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是城市特征和个性的重要体现。一个地名,它的名称不仅仅是标识地理位置的符号,更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是城市非常珍贵的地方文化财富。
身为温州人的你,对温州的地名了解多少呢?
温州,简称
“瓯”
浙南经济中心
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港口城市
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
也是中国南戏的故乡和数学家的摇篮
……
温州古为瓯地,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温州始建永嘉郡。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温州始置州,因其地处温峤岭南,“虽隆而冬恒燠”,意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润,
故名温州
。
那么,温州各县(
市、区
)名字的由来,你都知道吗?小布今天带你一起去揭秘!
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
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
自古商贾云集,亦有“东瓯名镇”之称
……
相传,建永嘉郡城时,有一只白鹿口衔杏花跃城而过,时人以为祥瑞之兆,故又名
白鹿城
,简称
“鹿
城”。
鹿城区所在地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更名为鹿城区。
据传,著名学者郭璞登西郭山审度形胜,见周围九座小山环列,状如北斗星座。于是建议仿照北斗星座建永嘉郡城。“下列方位,上应列宿”,以华盖山、松台山、西郭山和海坛山为基,跨山筑城。因城墙跨九斗山,故又名
“斗城”
。
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笔都
中国阀门城
中国女鞋基地
中国食品制药机械产业基地
……
龙湾区位于温州城市东部,处于浙江东南沿海的瓯江口南岸。明代乡贤王叔杲在《永昌堡地图说》称:“温之龙自括西驰,至海而尽;海之弓大海带环,内河四绕。”龙湾的境域正因其地靠港湾、山峦蜿蜒如龙,由此得名龙湾。龙湾历史悠久,远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先民在大罗山一带繁衍生息。1984年龙湾正式建区。
拥有“两山一水”独特的区域文化
即纸山文化、环大罗山文化、塘河文化
魅力十足
……
古时候,瓯海属
“瓯地”
,在《山海经》中有
“瓯居海中”
的记载,瓯海之名由此而来。
1981年析原温州市郊5区置瓯海县,1992年3月9日设立瓯海区。
拥有海岛302个
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
素称“百岛洞头”
浙南的“海上门户”
红色的“海霞故乡”
……
洞头区因洞头山(岛)得名。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电器之都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
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
传春秋周灵王太子晋乘鹤至箫台山上吹箫,“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因以名县。民国《乐清县志》卷1《邑里志》:“邑取大乐正造士,小成七年,大成九年之义,因名乐成。”后梁钱氏以避梁祖讳改名乐清。
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市
其历史源远流长
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千年古县”
素有“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称
中国重商文化和南戏的发祥地
并拥有“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
“中国箱包名城”等多张国字号经济金名片
……
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为瑞安建县之始,原县名罗阳,吴宝鼎三年(268年)更名安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安固县,清乾隆《浙江通志》卷8《建置》载:“唐天复三年(902)有白鸟栖县之集云阁,以为祥瑞,遂改名瑞安。”取
“
天瑞地安
”
之意。
中国的长寿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玩具之都
一个充满活力的千年古县
著名的永嘉学派从这里起源
……
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民国《永嘉县志》卷2《舆地志·山川》,瓯江“在府城望江门外,一名永宁江,一名永嘉江,一名蜃江”。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故里
国家级生态县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中国长寿之乡
浙江省首个“国际慢城”
央视微电影拍摄基地和浙江省首个微电影拍摄基地
“温州大水缸”
同时还是著名的侨乡和革命老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