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空战
我们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在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很多国家的业余无线电台都关闭或暂时停止操作。在业余无线电文化基础比较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还征召业余无线电操作者加入军队,服务于通信等岗位——如果我今天对你说,二战时不光纳粹德国还保留了业余电台,而且他们还和对手,英国的业余电台进行了多次通联。你会觉得奇怪吗?
一名参与到监听纳粹无线电通信中的英国无线电爱好者
实际上,在二战中,部分中立国家是没有停止业余无线电活动的,比如大部分南美洲国家的业余无线电活动就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参战国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例外,那就是纳粹德国。在1939年9月对波兰宣战之后,所有的业余无线电台都被勒令关停,但非常奇怪的是就在很短时间之后,又有一批德国的业余无线电台获得了战时业余操作执照(Kriegsfunkgenehmigung)并出现在空中。据当时德国的操作者称,这是纳粹政府“在战时,体育活动要尽量照常进行”的要求。这些电台需严格遵守业余无线电的操作方式和习惯。
二战时期德国的业余无线电刊物
据“德国通信和相关技术基金会”的统计,在战时印刷和发行的DASD-CQ(德国国家业余无线电协会的刊物)中所提及的战时业余电台呼号已经超过了86个。而未出现在报刊上的电台则无法计数。除了被授予了呼号的收发电台以外,还有更大一批数量的收听台难以计数。这些收听台多采用美国National Radio Company生产的HRO九灯短波接收机或与其类似的设计。纳粹德国军方瞧不上这些机器,就把它们交给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National HRO接收机
如下图中所示的一样,当时的德国操作者们可以在80米、40米、20米和10米四个波段上进行操作,和当时其他国家的习惯不一样,在那个年代德国人就已经使用千赫兹(kHz)而不是千周(KC)作为频率的单位了。
为什么纳粹德国会允许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继续操作呢?基本上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为了对外展现出一种国内的秩序感。而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加令人信服,即业余无线电和SWL的活动可能会为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电波传播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印证这个猜想的一点是:当时的所有业余电台和收听台都要求记录并保存详细的日志,并定期将日志抄送给管理部门进行分析。
二战期间的德国QSL卡片
最令人惊奇的一点是,在二战打得如火如荼的过程中,纳粹德国的电台和英国的电台做了不少通联!1944年,英国政府允许部分无线电爱好者重回空中,同样被赋予了以上四个波段的操作权限。在这个过程中,无意中进行了很多英德之间的通联。当时的英国火腿允许呼叫中立国的电台,但不允许主动呼叫德国电台。不过在实际通联中,有不少德国的电台主动呼叫英国,对于这个情况,英国的电台有一套通联的规则要遵守。
Bob King,被英国MI8招募入伍的时候他才16岁
英国人这么做的目的也有两个,一方面是想从业余无线电的通联过程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情报,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那些可能的英国战俘通过德国电台向英国发回信息。但事实上,两者都未能实际派上用场。
对于无线电波的利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话题,业余无线电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喜欢历史内容吗?记得下周四也要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