论组、互动新闻制作组、数字可视化组、视频组、长期项目组及CNN政治新闻、CNN财经、CNN国内新闻、CNN国际新闻、CNN科技、CNN健康等组。而数字产品部则负责包含移动端、网页及移动优化、通信、可穿戴设备、直播流、音频互动、OTT TV、最新科技等多种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另一个案例是 BBC


2016年,为了更好地与新媒体进行竞争,BBC展开了相应的积极变革。根据BBC公告,其计划包括关闭并整合专注于特定垂直市场的在线资产,诸如美食、地方新闻和旅行的多个应用。与此同时,BBC还将削减原创点播内容的预算,瞄准“更专注、更具特色的服务”。


为了解决用户流失和老化的问题,海外电视媒体也很注重 利用题材和方式吸引年轻观众。


例如,2016年2月,法国电视集团(France Télévisions)推出了全新的数字纪实作品平台IRL(In Real Life),专注于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纪实作品创作。平台上的作品将不同题材、类型融合改良,有选择地保留、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日本传统电视节目也改变以往做法,推出适合新媒体接收的内容。


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频道的“Close-up现代”栏目是从1993年开始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为了吸引年轻人,该节目的高级制片人花轮裕久(Hirohisa Hanawa)与三名同事组建了一个数字实验室,他们将25分钟的纪录片浓缩成一分钟短片,投放到Facebook上。观众可以通过此视频,快捷高效地获取节目的核心内容。一分钟短视频上线后立即大获成功,最高创下了53万次观看的记录。


积极利用全新的视频内容制播技术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视频内容制作机构,传统电视媒体在视频制播技术的追求方面是孜孜以求的。


首先是 传输技术。


截至2016年11月,HBBTV(Hybrid Broadcast/Broadband TV的简称)这项技术在欧洲大陆25个国家中支持的终端数量已经达到4500万台,同时部署了至少300项的服务。而英国、意大利、捷克等国家也都纷纷跟随新的标准,将HBBTV带入更多的产品化应用阶段。


2016年初在美国,一些电视行业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则向FCC申请推进ATSC3.0标准,这应该是继HBBTV标准后的又一产业技术升级的里程碑式标志。ATSC3.0标准能够更高效的利用频谱,提供4K、HDR等高质量图像传输,同时融合IP技术带来高互动应用,支持定向广告和精准的VOD服务。


韩国SBS和MBC两大电视网也紧跟欧美潮流,实验性地进行了ATSC3.0广播的尝试。尽管在新标准的推动的过程中略有争夺,不过在完全市场化的进程中,相信产业生态体系会逐步消解这些症结,下一代电视标准的轮廓也日渐清晰。


其次是 VR技术的尝试。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行之际,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首个360度视频试验服务“BBC Sport 360”,其360 度视频直播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以及拳击比赛,总计播出了约100 个小时,每次都有4 个不同的拍摄角度供观众选看。

2016年9月27日,希拉里和特朗普举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对这场辩论采用了VR直播。用户可利用VR设备以及PC浏览器观看。同时,观众还可以设定自己的形象参与社交媒体互动。这一次支持的终端设备适用范围更广,再加上社交化应用,堪称VR直播的里程碑。


第三则是 高清8k技术的应用。


2016年8月1日,NHK在其BS卫星频道进行了4K和8K的测试广播。日本NHK电视台此前宣布与里约奥运会主转播商OBS合作,于2016年8月1日开始试播8k“超高清”电视节目。


NHK执行研究工程师Masayuki Sugawara声称,8K电视技术 将成为现阶段电视机领域的终极技术,不会有任何技术超越它。 因此,NHK针对8K超高清技术部署制定了规划,在里约奥运会、2018年世界杯,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8K直播传输将全面启动。据Masayuki Sugawara介绍,NHK将启动8K超高清传输试验,而这台电视将成为“终极电视”。 虽然目前来看较有难度,然而8K电视肯定是未来3~5年电视显示技术发展的方向。


打造数字时代内容产品的运营意识


互联网机构的特点之一是将一切当作“产品”来运营,同时极为重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对于广电媒体来说,要与新媒体竞争,同时满足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使用习惯,就必然需要在产品运营方面不断提升。


