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施工能力评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通知||第二届电能供暖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函
排放强度大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重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燃煤排放是首要来源,其一次排放对采暖季PM2.5的贡献率达20%至30%,加之其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二次转化,对秋冬季重污染过程PM2.5的贡献率可达30%至50%。同时,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造成空气污染的诱因。
区域传输、本地积累、二次转化三大作用致PM2.5爆发式增长
5月17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阶段总结,排放强度大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北京市PM2.5的爆发式增长是区域传输、本地积累及二次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初步建成立体观测网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专题主要探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来源,包括区域PM2.5污染特征、PM2.5爆发式增长的物理化学机制、气象条件对大气重污染的影响、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等。
结果显示,整合环保、气象、高校、中科院等方面科研资源,初步建成我国最大规模的多要素、天地空大气环境综合立体观测网,包括252个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站、38个颗粒物组分站、4个超级观测站、5台走航观测车、28台地基激光雷达站以及观测卫星等。
初步建成攻关数据管理和共享应用平台,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提供精准数据集,提升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成因机制研究和精细化源解析的能力,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燃煤排放是首要来源
排放强度大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重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中,燃煤排放是首要来源,其一次排放对采暖季PM2.5的贡献率达20%至30%,加之其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二次转化,对秋冬季重污染过程PM2.5的贡献率可达30%至50%。同时,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造成空气污染的诱因。
对近三年的重污染过程分析表明,PM2.5爆发式增长的成因可概括为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三种类型,即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城市,如石家庄、唐山、邯郸等,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首先形成本地积累型污染。高浓度PM2.5污染气团向下风向输送,导致下风向城市出现区域传输型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适宜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组分,并伴随吸湿增长,加剧PM2.5污染,造成二次转化型污染。北京市PM2.5的爆发式增长往往是前期区域传输、后期本地积累及二次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化物减排刻不容缓
研究指出,2017年11月至12月重污染期间
,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