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场馆诉求是体育教育创业的关键所在
相比于其他教育领域的创业,体育教育创业有其鲜明的特点。总结来说,有以下三点主要诉求:
a)高水平教练
优质教练员是体育教育的灵魂所在。目前市场上活跃的体育教练大都是前体育运动员或某体育专项的毕业生,体育素质较强,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真正的高水平教练,不仅需要娴熟的体育技能,还应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懂得把控课堂教学。
b)科学的管理及训练方案
体育培训常需因人因地做出适应和改变,要保证教学质量稳定、统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及训练方案显得至关重要。管理模式上,应注重师资培训和教学效果监测;训练方案上,则不能仅满足于照搬欧美,而应开发更适合中国学生体质和性格的培养体系。
c)优质场馆
场馆是开展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培训企业的发展基石。纵观国内体育教育市场,越来越多高水平教练开始涌现,教学管理及培训方案也逐步走向纯熟,唯独场馆问题,由于地域、时间、经费、政策等一系列限制因素,成为不少体育教育创业者的“心头病”。
2、创业公司独立解决场馆问题面临的困难
a)国内体育场地数量及面积有限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46平米,相比较美国人均16平米的体育场地,可知中国场馆的稀缺。
b)市场化场馆稀缺
国内大部分的体育场馆都属于学校或者国有企业,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全国体育场馆中体育、教育以及军队系统的场馆面积占中国总场馆面积的
60%
,而这些体育设施中仅
29%
向社会开放,真正市场化的场馆更是少之又少。
c)寻找、沟通成本高
单个体育创业者与政府沟通谈判的成本甚高,独立解决场馆问题往往耗时耗力、事倍功半。如,大多数体育培训机构采取分时租赁的模式,寻找合适的场馆地点及空闲时间,需要多方沟通协调;地段好、设施齐全的场馆租金较高,价格谈判困难;部分场馆受政策影响,稳定性较差。
3、政府在解决场馆问题上的优势
政府是巨大的资源平台,拥有丰富的存量场馆资源,未来还会主导建设大量体育场馆。而政府在进行场馆资源分配时,主要考量是系统化提升区域体育项目数量,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需求。在这当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可系统性整合的合作机会。
4、政企合作的典型案例:运动家未来工场体育教育孵化器
面对体育行业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回+体娱加速器与
蓝象资本兄弟品牌未来工场
共同发起
全国首个
“体育教育孵化器”,率先占领赛道,聚合更加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为各位创业者提供精准专注的服务和帮助。
在此合作基础上,蓝象资本可以将投资的众多体育创业公司与地方政府衔接,而政府可以一次性接触到大量的体育培训公司,有组织地建设场馆培训项目,最大化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服务好人民群众。
之所以将孵化器选址在回龙观,是考虑到回龙观独特的人口特征有以下两个特点:
a)青壮年人口比例高。
回龙观是亚洲最大的人口密集区之一,人口构成以青壮年为主,18-4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0%。
b)IT从业者多。
回龙观是众多IT行业从业者的置业之地。就在2016年,国内IT行业的平均薪酬已经超过金融行业,跃居第一。由此可见,回龙观地区的人口在体育方面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因此,回龙观地区有强力的体育运动和消费需求。在运动家未来工场体育教育孵化器,创业公司将共同发力,以蓝象为平台和纽带,与政府平台携手解决地区结构性问题。合作模式总结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