一方面,海外电视媒体普遍都打造了独立的视频产品,而且不遗余力地支持视频产品发展。


例如,CBS为了扶持自身的All Access,宁可舍弃版权和广告等利益,将自身的经典剧集《傲骨贤妻》《星际迷航》系列等纷纷从Netflix、Hulu等各大流媒体点播平台下线,改为仅在CBS All Access上播出,同时也专门打造了针对数字平台播出的视频内容。


另外,成功做法之一是在产品设计方面 更加注重人性化特征和用户的使用习惯, BBC iPlayer Kid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款应用程序旨在让孩子们在线下载和观看他们喜爱的节目。


BBC儿童节目部的负责人表示,一言以蔽之,这个产品是为了数字一代的儿童重新设计的,迎合他们的全新使用习惯。



一来,这是为了保证儿童观看的视频内容相对“安全”;


二来,BBC注意到目前在观看BBC儿童节目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超过半数的终端产品,所以设计一个app成为了必然与必须。


而且,这个app可以存储最多4个文件夹,以保证不同的孩子在使用同一个app时可以互不打扰。


另一方面,海外广电的产品化道路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 愿意试错、不断调整也恰好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一个重要特点。


比如,BBC曾经在2015年底推出过BBC商店,但是18个月之后选择了将其关闭。并不是每一次自建平台都能够成功,BBC推出store的初衷是不想依赖于亚马逊、iTunes、Netflix这样的点播平台,但是事与愿违并没有被很好地接受。


此外,BBC iPlayer在全球推广的过程中,经过多国试点却屡屡受挫,于是BBC又重新推出了BBC Player这一点播服务。


再比如,其实2009年之前,美国传统电视行业对OTT TV不屑一顾,认为其不足以成大事。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互联网带宽的快速增长,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给了Netflix可乘之机,迅速成长为美国OTT TV市场的龙头企业。


Netflix、Hulu等视频新媒体的OTT TV业务给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带来了冲击,导致其订阅用户呈逐年下滑趋势。为了应对网络视频业务的冲击,Comcast与时代华纳于2009年联合推出了TV Everywhere战略。2012年Comcast又推出了流媒体视频服务Xfinity Streampix。


借用第三方平台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互联网给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 社交媒体的活跃, 这是人类全新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方式,也是所有互联网机构都非常重视的与用户互动的方式。在这个方面,海外广电机构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事实上,电视内容和用户的社交话题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咨询公司IpsosMediaCT有报告指出,高达44%的Twitter用户自身认定为“电视内容专家”,相比于非Twitter用户该比率高出了12个百分点。该数据表明,对电视节目浸入程度更高、了解程度更深的电视观众倾向于在Twitter上聚集并对节目内容进行讨论,社交媒体成为了资深电视观众集中、分享的平台。


与此同时,50%的Twitter用户表示人们曾向其询问过关于电视节目的意见,而在非Twitter用户中,该比率仅为26%。这也是尼尔森推出Twitter收视率数据的重要基础。


2015年,美国付费电视频道HBO在Facebook上播出了两部最新电视剧《球手》(Ballers)和《政局边缘》(TheBrink)的首集内容。CNN在2016年收购了面向年轻人的视频分享工具Beme,以此作为开拓新媒体业务的根据地。此次并购,其目的不仅是要收购Beme背后的技术,更是将目光瞄准了该团队中的优质人才。


电视媒体之所以选择在社交媒体上直接播出节目,正是意识到了社交媒体拥有的众多用户,尤其是对年轻受众特殊的影响力。这样做可以带来对节目关注度的提升,进而引流社交网络用户成为电视节目内容的后续消费者。



当然, 在海外广电机构实现新定位的过程中,资本的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人才的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


新的定位体现的其实是这些机构对于自身战略的调整,也是对自身优劣势的重新切割,从而以更好的方式应对市场竞争、用户需求、产业升级,在这些尝试和经验教训中,我国广电亦可学习一二。



中国第一家

专注媒体融合的研究院

传递信念信心

剖析实践实验

探求对策方法


合作:请联系微信后台

投稿:[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下方【写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和态度

欢迎将此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