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银河
首发李银河的最新原创作品,重发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经典旧作,报道李银河的社会活动,刊登社会学、性学以及有质量的时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银河

王小波:我们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

李银河  · 公众号  ·  · 2019-04-09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共2320个字,阅读需要7分钟


大家周末好呀!今天竟然是宝贵周末的倒数第一天,是不是有很多朋友从周日就担心周一了呢!


有的人喜欢自己的工作,有的人不喜欢,还有的人态度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对于工作与人生的关系,王小波说:“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都能更清楚。

By 十七


△电影《工作》


《工作与人生》

王小波/著

我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蒙眬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


按我这种说法,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


这个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我知道,在中国,农村的人把生儿育女看做是一生的主题。 把儿女养大,自己就死掉,给他们空出地方来——这是很流行的想法。


在城市里则另有一种想法,但不知是不是很流行:它把取得社会地位看做一生的主题。站在北京八宝山的骨灰墙前,可以体会到这种想法。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写着:系副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


假如能把这些“副”字去掉个把,对这位大叔当然更好一些,但这些“副”字最能证明有这样一种想法。


电影《玩乐时间》


顺便说一句,我到美国的公墓里看过,发现他们的墓碑上只写两件事:一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服兵役。这就是说,他们以为人的一生只有这两件事值得记述: 这位上帝的子民曾经来到尘世,以及这位公民曾去为国尽忠,写别的都是多余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比较质朴……


恐怕在一份青年刊物上写这些墓前的景物是太过伤感,还是及早回到正题上来吧。


我想要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推荐给青年朋友们: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相比之下,从金钱、权力、生育子女方面可以得到的快乐,总要受到制约。


举例来说,现在把生育作为生活的主题,首先是不合时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为不如,更不要说和黄花鱼相比较;在这方面很难取得无穷无尽的成就。


我对权力没有兴趣,对钱有一些兴趣,但也不愿为它去受罪——做我想做的事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写小说) ,并且把它做好,这就是我的目标。


△电影《工作》


我想,和我志趣相投的人总不会是一个都没有。

根据我的经验,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


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 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我总觉得国人对这后一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


△电影《玩乐时间》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人脑是怎样的一种东西,科学还不能说清楚。心胸是怎么回事就更难说清。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


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 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电影《玩乐时间》


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活着》《找乐》…… 我对这种想法是断然地不赞成,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子,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义。


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人们很容易得到共识。卑下、肮脏、贫乏的生活是不好的,这也能得到共识。但只有这两条远远不够。


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


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决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


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选自《我的精神家园》

活 动 预 告


🌕

王小波之夜

朗读分享会

在这里遇见与你一样喜欢王小波的人

👇


2019年4月11日 ,王小波逝世22周年。


22年来 ,王小波从一个作家变成一种现象,他的作品替他俘获了无数读者。


4月11日19:30-21:00 ,我们将在 北京PageOne·三里屯店 举办一场“王小波之夜——朗读分享会”,邀请深爱王小波的读者,带上一本你最爱的新经典版王小波,围坐在一起阅读、畅谈。在这里,王小波不属于任何人,王小波属于每一个人。


李银河 绿妖 也将出席活动,更多神秘嘉宾等你来现场偶遇!


△李银河


△绿妖

你愿意与其他读者分享你与王小波的故事吗?欢迎通过活动行报名参加活动。


报名成功后,我们诚邀你 朗读一段你最喜欢的作品节选,或写下一篇你与王小波的故事, 作为对他最好的纪念。


请将音频和文字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截止日期 2019年4月9日。 我们将从中选择部分读者,参与现场分享。


参与现场分享的读者有机会获得 王小波全集一套(1名) 和任意王 小波作品一本(10名)


注:来稿请附上姓名、联系方式及所在城市,谢谢!

相关图书


活动详情



时间 :4月11日19:30-21:00

地点: Page One三里屯店2层(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路19号院南区2号楼)

费用: 45元 ,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或《我的精神家园》或《白银时代》一本。(三选一,每个品种数量有限,按入场顺序优先挑选)

△王小波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著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著 《白银时代》

扫描二维码 戳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



小新的每日赠书


●你最喜欢王小波的哪部小说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1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1本。

点击图片可购买

限时单本包邮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王小波杂文精选集,逝世二十周年精装纪念版!幽默中充满智性,扛起一面自由、独立、理性的精神旗帜!——“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

4月13/14日,在北京的线下讲座中,我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给小波扫墓,还会带大家讨论小波的作品,分享他的智慧和有趣,让我们共同怀念自由骑士王二。


此外,我还会单独讲到女性主义、爱情、性学入门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次,我带你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秘爱情和婚姻的奥秘,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倒计时4天,名额有限。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如想咨询课程详情,请扫码联系课程顾问:



-END-



商务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3391705403

微信: aijun505



点击关键词,获取往期内容

同性恋与艾滋病 / “同妻” / 代孕

贞节牌坊 / “下流社会” / 单身生活 / 性的斗争

性交频率 / 性高潮 / 女性自慰

婚外恋 / 家庭暴力 / 感情与性的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