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觉
梧桐,现任职于某券商,著有《投觉》、《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投觉

短多

投觉  · 公众号  ·  · 2018-09-14 07:35

正文

老僧指月,何以言之~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运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前天晚上,有朋友问,我当下股票一直深深的陷入在里面,想等个反弹清理了,以您的经验,四季度有反弹逃命的机会么?

梧桐说,方向、时间、空间,这三者都预测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应对,事实上,若是没有杠杆,除了安忍,你似乎没有更好的策略。

这是原话。投资策略是一个完整的回路,预测,应对,修正预测,应对,就像一个钟摆,循环往复。

虽然整个证券市场尚未青萍之末,然而,在多个维度的边际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反弹(短多)成了阻力最小的方向。

1 宏观基本面的变化

美国主动重启谈判,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于中美贸易战转机的期待是又一个幻觉,但不影响在这个时间窗口,人们怀有某种期待。

2 技术面的变化

A (局部数据没有太多的价值)这个位置已经回落至 2015 股灾、 2016 熔断的低点位置,具有一定的支撑力。

3 人心的变化

从全 A 的近期成交量(当前成交量已约 2015 牛市高点 1/10 )来看,杀跌已近尾声,空头已经乏力,接下来即是人心思涨。

也即是说,基本面、技术面、人心在这里难得的产生一次共振,结果或是一轮反弹,但是,我们不应对反弹高度有太高的期待(原因在此不再赘述)。

而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梧桐在《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中曾经写过,“熊市里的每一个反弹曲线或许都是下车的时间窗口,就像牛市里的每一个回调曲线都是上车的时间窗口”。

判断反弹还是反转,根本之处在于我们当下处于熊市周期的具体什么阶段。梧桐认为,熊市周期尚未走完,这个判断的演绎过程会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宏观基本面、投资者预期和流动性的恶化尚未走完。

只是,在波澜起伏的证券市场动荡过程当中,这并不影响我们在短周期里,做出短多的判断。

波浪,是一种世界的呈现,也是一种有趣的思想。

基于短多的这么一个宏观判断,那么,我们在中观维度,究竟应该选择哪个行业,哪条赛道?

掂量了申万一级 28 个行业、 28 条赛道之后,梧桐认为,医药生物可能还不错。

1 刚需

在整个产业系统当中,真正刚需的产业并不多。

医药生物产业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相对较小。

人口红利,健康和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诉求(这种根本也只是相上的根本)。

2 医药生物的供给侧

药品带量采购等,皆是医药生物供给侧变革的征象,这其中存在一些误读。

医药生物供给侧变革的方向,一是产能,二是结构(譬如高端仿制药、创新药方向),这个方向利于整个行业。

医药生物供给侧变革的结果,将是头部,而这头部对于上市药企属于利好。

3 屋漏偏逢连夜雨

医药生物的长程投资逻辑在短途中受到了种种的冲击(我不是药神等等),呈现出来的就是股价的大幅调整。

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同一种模型时,这个模型就会失效,譬如,价值投资变成了价值陷阱(漂亮 50 ),成长投资变成了成长陷阱(创业板)。

然后,当越来越多的人了知陷阱从而放弃这个模型时,这个模型又会渐渐产生效用,这非常具有幽默意味。

也即是说,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会杀死它自己,继而在杀死它自己之后得以重生。

投资策略也在不断经验着成住坏空、涅槃重生这么一个过程。

事实上,国内投资策略在经历了 28 年长程历史之后,始终存在着一些瓶颈,总结如下:

1 场景的不连续性

这里面更多的是证券市场规则的不连续性。从工程力学的角度,这是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运行体系最大的破坏。

2 缺乏系统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